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出席開國大典的解放軍團長,曾為陳毅警衛員,救過粟裕的命

1949年在開國大典觀禮團中,解放軍代表隻有一位團級幹部。

他就是老紅軍出身的年輕團長鄒志成。此時,他才33歲,但是已經當團長5年了,是老資格團長。

唯一出席開國大典的解放軍團長,曾為陳毅警衛員,救過粟裕的命

鄒志成是江西橫峰縣人,1932年16歲的他就參加了紅軍,參加過中央蘇區第三、四、五次反“圍剿”,當過勤務員、警衛員和偵察員。他擔任警衛員的首長是陳毅。

1938年2月,陳毅率領新四軍挺進一支隊進入江南,準備在茅山一帶抗擊日軍。在這個時候,陳毅把他“放”了出去。

6月11日,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給新四軍下達了一個指令,要求新四軍“派兵一部,挺進于南京、鎮江間破壞鐵路,以阻擊京滬之敵,務于3日内完成任務,否則嚴厲處分”。

口氣之嚴厲十分罕見。

但是,陳毅決定立即執行。

為此,他以粟裕為先遣支隊司令員,再從自己的一支隊2團3營挑選了80名幹部戰士,又臨時組成了一個戰鬥連,歸粟裕直接指揮。粟裕率領先遣支隊3個連和這個連一起執行破擊和戰鬥任務。

唯一出席開國大典的解放軍團長,曾為陳毅警衛員,救過粟裕的命

這個特殊連隊的成員都是紅軍戰士,均為黨團員。陳毅的警衛員鄒志成,不僅會國術、槍法準、記性好、人機靈,而且還會燒菜,深受陳毅喜愛。他聽說要去打鬼子,主動找到陳毅要求下部隊、去打仗,得到了陳毅的支援。

于是,他到粟裕的先遣支隊偵察排當了一名偵察員。

很快,先遣支隊在粟裕率領下進抵南京、鎮江之間地區,破壞了下蜀鐵路。同時,粟裕發現鎮(江)句(容)公路上每日都有日軍運輸車隊來往,于是準備伏擊日軍。

可是,他兩次派出偵察員去偵察敵情,都無果而返。

粟裕來到偵察排,生氣地說:“你們誰有辦法偵察到詳細的敵情?”

“我去。”鄒志成自告奮勇。

第二天,鄒志成化裝成一個在鎮江讀書回家的中學生,出現在日軍汽車必經的公路上,将沿途的山勢和路況摸了個一清二楚。回來後,他向粟裕彙報說:“公路經過一個地方叫韋崗,那一帶是丘陵和山地,公路從山腳下經過,兩邊都是高山,很适合打伏擊戰,可以在那裡伏擊鬼子。”

他還報告:“鬼子的車隊每次五六十輛,通行時間為上午8時至9時以及午後4時左右。”

唯一出席開國大典的解放軍團長,曾為陳毅警衛員,救過粟裕的命

粟裕詳細地詢問了韋崗的情況,接受了鄒志成的建議,決定在鎮江東南15公裡的韋崗埋伏,殲滅日軍的運輸車隊。

6月17日淩晨,在栗裕率領下,新四軍冒雨趕往韋崗。8點20分鐘,日軍車隊來了,新四軍有的部隊沒有到達,機不可失,粟裕立即下令打響了戰鬥。頓時,山谷震響,硝煙彌漫。日軍挨打後,亂作一團,粟裕立即帶領戰士們沖下山,與日軍進行近距離格鬥。

在亂戰中,日軍大尉梅澤武四郎(相當于連長)中彈後,于混亂中跳入水溝。當粟裕靠近時,他蓦地跳出,舉刀向粟裕劈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鄒志成眼明手快,“啪——”手起槍響,将梅澤武四郎擊斃。

整個戰鬥進行了大約半個多小時就勝利結束。新四軍擊斃日軍少佐土井(相當于營長)以下日軍13人,傷8人,擊毀敵軍車4輛,繳獲長短槍20餘支、指揮刀一把,軍旗一面,取得了完全勝利。此戰為新四軍對日第一戰,後被稱為韋崗處女戰。

唯一出席開國大典的解放軍團長,曾為陳毅警衛員,救過粟裕的命

韋崗之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震動了全國,國民黨軍聞訊,紛紛派人前來新四軍學習、取經。韋崗伏擊戰的成功,鄒志成功不可沒。

不久,他就被提升為營長,時年才22歲。

四年後,鄒志成26歲當上了團長。他作戰勇敢頑強,沖鋒陷陣,多次負傷,身上留有不少彈片,但是他越戰越勇,指揮部隊參加了三野的所有大戰,也成為了全軍有名的戰鬥英雄。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他作為戰鬥英雄被推薦參加開國大典,由此成為唯一一位出席開國大典觀禮的團職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鄒志成升任副師長,後來為師長,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再後來,成為南京軍區裝甲兵副司令員。

); }

十大王牌軍:解放軍十大精銳征戰紀實

¥41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