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家學者共探客家山歌發展新路!梅州客家山歌理論研讨會順利舉行

12月25日,由梅州市文化館、梅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辦的梅州客家山歌理論研讨會在梅順利舉行,邀請本領域學殖深厚的省、市級專家學者共襄盛舉,共同研讨梅州客家山歌今後的傳承、保護、發展新路徑。

專家學者共探客家山歌發展新路!梅州客家山歌理論研讨會順利舉行

主辦方表示,随着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梅州客家山歌”在新時代、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強國發展戰略、更好地融入當代生活、更好地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好地讓年輕人喜歡、傳播,營造良好的全社會共同參與傳承保護的良好氛圍,此次研讨會的舉行顯得十分重要。

此次研讨會議題主要有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及文化和旅遊部《“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規劃》等政策法規;傳統音樂類非遺項目在新時代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新時代、文旅融合背景下,“梅州客家山歌”的傳承、保護和發展新路徑;如何打造“梅州客家山歌”新的傳播方式和品牌活動。

專家學者共探客家山歌發展新路!梅州客家山歌理論研讨會順利舉行

省文化館副館長、省非遺專家藍海紅,吉林大學珠海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院長、音樂系教授何平,星海音樂學院教授王少明分别以《唱響新時代客家山歌》《以梅州客家山歌為例的廣東省傳統音樂傳承人記錄工作實踐談》《客家山歌的主體意象與美感次元》作主題發言,為梅州客家山歌的發展“把脈開方”。

國家一級編劇廖武、嘉應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院長李君、國家一級作曲陳勳華、國家一級編劇羅銳曾、國家二級作曲滕冬紅、梅州客家山歌市級傳承人趙文有等省市級傳承人依次發言,圍繞梅州客家山歌的傳承發展與建立立言獻策。

梅州客家山歌是梅州市境内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流傳于廣東省東北部客家地區并流播到海外梅州籍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它富有客家人的語言特色,鄉土生活氣息濃郁,形成民歌中獨立的一支,它繼承了《詩經》中《十五國風》的風格,世代相傳。“梅州客家山歌”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名錄項目,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援下,“梅州客家山歌”的傳承、保護和發展,取得很好的成效,并成功入選文化和旅遊部50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優秀案例。

【全媒體記者】汪思婷

【作者】 汪思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