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收到快遞小哥的電話,說有個超大箱子放在公司樓下趕快去拿。高冷回複好的謝謝,内心早就雞叫了。
是哪位聖誕老人這麼準時?顱内上演了好幾場神秘霸總暗戀我的偶像劇弱智劇情。

哼哧哼哧把箱子搬到樓上,迫不及待拆箱。我知道,自己将是今天辦公室裡最耀眼的女孩。
直到映入眼簾的“醜”字,将我拉回現實,并掀開曆史的塵封,勾起那段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記憶......
大約兩周前,我接到leader安排的出差任務,說要我出席一個頒獎典禮。我說我沒有晚禮服,她微微一笑說不用那麼正式,穿得不正常一點最合适。
拿到行程之後恍然大悟,原來是“淘寶醜東西大會”,早有耳聞。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淘寶就是一個孕育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大森林;有不怕醜的好事者把離經叛道的醜東西分享到豆瓣小組上,竟引起強烈反響。
去年淘寶跟豆瓣醜東保護協會醜味相投、一拍即合,打造第一屆淘寶醜東西頒獎典禮。
本屆入圍選手
第一屆印象最深刻的獲獎選手,一位是上山打虎連褲襪,當時忍不住入手,為了凸顯它的高貴買了一條白色短裙來配;
圖源:蝴蝶姐姐淘寶店
另一位是呼聲最高的綠頭魚,它有種奪魂攝魄的魔力,今年上了央視新聞在全國人民面前露臉了。
正因為人類對“沒有最醜、隻有更醜”的追求,我才有幸參加第二屆淘寶醜東西頒獎盛典。12月的上海冷風瑟瑟,典禮那天陽光格外明媚。
會場外人流攢動,每個人帶着口罩都能看出來洋溢着笑容。嘉賓需要在入場前選一件醜東西走紅毯。
這裡有貞子同款長頭發背包、南方大蟑螂抱枕、摳腳大漢拖鞋、外星人醜娃娃,已經有嘉賓牽着隻膠皮蟾蜍走向紅毯,攝影師手動搖臂追蹤,嘉賓一秒3個pose360度無死角展示手裡的蟾蜍。在這裡,醜東西才是主角,人是真的工具人,
我的時尚單品是長頭發背包
女明星走紅毯争奇鬥豔地展示動人曲線和時尚資源,醜東西界的met gala反其道而行地打破了内卷。選美總是殘酷的,比醜卻可以很灑脫。
去年典禮的舞美就一度被網友稱贊,金光閃閃的塑膠流蘇布景,華麗中帶着土氣、隆重兼顧地氣。
今年舞美延續着以往的風格,主持人和從業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做最後準備,上屆拔得頭醜的綠頭魚賣家帶着頭套上台彩排時,台上的保潔阿姨滿臉疑惑拖着地,我猜她在反思“我是誰,我在哪”。
今年的入圍選手應該說海納了百川的醜,涉獵時尚、生活家居、廚具、床上用品等領域。醜味相投獎項競争非常激烈,入圍選手都是時尚圈首屈一指的奇葩, 最後這雙夢幻蝴蝶短靴在平劇臉基尼、高跟運動鞋、三色三層T恤等強勁對手中脫穎而出。
組委會對這雙靴子設計理念給予高度評價,當你不再少女,粉色被黑白灰代替,别人都說粉色嬌嫩你如今幾歲,夢幻短靴讓你重新把時尚踩在腳下,重新做一隻自由的花花蝴蝶。
作家鄭執在《生吞》裡說“諷刺的是,人這一輩子,唯一逆生長的東西就是膽量。”
蝴蝶短靴獲獎時我淚目了,還有什麼比即便被人嘲笑,也要堅持時尚初心更令人感動的?
可愛小熊花灑最終摘得“略勝一醜獎”,一開始我不了解,看着看着就了解了。你在凝視那雙似笑非笑的熊貓眼,熊貓眼也在凝視你,粉白配色和微笑唇烘托出更加詭異氣氛。希區柯克的“浴室驚魂”經典片段甚至也遜色幾分。
你不要過來啊
最後大獎延續了上一屆的頭套精神,綠頭魚的淘寶賣家戴着頭套為本屆的冠軍“橘子頭套”賣家頒獎。
橘子頭套賣家激動地接過獎杯,誓言“我将再接再厲,為醜頭套事業貢獻一份力量”,薪火相傳、醜醜傳承場面令人動容。
在掌聲雷動中,醜東西頒獎典禮落下帷幕。說實話我能從台下嘉賓的臉上看到“意猶未盡”的表情,畢竟美好的事物總是千篇一律,醜的東西各有千秋。
參加醜東西大會對我來說是一次精神颠覆,感受審美的參差。有人為“選美”煞費苦心,同時有群無聊但有趣的人,給醜東西一個名分。
我留下感悟的淚水,不隻是因為眼睛被辣,而是為精神層次的提升喜極而泣。正如主持人的開場緻辭:
“我們願意看到這樣的醜,他們有自己的個性、可能過于前衛顯得特别;他們彰顯着态度無拘無束、自由灑脫,他們能帶來一定的啟迪,哪怕隻是一次開懷大笑。”
無法莅臨現場的網友們在社交平台圍觀着醜東西盛宴,滿屏飄過彈幕“好醜啊哈哈哈但好可愛啊”。
有人質疑淘寶有黑幕,“很多有實力的選手被埋沒了”;有人已經領悟這場典禮的深意“其實,每一個醜東西都值得一座獎杯”。而後引發更多的人曬出自己珍藏已久的醜東西,獨醜醜不如衆醜醜。
從國内最大醜東西集散地“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的誕生,到淘寶為醜東西們出錢出力,把一度被嫌棄的醜東西當寶貝,拍大片走紅毯,它們是最耀眼的大明星。
淘寶對醜東西的翻譯不叫“ugly show”,而是“cute show"。
是以看到醜東西,我們為什麼會先故作嫌棄、然後會心一笑,最後不可自拔呢?
“醜(ugly)”這個詞來源于中世紀挪威語,意為“令人感到害怕和恐懼”。傳統審美觀總是把醜和美進行對立,要想證明某個事物是美的,必須先找到一個醜的對立面。
馬克思告訴我們要以辯證的眼光看問題,醜和美本來就是相愛相殺、難舍難分、還能互相轉化的概念。
1913 年,當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作品展覽時,批評者們認為他的作品非常“醜”,芝加哥藝術學院的學生們焚燒了他的作品《藍色的裸體》(Blue Nude)肖像。
如今藝術史的課堂,老師們都會把馬蒂斯的大作拿出來誇半節課。被認為醜陋的野獸派,現在都被某高端鮮花家居店拿來當名字了。
維克多·雨果為醜正名:美,是最簡單的考慮形态。而醜,是種籠罩我們的偉大存在,它不是與人類、而是與其他宏大的造物相平衡。
價值拔高了我們往下降一降,醜東西被欣賞、被愛戴,當然是因為醜東西為我們枯燥乏味的生活帶來歡聲笑語。
《新周刊》前幾天評選了2021年十大辣眼睛,徐志勝一騎絕塵、當之無愧名列第一。他靠着一張過目難忘的臉,以及為顔值錦上添花的才華和幽默,從此走上人生巅峰。
有人說徐志勝治好了自己的容貌焦慮,還脫敏了顔控的毛病。“脫口秀界鹿晗”當之無愧,徐志勝實作了美與醜的無縫轉化,模糊了二者之間的界限。
正如215349個成員将“醜東西保護協會”視為精神家園,他們努力保護醜東西,甚至種草了不少。其實,這群人守護的是快樂的源泉。
淘寶醜東西頒獎典禮視訊回放,“怎麼辦想要看第三屆了”的評論赢得共鳴,誰又不是呢?
分享一個你最愛不釋手的醜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