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産業觀察者)
近日,B站舉行了2021年AD TALK營銷大會。
或者說,第五屆招商大會。

《2021 B站創作者生态報告》資料顯示,2011至2021十年間,B站創作者數量增長1512%。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B站UP主投稿視訊播放量超過4500億。
據創作者畫像,24~30歲群體是B站最主要的創作力量,在18歲以上的創作者中占比七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有13%的創作者年齡在31歲以上,比上年增加了80%。男女比例上,61%的UP主是男性,39%為女性。
目前,B站月均活躍的UP主有270萬人,同比增長了61%;月投稿量突破了1000萬,同比增長80%。
過去一年,知識區創作者規模增長了92%,涵蓋生物、醫學、曆史、文學等多個專業領域,在B站學習的人數突破1.83億。
同時,今年Q3,B站廣告收入增長了110%,前三季度增長162%,是增速最快的業務闆塊。
截至今年6月,入駐B站的品牌同比增長2050%,品牌複投率達到75%。
這是否意味着B站破圈成功呢?
對此,《21世紀商業評論》記者曹彥君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B站在破圈上有了較好的“療效”,事實上破圈不是内容不再聚焦二次元,而是讓更多非二次元粉絲通過其他内容導入,進而認識和喜歡上二次元。
這種破圈效果,在B站自身定位的精準下,讓廣告的投放和效果更為精準和明顯,自然帶來業績增長。
但這種高速增長,需要有效地且高品質的内容持續供血,才能維持。
B站近期的各種并購與擴張,說明了它想維持這種高增長的迫切,也表明要維持高增速壓力巨大。
但B站的廣告效果,卻毋庸置疑。
B站的主要粉絲群體較為精準,也是網際網路平台中特征标簽較明确、消費能力較強的族群,即泛二次元粉絲結構的Z世代使用者。
這種精準的使用者定位確定了與之相關的品牌方,可以得到更好的營銷和帶貨效果。
隻是爆發的UP主,卻未必能獲得良好的收益。
主要在于Up主的内容産出,其商業化場景并不明顯,往往局限于平台方在内容上的廣告投放,且内容與廣告的不完全适配也帶來一定的轉換率難題。
是以主要是廣告展示為主的流量生意。
自然收益較之直接由轉換率構成的直播或短視訊帶貨要差。
此外,B站up主的生态,也是用精緻内容黏住二次元使用者,平台的重度内容元素,也使得整個環境很難真正如直播平台那樣用明顯的商業利益和分成去直播帶貨。
這種流量為主的廣告收入,本身還是不豐厚,加上各種中間層費用,能夠落到up主手上的也就較少。
事實上,很多内容平台都有類似的問題,比如微網誌。
為加強up主商業化,B站推出了接單平台花火,但問題卻未必能得到解決。
這是内容平台的頑疾。
内容平台一直都想通過接單平台來完成内容創作者在流量收入之外的軟文承接任務。
這部分業務往往是廣告主和内容創作者跳過平台,直接進行的,對平台方而言屬于被切割走的利益。
但長期以來,無論是部落格、微網誌、公衆号或其他内容平台,都沒能真正達成這一目标。
尤其是頂流内容創作者,其減少平台方直接談價的收益,遠大過接單平台,更加沒有積極性。
B站的破圈事實上隻是實作了一半。
真正意義上的破圈,是尋找更多可行的商業變現場景,而不僅僅局限于流量廣告和内容帶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