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G時代,智能終端晶片幾乎一年一跨步。2021年,旗艦晶片的制程跨越到6nm及以下時代,6nm制程的晶片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2022年,基于台積電、三星等晶片代工廠工藝提升,旗艦晶片制程将全面邁入4nm時代。
12月16日,MediaTek正式釋出了天玑9000旗艦5G移動平台。據悉,天玑9000率先采用台積電4nm制程,搭載該旗艦晶片的終端将于明年一季度上市。
從2019年下半年算起,5G晶片入市已經有兩年多時間,期間各家晶片廠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旗艦晶片來搶奪5G換機紅利,有的旗艦晶片得到贊美和認可,但也有旗艦晶片由于功耗控制問題遭受大量輿論質疑。
不論如何定位和更新,旗艦晶片始終要走标杆設計思維,并且要以消費者需求為準繩,以體驗的最佳優化為己任。5G時代下,旗艦晶片的标準其實上了一個檔次,除了性能要拉滿,功耗處理也要精細高效。
旗艦晶片擔子更重了
從個人消費者角度看,4G到5G的改變,主要就是智能終端網速提升,核心受益的一個是下載下傳類場景,比如高清影片、超大檔案和應用的下載下傳,一個是線上聯網使用類場景,比如高畫質遊戲、短視訊和直播觀看。
5G的确為消費者在這些場景下的體驗提供了更好的客觀條件,但也對晶片和終端提出了更高的優化要求,尤其是在功耗控制方面,如果晶片沒有控制好5G網絡的重度使用場景的發熱和耗電,反而容易為消費者帶來更差的體驗。
可以說,這兩年5G基建的普及,以及5G終端的持續滲透,實際上也讓晶片,特别是旗艦定位的晶片,承受了更重的市場擔子。
一方面,對5G的憧憬明顯擡高了消費者對5G終端和旗艦晶片的普遍預期,晶片和終端一旦出現過熱、耗電高等問題,一定會帶來巨大的心理落差。這兩年市場上有不少5G旗艦終端都面臨過這一問題,高預期可能是一個理想陷阱。
另一方面,5G的到來一定程度上使得消費者進一步向遊戲、高清娛樂等場景傾斜,這些場景的使用頻率和時間進一步提升,而這些場景又存在高能耗的特點,是以對旗艦晶片也提出了對特定場景更高的優化要求。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剛性、柔性雙進化
擔子重了,意味着旗艦晶片需要做到兩個标準才能稱得上旗艦,一個是參數拉滿,比如用最新的技術、最先進的制程和硬體,一個是體驗要拉滿,可以完美解決消費者核心痛點。
作為MediaTek旗艦戰略的首款産品,天玑9000在用料和功能設計上的思路可以說完全走的是标杆邏輯。與以往的5G晶片相比,天玑9000既實作了剛性堆料,同時又兼顧了柔性的能效優化能力。
首先在硬體層面,天玑9000三大處理單元均為頂配,CPU是Armv9架構,GPU是ARM Mali-G710旗艦十核GPU,APU是自家第五代獨立AI處理器-APU 590;影像方面,天玑9000搭載了旗艦級18位圖像信号處理器Imagiq 790,3顆ISP最高每秒可處理90億像素;通信方面,天玑9000內建了MediaTek M80 5G數據機,支援最新商用的R16和Sub-6GHz 5G全頻段。
頂級硬體堆料帶來的一定是性能最大化,而性能最大化決定了體驗的上限,簡單來說就是更快、更強,比如同時容納更多的背景應用、應用打開的速度更快、照相不卡頓、遊戲更流暢等。
5G時代的晶片處理器單元就是水桶效應,旗艦晶片更不能有短闆,必須全面長闆,天玑9000這次堆的硬體猛料,在性能戰鬥力方面可以說達到一個天花闆,這也是旗艦晶片必備的硬體素質。
硬體代表性能,要想靈活、充分地發揮硬體所長,必須要有技術和算法的支援,而旗艦晶片必須夠聰明,能真正解決目前消費者面臨的發熱、續航、卡頓等常态化痛點。
天玑9000的技術思路有兩條主線,一條是針對全場景的全局能效優化技術,像日常浏覽、待機這樣的輕載場景,可以節約38%的功耗,在看直播、視訊錄制這樣的中載場景下,可以節約9%到12%的功耗,而在遊戲等重載場景下,則可以節約最多25%功耗。
高負載高節能,不同負載梯度節能,這可以說是所有晶片都夢寐以求的能效優化能力,天玑9000的全局能效優化技術,本質上是對系統能效的宏觀配置設定,對發熱過快、續航過低這樣的核心痛點會有明顯的改善。
另一條是針對特定場景,比如針對遊戲采用的MediaTek HyperEngine 5.0 遊戲引擎,其中智能調控引擎的AI-VRS(可變渲染技術)、智能動态穩幀技術,這些技術一來可以滿足遊戲時的流暢度、清晰度等基本需求,同時還可以控制整體功耗,避免過度發熱的問題。
可見,借助先進的AI技術,同樣能為晶片帶來功耗優勢,聯發科的獨立AI處理器APU590拿到了權威的ETH AI-Benchmark v5 性能、能效雙料冠軍。
據Counterpoint《5G旗艦智能手機晶片發展趨勢》白皮書表示:2020年,由專用人工智能元素的SoC驅動的智能手機比例預計約為35%。我們預計這一滲透率将在2023年提升至75%以上。換言之,未來1-2年,AI核心不僅會運用在旗艦智能手機上,還會在主流機型中得到很好的應用。
不難預測,聯發科天玑旗艦借助獨立且先進的APU來實作晶片的高能效表現,這将形成一道競争對手短期内難以逾越的競争壁壘。
總體來看,天玑9000在硬體上做到了剛性提升,實作了性能最大化,而在軟體上則做到了全場景應用生态的能耗控制,實作了全局能效優化,這樣“剛柔并濟”的雙層進化,解決的恰恰是市場一直對旗艦晶片在能耗控制上的焦慮和恐懼,是旗艦晶片被認可的前提。
旗艦晶片的市場效應
對于5G旗艦晶片,這兩年市場表現出的渴望和瘋狂,更多是來自于換機紅利的刺激,但是兩年下來,終端廠商和消費者逐漸認識到幾個事實:旗艦晶片會走彎路、先發者不一定更好、真正的旗艦晶片需要同時兼顧性能和能效優化。
是以現在大家更冷靜了,尤其是終端廠商們,在搶發5G手機的熱情逐漸褪去後,所有人都希望看到一款讓消費者更滿意的5G旗艦晶片,能提高自家終端産品的競争力,吸引到更多使用者。
鑒于更理性的晶片采購決策,未來能激起5G終端新消費潮的明日之星,必然會成為主流廠商的共同選擇。
天玑9000已經表現出這樣的黑洞效應,一方面是在廠商合作生态上,此次釋出會OPPO、vivo、小米、榮耀等主流終端廠商,全部來為天玑9000站台,表示明年會推出搭載該晶片的終端新品。顯然說明天玑9000在終端廠商層面已經激起很高的預期,而這個預期主要來自于對MediaTek的認可以及對天玑9000終端未來能引爆市場的信任。
另一方面是有的廠商直接坐實天玑9000的旗艦搭載地位,比如OPPO在釋出會上表示未來将會在下一代OPPO Find X上首發搭載天玑9000旗艦平台,而Find X系列的定位是集未來科技于一身的旗艦産品。
晶片作為終端的大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終端的産品力。終端廠商願意在标杆性旗艦産品上搭載天玑9000,其實秉承的是“好刀要配好柄”的思維,旗艦與旗艦融合才能釋放最強産品力。
Counterpoint Research 半導體的研究總監蓋欣山 (Dale Gai)表示:聯發科長期與Arm和台積電等産業夥伴合作,益于這種産業鍊優勢,我們看到聯發科正在引領移動晶片技術進入下一個探索階段。
高階市場的新引擎
5G這兩年,由于很多硬體的實體提升空間越來越小,終端的創新其實有點難産,大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到了算法上,算法通過硬體跑在晶片上,性能和能效是兩個關鍵結果,可見晶片對終端的重要性将會進一步提升。
是以5G旗艦晶片需要走在最前面,特别是這兩年某些旗艦晶片表現并不如意的情況下,市場反而因旗艦晶片的出現,滋生了一些高敏感度卻難以揮發的痛點。
天玑9000的出現必定會持續改善市場對旗艦晶片的印象,解決一些遺留的痛點問題,因為天玑9000在軟硬體上的全面提升,以及針對全場景的智能能效優化,具備解決這些痛點的最優條件。
毫無疑問,5G旗艦晶片目前還處在軟硬體、場景、需求深度融合的發展階段,天玑9000展現的旗艦晶片的領先性和差異性将為明年,甚至未來數年的5G旗艦晶片和終端,提供一個更精準的進步方向,進一步推動5G終端的普及。
2022年,随着天玑9000載體終端的大規模上市,市場會通過天玑9000進一步認識到一個事實:旗艦晶片所具備的科技價值和體驗價值是無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