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曆代詩·三國(楊簡)

兩漢四百載,分為魏蜀吳。

曹操始居邺,劉備據成都。

孫權在金陵,鼎足互相圖。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蜀漢群臣當中有十二個人獲得了谥号,其中有十一個人在後主劉禅統治時期,還有一個在劉備在世的時候。可以看出在蜀漢獲得谥号是一種很不容易的情況,也是一種殊榮。那麼這十二個人都是誰呢?他們的谥号又有什麼含義呢?小編下面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劉備在世:法正

法正是劉備集團中的重要人物。首先劉備能夠進入到益州,消滅劉璋政權,法正是出了很多力的。劉備入川,《隆中對》的前提條件就完成了一半,接下來法正又随軍出征,幫助劉備斬殺夏侯淵,奠定“漢中之戰”的勝利,将益州的重要地區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僅能夠利用漢中平原和北方秦嶺建構出一道堅不可摧的門戶,又為後來諸葛亮出秦嶺威脅關中提供了前沿基地。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可以說法正對劉備的事業發展有巨大的功勞。而且法正與劉備的私交也特别好。在“漢中之戰”後期,法正還為劉備擋箭。法正去世後,劉備給他的谥号為翼侯。按照《逸周書·谥法解》中的解釋,“翼”這個字兼有武功和智謀的意思,很适合法正這個人。

《逸周書·谥法解》:“剛克為伐曰翼,思慮深遠曰翼。”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後主時期:諸葛亮、蔣琬、費祎、陳祗、夏侯霸

相比于劉備來說,劉禅時期獲得谥号的大臣更多。這也很好了解,劉備當皇帝沒有幾年,又忙着伐吳,以及處理伐吳之後的爛攤子。劉禅就不一樣了。他在位時間很長,去世後得到谥号的大臣有諸葛亮、蔣琬、費祎、陳祗、夏侯霸。

諸葛亮

諸葛亮想必就不用小編多說了,可以說是蜀漢的擎天巨柱,也是蜀漢政權唯一一代丞相。諸葛亮政治上将蜀漢治理的井井有條,軍事上加強了對南中地區的控制,攻取武都、陰平二郡,威脅曹魏的隴右和關中地區,破壞曹魏邊境的農業生産。諸葛亮去世,劉禅給了“忠武”的兩字谥号。其中“危身奉上曰忠”;“克定禍亂曰武,刑民克服曰武”(還有一些小編就不貼了),可以看出劉禅對諸葛亮的品行和政績的肯定。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蔣琬

蔣琬可以說是蜀漢第二代丞相,雖然他沒有丞相的職位。蔣琬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閃耀,但是也很具有人格魅力,處亂不驚、甘于讓權,是一個忠厚長者。而且蔣琬也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希望能夠讓北伐事業更進一步。蔣琬提出要沿漢水東進收複魏興郡、上庸郡(就是原先“東三郡”那一片),然後再攻取襄陽,就能實作一個弱化版的《隆中對》。不過這個計劃太過危險而被廢置。但也能看出蔣琬本身是很想有作為的。蔣琬去世後,劉禅加的谥号是恭侯,更多的是承認蔣琬的品德。或許這裡面有蔣琬讓權于費祎的原因。

《逸周書·谥法解》:“尊賢讓善曰恭。”

《三國志·蜀書·費祎傳》:“琬固讓州職,祎複領益州刺史。”

費祎

費祎是蔣琬的繼承人。這個人非常聰明,能力很強。而且在對外戰争中也有表現。在蜀漢延熙七年(即公元244年),曹魏大将軍曹爽進攻漢中,漢中都督王平利用有限的兵力據守漢中平原各個圍守,攔住曹魏十多萬(一說六、七萬)大軍,拖延到成都和涪縣的援軍。費祎帶來成都援軍截擊撤退的曹爽,取得大勝。這就是著名的“興勢之戰”。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不過“興勢之戰”畢竟是一次防守戰,在北伐事業上,費祎根本沒有太多的興趣。他執政時期,沒有對曹魏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哪怕同期的曹魏出現“高平陵之變”這樣的巨大動蕩。後來費祎被魏降人刺殺,劉禅給他的谥号是敬侯,也是對他工作的肯定。

《三國志·蜀書·姜維傳》:“每欲興軍大舉,費祎常裁制不從,與其兵不過萬人。”

《逸周書·谥法解》:“夙夜警戒曰敬,夙夜恭事曰敬。”

陳祗

陳祗在《三國志》當中沒有單獨立傳,僅是附列在《三國志·蜀書·董允傳》的下面。其中原因可能是與這個人的風評有關。陳祗在延熙十四年(即公元251年)代替呂乂為尚書令,而在延熙十六年(即公元253年),大将軍錄尚書事的費祎被刺殺。這個時候陳祗和姜維就組成一個政治團體,堅持北伐的事業。

陳祗不是直臣,精于媚上。他很會讨劉禅的歡心,對劉禅喜歡的宦官黃皓也放松了桎梏,給日後的黃皓幹政開了一道口子。陳祗去世以後,劉禅給他一個忠侯的谥号。“忠”這個字上面也提到了,這裡不贅述。按照陳壽的觀點,陳祗能夠獲得谥号很大原因是源于劉禅的寵信罷了。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三國志·蜀書·董允傳》附列《陳祗傳》:“祗上承主指,下接閹豎,深見信愛,權重於維。”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陳祗寵待,特加殊獎。”

夏侯霸

夏侯霸是曹魏功臣舊勳夏侯淵的兒子,本來與蜀漢有殺父之仇,是“興勢之戰”中的曹魏前鋒。但是曹魏内部發生了“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殺死了大将軍曹爽,獨攬朝政。夏侯霸屬于曹爽一派,他害怕遭到司馬懿的清算,于是就投降了蜀漢。夏侯霸作為夏侯淵的兒子,身份特殊,他的投降對于蜀漢來說大有文章可做。劉禅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對他十分親待,和他套近乎(劉禅和夏侯霸還有親戚關系,劉禅的皇後是夏侯霸的從妹的女兒),封他為僅次于大将軍、骠騎将軍的車騎将軍。夏侯霸去世後也得到了谥号這樣一個進階的政治待遇,不過具體是什麼不得而知。

《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夏侯霸)聞爽誅,自疑,亡入蜀。”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夏侯霸遠來歸國,故複得谥。”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蜀漢後期追谥: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趙雲

到了蜀漢後期,蜀漢内部的沖突就逐漸尖銳起來。經濟、民生、政治上都出現問題。反戰情緒高漲,加上黃皓幹政,政治黑暗。這個時候,劉禅不得不釋放出一種善意,利用追谥的手段來安撫人心。這裡面基本上都是活躍于劉備時期的一些功臣。在景耀三年(即公元260年),劉禅追谥了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在次年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劉禅追谥趙雲。

關羽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關羽可以說是劉備最倚重的大将,是荊州戰區的最高長官。在“漢中之戰”之後,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雖然前期取得了巨大的戰果,擒獲于禁以及三萬曹魏援軍、控制漢水、圍攻襄陽,但是收到江東集團的偷襲,丢失了荊州。這也意味着主張兩路出兵的《隆中對》宣告失敗。劉禅給關羽的谥号很有意思——壯缪。“壯”字在《逸周書·谥法解》當中沒有記載,但根據同時期被追谥“壯”字的人物來看,是善谥;而“缪”字卻是一個惡谥,意思是名實不副。畢竟關羽的失敗導緻劉備集團進攻宛、洛的突破口,劉禅給了“缪”這個惡谥,再用“壯”這個善谥中和一下,是很有這個可能的。

《逸周書·谥法解》:“名與實爽曰缪。”

張飛

相比之下,張飛的戰績非常好看。在劉備消滅劉璋的過程中,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從荊州入蜀,張飛攻克江州,掌握水路樞紐;北上接收巴西郡,又回來幫助諸葛亮攻克德陽,完成對成都一帶的包圍。後來夏侯淵、張郃等人侵入三巴(巴郡、巴東郡、巴西郡),張飛率軍擊退張郃,避免益州、荊州被切斷的危險。張飛的谥号是桓侯,有開疆拓土、震懾敵人的意思。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逸周書·谥法解》:“辟屠服遠曰桓……辟土兼國曰桓。”

馬超

馬超原先和劉備一樣是半獨立的軍閥,遭遇接連打擊後,先投張魯後投劉備。在劉備麾下的時候,馬超立功不多,最大的功勞或許就是剛來的時候,利用自己的威懾力壓迫固守成都的劉璋投降。之後就沒有太亮眼的表現了。但馬超畢竟地位很高,劉禅也追加了谥号——威侯,主要是說馬超的果毅骁勇。

《逸周書·谥法解》:“猛以剛果曰威。”

龐統

龐統曾經是地位僅次于諸葛亮的重要謀士。龐統的主要功績是勸說并且幫助劉備入蜀,定計攻取白水關。可惜龐統死得太早,在攻打雒縣的時候中流矢而死。他的谥号是靖侯。“靖”這個字小編沒有在《逸周書·谥法解》中找到,姑且以《唐會要》中的谥法做參考。其中“秉德安衆曰靖”,強調人的德行(在《逸周書·谥法解》中是“靜”)。這也與龐統相符合。與《三國演義》中不同,曆史上的龐統是一個樂于誇獎他人,并且有很高的道德标準的人。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黃忠

黃忠是劉備麾下的猛将、突将,在消滅劉璋的時候表現突出。不過最耀眼的時候還是在“漢中之戰”,黃忠趁夏侯淵滅火、維護圍守的時候,發動突襲斬殺夏侯淵,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因為這樣的功績,黃忠被拔擢為後将軍。劉禅追谥為剛侯,意義與馬超的威侯有些類似。

《逸周書·谥法解》:“強毅果敢曰剛。”

趙雲

追谥趙雲的時間比上述幾個人要晚,是在姜維等人的提議下進行追谥,可見趙雲的地位其實不如以上幾個人,但畢竟進入了擁有谥号的十二人名單。趙雲的主要功績是兩次保護劉禅(一次是“長坂坡之戰”;一次截江劫劉禅);入川時向西南攻取江陽、犍為,與北方劉備、東方諸葛亮、張飛完成對成都的合圍;“漢中之戰”中在漢水擊退曹操;一伐作為疑兵牽制關中的曹真,為諸葛亮取隴右争取時間。趙雲的谥号為順平。按照《雲别傳》中的說法,蜀漢谥法與《逸周書·谥法解》似乎有差别,小編暫且以《雲别傳》為準。

《雲别傳》:“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聊一聊蜀漢獲谥的十二人名單

小結

以上就是蜀漢獲得谥号的十二位大臣了。其中有功臣舊勳、有皇帝寵臣、也有曹魏新附。他們獲得谥号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有自身地位和功勞使然、有對外宣傳的考慮、有安撫人心的需要、還有皇帝個人情感。總的來說,這十二個人都是蜀漢政權中的重要人物,獲得了統治者和後世的肯定。

參考文獻:《三國志》、《逸周書》、《唐會要》、《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