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有很多女人,但是他最愛的隻有兩個女人,一個是衆所周知的長孫皇後,一個便是才華橫溢的徐惠妃。

自從長孫皇後去世之後,唐太宗的心仿佛也空了,後宮雖然佳麗如雲,但沒有一個女人可以與賢德的長孫皇後媲美。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就在這個時候,唐太宗偶爾聽說湖州長城有一個名叫徐惠的姑娘十分聰慧,她5個月會說話,4歲就能熟讀《論語》、《毛詩》,8歲更是下筆有神,字字珠玑。

天下竟有如此這般的奇女子?

唐太宗瞬間便心動了,他下旨召徐惠入宮。

徐惠長得雖然不是天姿國色,但她知性優雅,談吐不俗,唐太宗從她的身上找到了長孫皇後的影子。

龍心大悅的唐太宗立即封徐惠為才子,從此以後經常召見她,與其讨論詩詞歌賦。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徐惠入宮之後,并沒有恃寵而嬌,聰明的她知道以色侍君是長久不了的。

後宮的女人天天都在琢磨怎麼打扮自己,如何讨皇上的歡心,徐惠則安安靜靜地呆在自己房裡,手不釋卷。

徐惠才思靈活,落筆成文,唐太宗越來越喜歡她了。

不久之後,唐太宗晉升徐惠為充容,後宮的女人既羨慕又嫉妒。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徐惠聽見了,不氣不惱,她不喜歡與人争鬥,隻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

有一次,唐太宗又要召見徐惠,徐惠因為有事遲到了。

唐太宗心裡很不舒服,他是一國之君,從來就是别人等他,還沒有等别人的先例。

徐惠見唐太宗滿臉怒氣,她沒有慌亂,更沒有刻意讨好,而是用自己的才華寫下了一首詩——

朝來臨鏡台,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愈能來。

唐太宗看了徐惠寫的詩,更加的欽佩,覺得此女是上天賜予他的禮物。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晚年的唐太宗多疑善變,多次興兵攻打四方少數民族,在生活又奢侈無度,到處修建皇宮,勞民傷财。

唐太宗的一意孤行讓百姓怨聲載道,朝中大臣雖有反對,但都不敢直言犯上。

徐惠知道了,心中十分焦急,她敬愛唐太宗,她一定要想辦法勸說這個男人。

貞觀二十二年四月,唐太宗駕幸玉華宮,徐惠奉旨伴駕。

徐惠見唐太宗高興,就對他講了為君之道,又說了征讨四方和建造皇宮的危害。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唐太宗聽了非但沒有動怒,反而感到徐惠是一個見識不凡的奇女子,下旨罷兵并賞賜了徐惠。

徐惠才華出衆,可惜是個病秧子,身體做不得主。

從來慧極傷身,情深不壽,徐惠全心全意地愛着唐太宗,可是他們倆人在一起的日子即将結束。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因病駕崩,徐惠在後宮悲痛欲絕。

原來就弱不經風的徐惠病倒了,她拒絕醫治,更不肯服藥,唯願随太宗而去。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徐惠清楚地知道,唐太宗駕崩了,她隻是一個充容,又無子女,苟活不如求死,這樣既可以報答皇上的恩情,又可以保住自己家族的富貴。

永徽元年,徐惠絕食而亡,年僅24歲。

唐高宗李治感念徐惠對父皇的癡情,追封她為賢妃,陪葬昭陵石室。

徐惠一生能遇到唐太宗是她的幸運,唐太宗在晚年能遇到徐惠是他的福氣。

徐惠的才情讓人驚歎,她的早逝也令人惋惜,自古紅顔多薄命,冰清玉潔世難留。

徐惠妃:5個月會說話,8歲能寫詩,唐太宗死後絕食殉情,陪葬昭陵

作者簡介一一婉兒(婉):一個喜歡讀書,癡迷曆史的女子,愛寫文章的小女子。什麼是好文章,我不知道。我隻知道寫文章就是寫自己想說的話,想寫的事。這就是我,一個塵世中的俗人,何愁深谷空,幽蘭自飄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