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權,最初是沒有城市的。蒙古人的羊群馬群走到哪裡,就在哪裡支起帳篷。連擁戴鐵木真為成吉思汗的重大儀式,也隻是在斡難河的源頭處,一個水草肥美的地方舉行的。

随着蒙古人征服的地方越來越多,無數金銀珠寶成為蒙古人的戰利品。另一方面,為了讓王公貴族們過上舒服的日子,成吉思汗在鄂爾多斯建起由上千座帳篷組成的王城,起到了都城的作用。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第二任大汗闊窩台在和林建起都城,但這隻是個初級的都城,遠遠不能和中原的城市相媲美。真正建造城市的蒙古王爺是忽必烈。在蒙哥繼承汗位後,忽必烈負責漠南漢地的全權管理。

忽必烈喜歡漢文化,喜歡各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他沒有直接采用蒙古人的制度,而是學習其他民族建造了一座城市,來吸納各族的人才。

這座城市位于金蓮川,即現在内蒙古和河北省張家口的交界處。這裡是遊牧和農耕交織的地帶,漢人吃的米糧和蒙古人吃的奶肉都可以很友善地弄到。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金蓮川地區原本就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曾經興建過一座景明宮。忽必烈指令劉秉忠重新選擇位址,建起一座全新的城市。此城當時叫作開平府,屬于忽必烈的王府。

開平府的建築風格吸收了蒙古、漢族和西域的特點,把宮殿、帳篷融合在一起。城牆四周全長約9000米,其中大部分是忽必烈的王宮。也建有很多的佛寺和宮殿,作為官員們狩獵、禮佛的場所。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忽必烈平時就住在開平府,他任用越來越多的漢人官員,組建起屬于他自己的統治班底,史書把他們稱為金蓮川幕府。這些幕府官員後來大多成了元朝的開國元勳。可以說,正是在開平府,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開平城對于招降漢人官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漢人看來,都城建在幾千裡外的蒙古人,不是值得效忠的對象。忽必烈才是願意繼承中原法統的王者。

事實也正是如此。蒙哥戰死後,忽必烈就是在開平府宣稱繼承蒙古大汗位。而按照傳統,蒙古大汗是要在斡難河畔,由王公貴族們推選出來的。忽必烈的汗位沒有得到承認,那怎麼辦?打呗!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蒙古貴族推選阿裡不哥為大汗,忽必烈一下變成了叛徒。不過,最後還是由武力說了算。忽必烈在開平府的漢人支援下,打敗阿裡不哥,奪取了汗位。蒙古帝國從此四分五裂,這個大汗位隻剩下名分,再也無法号令全體蒙古人了。

忽必烈憑借開平府取得了勝利,可一轉眼,他又抛棄了開平府,把更靠近漢地的燕京定為新的都城,命名為大都。開平府改為上都,成為皇帝夏天避暑的行宮。

上都的地位從此一落千丈,馬可·波羅等西方來的遊客,遊覽上都時無不驚歎上都的豪華,并在遊記《馬可·波羅遊記》大書特書,讓上都成為歐洲人向往的東方夢幻城市。

讓歐洲人向往的一座中國城市,孕育了一個強大的帝國,現是廢墟

元朝被朱元璋的明軍趕回草原後,上都又距離漢地太近,很難防守。北元皇帝一路跑到原先的都城和林,才能感到一點點安全。明軍也不客氣,先是燒掉了上都的宮城,然後設立開平衛,作為防範蒙古軍隊的前線。

明朝中期以後,天氣變得越來越寒冷,草原邊緣的開平衛不再适合屯田。于是,明軍撤銷了開平衛,把軍隊遷到更靠南的地方。這座城市從此陷入沉寂,徹底失去了生機,成為一片廢墟。

直到上世紀80年代後,上都城重新引起當地政府的重視,并在2009年進行了全面的考古發掘,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這座使得忽必烈和元朝崛起的城市,重新向世界展現出昔日的風彩。

【參考資料:《元上都遺址》、《馬可·波羅遊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