天天看點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餘雯雯 朱慧 王萍萍 圖檔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近日,2021年度浙江考古重要發現評選在杭州舉行,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有七個項目入選這場考古奧斯卡終極PK。今天(12月26日)中午,結果新鮮出爐,餘杭瓶窯北村遺址、餘杭徑山小古城遺址、富陽新登古城遺址、餘杭跳頭遺址當選2021浙江考古重要發現。

跟着小時新聞,按照考古發現的年代順序一起來了解一下這7個入選項目吧!一覽杭州曆史發展的一角,了解曾經的我們、過去的生活、變化的曆史軌迹。

祝家橋遺址Ⅱ區

祝家橋遺址位于杭州市蕭山區蜀山街道祝家橋村,遺址西部為湘湖和西山山脈,東部和南部環繞南門江水域。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祝家橋遺址Ⅱ區南部航拍圖

從發掘情況來看,遺址主體為良渚時期人工堆築土台,其涉及面積逾3000平方米,是錢塘江以南地區目前已知面積最大的良渚時期人工堆築土台。如此大的面積和規模,可見,曾有一定數量的良渚人在此聚集、生活。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祝家橋遺址Ⅱ區-紅燒土遺迹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祝家橋遺址Ⅱ區-陶片堆積

這項發現填補了錢塘江以南地區該類型良渚時期遺址的空白。遺址内豐富的曆史時期遺迹和大量遺物,也對了解和研究該地區各曆史時期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聚落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跳頭遺址

跳頭遺址位于杭州市餘杭區中泰街道跳頭村東北400米,處于山地丘陵區與平原區的交界地帶。

該遺址地層共分為十層,涵蓋春秋、西周、晚商、馬橋文化、廣富林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多個年代。其中,晚商是遺址聚落結構最清晰、遺存儲存狀況較好,出土遺物最為豐富的一個時期,出土多件儲存完好的石範、青銅器和疑似銅錠、礫石、木炭等與鑄銅直接相關的遺存。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遺址航拍圖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跳頭遺址出土-石範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跳頭遺址出土-晚商時期青銅斧

在青銅文化高度繁榮的晚商時期,考古工作讓位于長江下遊地區的杭州首次發現了晚商時期比較清晰的青銅聚落遺址。這對于探索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末期向早期青銅時代過渡,了解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内涵、聚落和社會組織形态、文明演化模式,早期國家起源與發展,長江下遊地區與中原等其他區域的互動、交流等問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餘杭徑山古墓葬

該古墓葬群位于杭州市餘杭區徑山鎮西山村,此次發掘工作,共發現清理各時期墓葬76座。其中,發現的東漢磚室墓M28最為宏大,特有的前堂、雙後室、雙墓道的結構是迄今為止杭州乃至浙江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的東漢磚室墓;M61出土的銅帶鈎,右手握刀、左手持盾,俨然一副戰神蚩尤的威嚴、高貴。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餘杭徑山古墓葬出土-熊形銅帶鈎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該處古墓葬數量衆多、類型豐富,年代上從戰國晚期延續到近代,中間未有缺環,是研究杭州地區墓葬的分期和類型演變的重要材料;不僅如此,發現的“太歲甲午貞觀八年”紀年磚與周圍的其他墓葬一起組成了唐代家族墓群,也是浙江唐代墓葬的少見的紀年資料。

淨慈寺遺址

淨慈寺坐落在南屏山中峰慧日峰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西湖十景”之“南屏晚鐘”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遺産構成要素。

在2021年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五代至宋的一組大型建築遺迹,遺迹規模宏大,結構清晰,儲存狀況較好。改組遺迹主要由八邊形夯土台基、天井、連廊、踏步、散水、排水溝等組成。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淨慈寺遺址發掘區航拍圖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淨慈寺遺址大型建築遺迹航拍圖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淨慈寺遺址出土—越窯淨瓶

本次發掘對了解淨慈寺不同時期的主要建築的特點、營造手法、規模和形制提供了詳實的考古資料,對研究古代寺廟建築和五山十刹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和學術價值。

富陽新登古城遺址

新登古城位于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經考古發掘,在新登古城發現的唐、宋和明清時期遺迹結構清晰,疊壓關系明顯,儲存情況較好。這也說明了,自唐開始,古城的地理位置幾乎沒有太大變化。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新登古城鳥瞰和發掘點位置圖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富陽新登古城遺址-西門遺址唐宋城台疊壓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此次發掘成果,印證了新登古城的曆史真實性和傳承性,證明了古城圍山建城、單面城牆的獨特性,為古城的修複、展示以及後期的申遺保護等工作奠定重要基礎,也為研究唐代以來城牆城門的結構和營造技術提供重要材料。

臨安天目窯遺址——謝家一号窯址

天目窯遺址群位于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和天目山鎮,是浙西地區宋元時期的重要瓷窯址之一。目前,已發現遺址點30餘處,主要分布于天目溪上遊的東關溪北岸和豐陵溪南岸,總面積約6平方公裡。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臨安天目窯遺址—謝家一号窯址航拍圖

調查和發掘工作的開展,對了解天目山地區制瓷手工業的發展脈絡及同時期浙西與周邊地區制瓷業的交流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資料,進一步豐富了浙江乃至全國宋元時期古窯址文化内涵。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臨安天目窯遺址—謝家一号窯址出土-醬釉雙魚紋盒蓋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臨安天目窯遺址—謝家一号窯址出土-青釉杯

随着整體窯業面貌的揭露,對研究天目山地區宋元時期茶禅文化的發展帶來積極意義,也為國内外其他類型遺址出土瓷器的産地識别提供了更為浩廣的資料庫,進而為東方海上絲綢之路的研究拓寬了思路。

杭州臨平牛角村古海塘遺址

牛角村古海塘遺址位于臨平區喬司街道東湖高架路與杭海路(外翁線)交叉口東南側,喬下線以西,距今錢塘江北岸約5.5公裡。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杭州臨平牛角村古海塘遺址-全景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杭州臨平牛角村古海塘遺址-柴塘

全省考古屆年終PK剛剛揭曉,杭州這幾處遺址入選榜單

▲杭州臨平牛角村古海塘遺址-石塘

經發掘,該遺址為曆年考古發現中規模最大的一處古海塘遺址,其中發現的石塘、柴塘整體結構儲存完整,尤其是發現的埽坦遺存,為研究杭州古海塘的結構、砌法及古代水利技術史提供了一份獨一無二的實物資料,其價值彌足珍貴。

關于這處考古發掘的具體内容,小時新聞記者前期做過一次詳細的介紹,可以點進這裡檢視。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