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正所謂“一将無能累死三軍”,如長平之戰趙軍主帥趙括,靖難之役時南軍主帥李景隆。在軍中,主帥的影響力非常大,是一支軍隊的中樞,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直接決定一場大戰的勝負。

解放戰争時期,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對于蔣介石來說,是一場生死之戰。如果該戰與我軍對峙中輸掉了,那基本上宣告老蔣垮台。自内戰開始以來,蔣軍從大優勢向局部優勢、均勢、劣勢發展。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淮海戰役前後,蔣軍相繼在豫東、濟南和遼沈戰役中接連失利,處于明顯的劣勢一方。老蔣非常希望能夠改變戰局,為此,他決定在徐蚌地區與我軍決戰,投入了八十萬大軍,在兵力上形成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淮海戰役打響前,蔣介石原先標明的指揮官是白崇禧,就是那位号稱“小諸葛”的國軍上将。論軍事指揮能力,白崇禧的确是蔣軍進階将領中的佼佼者,與劉峙相比,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劉峙外号“豬将軍”,他雖然是蔣介石的“五虎上将”之一,但也僅限于中原大戰期間的逆天表現。抗日、解放戰争時期,劉峙的表現一言難盡,敗仗一大堆,勝仗幾乎看不到,他能獲得老蔣的信任,完全是憑借一個字“忠”。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那麼,徐蚌會戰(淮海戰役),白崇禧為何拒絕指揮徐蚌會戰,如果由他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下面我們就簡單地分析一下。

白崇禧為何拒絕指揮徐蚌會戰

衆所周知,白崇禧與李宗仁是新桂系的主要人物,他們并非蔣介石的嫡系。論軍事水準,白崇禧有着“小諸葛”之稱,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北伐戰争期間,龍潭戰役中白崇禧指揮大軍擊敗了軍閥孫傳芳,奠定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業。

抗日戰争時期,白崇禧指揮了昆侖關戰役,取得了中國軍隊在抗戰史上的一場大勝。解放戰争時期,白崇禧曾在四平打敗了林總。除此之外,白崇禧戰略眼光還算高明,他曾經向蔣介石提過“守江必守淮”,在許多戰略問題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淮海戰役前,看到自己的嫡系将領屢戰屢敗,蔣介石不得不考慮任用白崇禧,這位曾經多次逼他退位的新桂系人物。蔣介石為了能讓白崇禧指揮徐蚌會戰,特意将徐州和武漢兩個集團交到他手中。

白崇禧喜歡帶兵打仗,見老蔣如此信任自己,便打算接手徐蚌的指揮權,可他下飛機到南京,看了戰場布局圖後,便拒絕了老蔣的任命,不想指揮徐蚌會戰了。白崇禧之是以這麼做,除了與李宗仁之間為了新桂系利益考慮,還有三點因素。

首先:參與徐蚌會戰的國軍進階将領,白崇禧大多數都指揮不動。衆所周知,白崇禧是華中“剿總”的最高長官,又是新桂系的主要人物,并非老蔣的嫡系。徐州方面,如邱清泉、李彌、黃百韬等人不會聽從白崇禧的安排,他如果坐鎮徐州,恐怕無法指揮在附近的主力兵團。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其次,白崇禧就是想指揮徐蚌會戰,在時間方面也來不及。指揮打仗必須有個指揮機構,白崇禧的指揮機構在武漢,徐州方面他并無根基,恐怕無法調動一兵一卒。白崇禧如果把武漢的指揮系統轉移到徐州,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大戰一觸即發,恐怕是來不及了。

最後,白崇禧知道蔣介石的為人,自己不會得心應手指揮他的中央軍。解放戰争時期,蔣介石有一個習慣,喜歡對前線指揮的進階将領指手畫腳,俗稱“微操”。蔣介石這個習慣有時候會把前線的進階将領害慘。白崇禧自然無法絕對掌控軍隊的指揮權,他何必去徐蚌受氣。

白崇禧如果指揮徐蚌會戰,會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嗎?

不可否認,相較于劉峙和杜聿明,白崇禧是一個較為全面的人。杜聿明雖然能力不錯,也經常想出一些有建設性的政策,但他沒有決斷能力,對蔣介石本人基本上是唯命是從,并不适合當統帥。

如果白崇禧指揮徐蚌會戰,敵我雙方的勝負會有所改變嗎?答案是無法改變,我軍依舊會在淮海戰役中取得最後的勝利。據白崇禧自己曾經對部下說:“戰局不能挽回,再增加兩個兵團也不能頂事,多投入一個兵團就多送一個兵團”。

白崇禧外号“小諸葛”,如果由他替劉峙指揮,淮海戰役會變天嗎?

白崇禧是職業軍人,淮海戰役前,他對全國的局勢已經有了一個大緻的認識,有一些自己的判斷。如果白崇禧加入到淮海戰役中,國軍在兵力上肯定會形成更大的優勢,桂系嫡系第七軍,張淦兵團說不定也會全部出現在淮海戰場,給我軍造成的壓力恐怕會更大一些。

主席說:淮海戰役就是“夾生飯”。主席的意思很明确,說白了就是一場硬仗,這股敵人不那麼容易吃掉。假設白崇禧指揮,淮海戰役的最終結局應該不太會變,但會給我軍帶來更大的傷亡,畢竟如果真到了那個時候,白崇禧肯定會将武漢方面的兵力投入到戰場,傷亡增大是在所難免的。

總的來說,白崇禧的軍事能力是受到認可的,在國軍進階将領中算是佼佼者。戰争的勝負從來都不是一個人所能決定的,淮海戰役期間,國軍整體兵力占優,武器裝備也占優,但最終還是敗了,敗在了失去民心,敗在了軍隊派系林立,無法統一指揮等等。

不論讓白崇禧去頂替杜聿明還是劉峙,都無法改變國軍在徐蚌會戰中的失敗。從蔣介石一意孤行發動内戰開始,失敗的命運已經注定了,這是曆史的潮流,獨裁是成不了氣候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