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探長(共1608字,閱讀約4分鐘)
坐月子是每個産婦在分娩完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長輩們格外注意的一個階段。
因為女性在分娩的時候,會“大傷元氣”,如果沒有及時補回來,那麼非常容易讓身體落下病根,而且還會加快衰老的速度。是以産後的恢複,對于女性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而有的新手寶媽雖然知道産後要好好的注意休息,卻不知道如何才能讓身體快速恢複,那麼以下這幾件事情,即使再疼,也要注意做好,它可是比坐月子還要重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落下病根。
★一定要排氣以後,從“流食”開始
●無論是剖腹産還是順産,對産婦的胃腸道都會産生一定的壓迫。
特别是剖腹産,很容易出現在術後因為刀口疼痛而久久不下床,導緻排氣不通暢甚至腸道黏連的情況。
産婦在産後不排氣就吃東西,那麼很容易加重胃腸道的消化負擔,導緻更不通氣,是以在産後恢複的第一時間,一定不能吃任何的硬東西,等到排氣以後,也不能立即恢複飲食,而是一點一點的增加流食。
一般來說,在術後一天到三天左右會通氣,每個産婦的身體情況不一樣,那麼如果超過了半天還沒有排氣的話,為了加快排氣速度,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喝一點蘿蔔湯。
因為隻要排氣,就說明腸胃已經通暢,可以正常蠕動,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消化功能,并且在一點一點的恢複。排氣後可以喝一點蔬菜粥、小米粥或者是雞蛋湯等易消化的食物滋補身體。
★産後及時下地活動
過來人常常提到順産和剖腹産的一個明顯差别,就是:
●順産是生的時候疼,生完恢複的快;
●而剖腹産生的時候由于麻藥的原因沒什麼疼痛感,但術後麻藥一過,刀口就會非常的疼痛。
是以,很多剖腹産的寶媽由于太疼,進而不想下床活動。
但是,如果不及早下地活動,很容易出現腸道黏連或者褥瘡等情況,是以,即使再疼,也要忍住,下地走一走。而家人要扶着産婦,給她們支撐點,鼓勵她們邁開第一步,幫助身體恢複正常。
一般來說,産後6到12小時,就可以下地活動了,但畢竟每個産婦分娩的情況不同,具體時間要聽醫生的建議。
★坐月子一定要坐夠四十五天
經常會有經驗豐富的醫生告訴産婦,在分娩以後最好要靜養四十五天,而不是三十天。
因為她們在分娩的時候,喪失了體内絕大部分的元氣,同樣身體會非常的虛弱。是以坐夠四十五天的時間,可以讓身體充分的彌補自身的損耗。
而30天并不足以完全恢複她們生産時所消耗的能量,但是靜養也不是讓她們完全躺在床上一動不動那麼長時間。而是以靜養為主,中間要有适當的運動,比如走路、做産後恢複操來輔助她們恢複身體,而且一定要盡可能的不碰涼水、不做體力活。
★坐月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飲食和環境
對于生過孩子們的寶媽來說,她們在産後剛開始能吃東西的時候,是不能吃油膩和寒涼的食物的。
油膩的食物會讓産婦消化不良而且也會因為寶寶喝母乳而導緻寶寶拉肚子的情況。而寒涼的食物,也會導緻産婦宮寒進而影響惡露的排出,這對她們的身體器官會造成非常大的損傷。
但是有些家人會非常擔心産婦受到風寒,是以會讓她們在密閉的空間裡待着,其實,沒有給室内做到良好的通風,反而是不利于她們恢複的。
通風換氣的核心點,就在于:
●一定要使空氣流通,避免細菌滋生,氧氣不足。
如果确實是體質過弱,那麼僅僅是打開窗子透透氣,也能夠促進室内空氣的流通。如果顧慮過多,其實隻要寶媽們不受到正面風吹就可以了。
産後有着許許多多應該注意的事項,家裡人不能盲目的根據以前的經驗就給寶媽做護理,一定要多多學習科學的月子知識,注意千萬不能做的禁忌。
隻有依照科學的知識,對坐月子這件事情多多用心,才能讓産婦快速的恢複。
如果沒有注意細節,後面再想調理,不僅會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而且也不一定有效果。
辣媽語錄:
産後恢複的每一個步驟,都要做到科學,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咨詢醫生,做到完全明白再行動。
産婦的恢複期間就那麼短短幾十天,希望家人們可以重視月子,幫助她們快速恢複正常,這樣也有利于寶寶的發育。
寶媽們,你坐月子坐了多少天呢?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