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這首詩的知名度很高,幾乎讀過書的人都知道。而這首詩是大詩人杜甫寫給李龜年的。而李龜年何許人也?居然讓大詩人杜甫親自寫詩。

按照現代的話來說,李龜年就是盛唐娛樂界一哥,被後人稱為樂聖。

杜甫當時完全就是小迷弟一枚。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出生音樂世家,成貴族府邸常客

李龜年是盛唐時期著名樂工,經常出入貴族家庭。因為表演技藝精湛,很受當時貴族的喜愛,幾乎成了貴族标榜身份的象征。

在唐玄宗時期,李龜年兄弟三人藝術天分爆表,各個才藝出衆,而李龜年特别擅長唱歌,同時對樂器也很熟悉。

尤其是筚篥,羯鼓。難能可貴的是李龜年還擅長作曲,也是個音樂全才。兄弟三人創作的《渭川曲》,在宮廷演出中大獲成功,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

其實李龜年擅長羯鼓,而唐玄宗也喜歡羯鼓,兩人興趣相通,更容易産生共鳴。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由于兄弟三人技藝精湛,經常出入王公貴族府邸,每次演出總能得到決賞賜,短短時間李龜年就積累了巨額财富。并在東都洛陽買下一座豪宅。據說豪華程度遠遠超過一般貴族。

可見這個行業的吸金能力,從古到今都是如此。

東都洛陽是當時很多貴族聚集之地,是以也是名流聚集之地。開頭那首詩提到的岐王府邸就在洛陽,而當時喜歡舉辦宴會中書令崔湜的小弟崔滌的府邸也在這裡。

當時這兩位慷慨任性,喜愛結交好友,而且喜歡開宴會,請大家喝酒聽歌。

歌舞名伶彙聚一堂,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作為娛樂圈一哥的李龜年,怎麼可能錯過這樣的場景。是以李龜年經常出入二人府邸。據說一次在岐王府裡發生了一件趣事。一天岐王府裡照例開始大擺筵席,賓客雲集,宴會開始後,衆人開始推杯換盞,品嘗美食,沉浸在這歡樂的氛圍中。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而一旁的李龜年卻豎起耳朵認真聽着悠揚的音樂,沉醉其中,

并為大家講解音樂知識,可惜衆人不為音樂而來。

這讓李龜年多少有些失望,宴會結束後,岐王送給李龜年貴重的禮物,而這時的李龜年居然揚長而去,一度讓場面很尴尬。

幸虧岐王不是鼠肚雞腸之人,并沒有找李龜年的麻煩。

而是微笑目送李龜年離去。此後李龜年成為岐王府邸的常客。

出入皇宮,戰亂後流落江南

由于唐玄宗與李龜年的關系非同一般,李龜年經常去皇宮給唐玄宗進行表演。唐玄宗晚年時期荒于政事,長于享樂。

朝政完全被李林甫把持,弄得朝堂上下烏煙瘴氣,民不聊生,而安祿山正在預謀反叛。

李龜年覺察到了安祿山的陰謀。

常在表演過程中提醒唐玄宗,可惜唐玄宗每次都是一笑而過。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安祿山接到密報後,并沒有對李龜年下手,而是對李龜年又恨又懼,之後表現的很客氣。不久之後發生了安史之亂,唐玄宗慌張逃出長安,而楊貴妃身死馬嵬坡。

從此唐朝由盛轉衰,徹底改變了唐朝的曆史走向,李龜年也開始了流落天涯。

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南方,每次遇到良辰美景總要唱上幾曲,最常唱的有《相思》與《伊川歌》。其中《相思》一詩詞為: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你敢信,這首詩是寫給一個男子的,其實這種現象在古代很常見

。每每唱到這兩首詩,李龜年悲傷難以抑制,淚流滿面。

一天四處流浪的杜甫在潭州遇到了同樣流浪的李龜年。回想當年兩人遇見時的盛況,對比今天的凄涼,兩人感慨萬千。面對山河破碎,遠離故土,思鄉之情、故國之思一起湧上了心頭。杜甫滿懷悲傷,寫下這首《江南逢李龜年》。

此後倆人匆匆相聚又匆匆分别,人生大概如此。

天賦突出,成皇宮常客,聲名顯赫,卻遭逢戰亂,終成一代樂聖

之後李龜年在湘中采訪使舉辦的宴會上,又一次唱了王維的五言詩《相思》接着又唱了王維的一首《伊川歌》,昨日總總繁華,如過眼雲煙一般消失不見,唱起昨日舊曲,為何滿是悲傷。當年大殿之上,觥籌交錯,可惜今日不見當年故人。

而此時唐玄宗已是風燭殘年,将不久于人世。

李龜年唱完後他突然昏倒,據說隻有耳朵還有是熱氣,其妻不忍心就這樣下葬。四天後李龜年又蘇醒過來,最後帶着所有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李龜年被稱為樂聖離不開傑出的天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