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陳毅以為敵人不會中計時,蔣介石來幫忙了!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陳毅元帥

1947年初春,是山東局勢最為艱難的時刻,也是陳毅和粟裕日子最難過的時刻,山東解放軍的首府臨沂已經處在國民黨數十萬大軍的重重圍困之下。

在此之前,國民黨軍已經占領蘇北解放區,将戰争前沿北推至隴海路一線。這意味着華中解放區或蘇皖解放區幾乎全部淪于敵手,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的華中野戰軍完全被壓迫在山東境内。

國民黨認為自己取得了戰略上的勝利,雖然占據上述解放區使他們損失了20萬的軍隊。參謀總長陳誠說:“

國軍部隊雖略受損失,但就全盤戰局而言,實屬莫大之成功

。”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粟裕大将

蔣介石十分得意,對山東戰局做了極為樂觀的估計。

他認為陳毅和粟裕兩部擁擠在狹小的山東解放區臨沂附近,已經失去戰略縱深和回旋餘地,除了死守臨沂别無他路可走。

蔣介石要求國民黨軍務必在臨沂附近與陳粟共軍決戰,不僅要占領臨沂,更要占領整個山東解放區,把陳毅和粟裕兩大“匪首”趕進大海,徹底平定山東。

為此陳誠親自趕赴徐州坐鎮指揮,狂妄地宣稱:“

黨國前途,剿匪成敗,全賴于此。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指揮所遺址

為了把陳粟所部徹底殲滅在臨沂附近,國民黨軍發動“魯南會戰”,出動了強大的兵力,共計三十多萬人。

在陳誠的親自主持下,“魯南會戰”商定了四路會攻計劃:直接攻打臨沂的兩路,策應的有兩路。

直接圍攻臨沂的兩路部隊分成南北兩個方向,其中北路由第二綏靖區司令官李仙洲率九個旅攻擊臨沂的後方基地;南路由第19軍軍長歐震指揮21個旅從南向北直撲臨沂城。

除了圍攻臨沂的李仙洲和歐震兩路大軍外,還有8個整編師分布在各鐵路沿線負責守備;陳誠還特别“周到”地從其它戰區臨時抽調了4個整編師在山東西南部集結,既防止陳粟所率被擊潰後西逃,也防止劉鄧大軍東援臨沂。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宣傳畫:萊蕪戰役

1947年1月28日,陳誠在徐州下達作戰指令,國民黨數路大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向臨沂氣勢洶洶一路攻擊前進,山東解放區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應該說,陳誠南北夾擊臨沂的作戰計劃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無論從哪方面來講,他都沒有理由不成功。

陳誠非常得意,他對部下宣稱:“

即使全是豆腐渣,也能撐死共軍。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紀念館

不過,即使是占據了極大的優勢,國民黨很多進階将領在面對解放軍時依然小心翼翼,因為他們對陣共軍時已經吃了太多的虧。

他們對陳毅粟裕的作戰特點應該說非常了解,知道誘敵深入、利用局部優勢殲滅敵人是多年來共軍遊擊戰的最大特點,是以要部隊必須步調一緻,以免被陳粟鑽了空子。

歐震是個非常謹慎的将領,而李仙洲的上司王耀武也再三告誡他不得輕進。

陳毅和粟裕也确實如歐震和王耀武預料的那樣,想以中路突擊阻擋敵人,使敵兩翼突出以尋找機會殲滅敵人。但歐震識破了陳粟的意圖,令左右縱隊立即向中間靠攏,甯可拖慢前進速度就地待援,也不冒險進軍——陳粟始終沒有找到敵軍的破綻。

就在這樣的極端小心翼翼但又不可阻擋的情況下,歐震的南路敵軍逐漸靠近臨沂。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展覽館

歐震十分老成持重,不肯輕易冒險,甯可慢慢行軍,絕不冒進。

相較而言,北路李仙洲的部隊進軍速度則異常迅猛,陳誠下達作戰指令不到一周,李仙洲就占領了臨沂西北的重鎮萊蕪——而南路的歐震在作戰指令發出整整兩天後才開始慢騰騰出發。

此時,臨沂和整個山東解放區面臨生死關頭,南面是歐震大軍的步步逼近,無機可趁,北路是李仙洲的迅猛奔襲,臨沂已經無法守住。無論是雙方人數對比還是武器裝備,國民黨軍都占據壓倒優勢。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示意圖

在此之前,陳毅的山東野戰軍和粟裕等人的華中野戰區已經完成雙劍合璧,合并後的大軍仍采用野戰軍和軍區雙軌制:

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政委饒漱石,副司令員張雲逸,副政委黎玉,總兵力30萬人。

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副司令員粟裕,副政委譚震林,參謀長陳士榘。下轄11個陸軍縱隊和一個特種兵縱隊(坦克)。華野取消了“旅”的建制,采用“三三制”原則,即一個縱隊下轄三個師,每個師下轄三個團。華野總兵力27.5萬人。

後來橫掃半個中國、令國民黨聞風喪膽的陳粟華東野戰軍正式形成——但在成立時,華野卻面臨前生死存亡關頭:臨沂危在旦夕,山東解放區有可能徹底淪陷。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陳毅像

就在陳毅和粟裕苦苦思索破敵良策的時候,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出現了。

其實他們早就發現,南路的歐震集團進軍緩慢,十分小心,很難抓住破綻;但北路的李仙洲集團則進軍速度淩厲得多,很顯然,他沒有把老上級王耀武的告誡放在心裡。

陳粟決定,就打他李仙洲了!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萊蕪戰役烈士紀念塔

由于李仙洲深入解放區作戰,進軍過于迅猛,導緻戰線拉得過長,種種問題都開始出來了。

首先,由于解放區内的老百姓痛恨國民黨軍的胡作非為,是以他們最大程度上破壞李仙洲的進軍。他們不可能與敵直接作戰,但卻有足夠的能力在夜間破壞國民黨軍的運輸線。無論李仙洲行軍到哪裡,都會發現道路被破壞得支離破碎,他的汽車無法行軍,坦克也經常陷入一個個巨大的坑洞中,特别是後勤和辎重,幹脆無法動彈。

補給線被切斷的李仙洲十分苦惱,他令工兵急速修複道路,但白天修複,晚上又被人挖開了。李仙洲一籌莫展,後來王耀武不得不專門派了三個師幫他維護補給線。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沂蒙革命老區

但打擊李仙洲對于陳毅和粟裕來說是個痛苦的決定,因為這樣做必須誘敵深入,放棄臨沂!

放棄臨沂的戰略影響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目前敵強我弱的形勢下,蘇中解放區首府兩淮失守,晉察冀解放區首府張家口失守,中原解放區首府宣化店失守,而紅色首都延安也在胡宗南的強力打擊下即将失守,如果臨沂一失,則關内所有的解放區首府就無一生存了!

這個政治責任誰來負?

但是,如果不放棄臨沂,就無法誘敵深入,就無法找到殲敵良機,就無法保衛山東,最後臨沂仍然會丢掉!

最後,陳毅和粟裕下定決心,放棄臨沂,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殲滅敵軍有生力量為原則。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這是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一直堅持的遊擊戰原則。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粟裕

2月10日,華野各路大軍按照陳粟的戰略布署開始行動,除一小部隊部隊留在南線迷惑敵軍、牽制歐震集團外,其餘主力陸續北移,向萊蕪方向開進。

放棄臨沂北移讓很多人思想轉不過彎來。

臨沂在山東解放來講一直是心髒地帶,也一直作為建設和保衛對象。原以為這次作戰是南線為主,大批糧草、辎重和彈藥經曆和千辛萬苦才運到這裡,現在卻又要向北運了。

而且,一旦主力軍北撤,那留在當地的老百姓怎麼辦?難道任他們被國民黨軍殘害嗎?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對此,陳粟做了大量的工作。

先是對不了解戰略意圖的上層上司做說服工作——因為涉及機密,這一意圖還不能向所有官兵傳播。

随後是極為複雜的堅壁清野工作,不僅要把财産和糧食統統藏起來,還要把老百姓的轉移妥善安置好。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2月15日,即華野主力秘密北進之後的第五天,臨沂陷落。

這一消息令陳誠和蔣介石極為得意,稱這是内戰半年以來的最大勝利。他對外界公布談話,就山東局勢做了非常樂觀的展望:“

國軍克服臨沂以後,隴海路兩側軍事暫時可以告一段落,以後的問題都在黃河以北了。

坐鎮徐州的陳誠則緻電濟南王耀武,請他布置黃河防線,在那裡把陳粟所部一舉殲滅:“

敵軍心渙散,糧彈缺乏,已無力與我主力部隊作戰,陳毅已率其主力放棄臨沂,向北逃竄,有過黃河避戰的企圖,務須增強黃河防務,勿使其竄過黃河以北,俾便在黃河以南的地區殲滅之。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陳毅粟裕

蔣介石在2月中旬在南京發表演說,對陳毅和粟裕上司的軍隊做了如下評價:

他先是把關内的共軍分為五部(算是關外的林彪是六部),說五部中陳毅的部隊最難對付:“

現在關内的匪軍約可分為五部……此五部中,就我的觀察,以陳毅一部最為頑強,訓練最精,詭計最多,肅清最為困難。

然後他話鋒一轉,不無得意地說:“

自國軍收複蘇北攻克臨沂以後,陳毅已失其老巢,就再不能發生過去一樣大的作用了。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陳毅和周恩來

不過,并非所有國民黨高官都像蔣介石和陳誠那樣樂觀,王耀武和共軍打交道多年,深知此事絕沒那麼簡單。

他的依據很簡單,你們都說共匪受到國軍重創,無法支援,是以放棄臨沂、北竄黃河,那麼,請問你們可曾全殲過共軍一個縱隊哪怕是一個整師嗎?共軍傷亡很大不假,但有數百萬老百姓的支援,恢複元氣非常迅速。

更關鍵的是,他陸續接到了情報,說共軍在持續北進,王耀武心頭掠過一絲不祥的預感,他覺得陳毅和粟裕是在織一張大網。

心神不甯的王耀武馬上給李仙洲下令,要讓立即收縮防線,不得貿然前進。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周恩來、陳毅和宋慶齡

當李仙洲按照王耀武的指令收縮陣型時,陳毅和粟裕的心一下子收緊了。

如果敵軍真的收緊陣型,不僅意味着誘敵深入計不成功,而且數路大軍的調動就變得毫無意義,臨沂也白丢了,更可怕的是,打不破敵軍的鐵桶陣,山東就真危險了。

令陳毅和粟裕沒有想到的是,在這關鍵時刻幫了他們一把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共的老朋友蔣委員長!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蔣介石給李仙洲直接下了一道手谕,說陳毅所率損失慘重,士氣低落,已經無力再戰,要李仙洲趁勝追擊,勿失良機。

蔣介石的口氣,和陳誠一模一樣。

這位喜歡給部隊一線指揮官直接下指令的蔣委員長可能不知道,他這一道手谕意義非凡,不但成全了陳毅和粟裕的威名,還直接葬送了自己的六萬大軍。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就在2月19日蔣介石發表談話說陳毅已經丢了老巢、再也發揮不了作用的同一天,坐鎮徐州的陳誠得到了确鑿的軍情,陳粟大軍北移是為了給李仙洲設一隻巨大的圈套,但李仙洲已經上鈎了。

陳誠大驚失色,立即指令王耀武撤軍。王耀武憋着一口氣,嚴令李仙洲從速後撤,固守萊蕪,以免被共軍包了餃子。

但陳誠和王耀武的一切指令都晚了,華野已經完成了對李仙洲所部的戰略包圍。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粟裕和毛澤東

20日晚,華野主力向萊蕪發動了總攻。

李仙洲位于吐絲口鎮的軍用倉庫被猛烈圍攻,數以百萬噸的糧食、被服、彈藥可能成為華野的戰利品,李仙洲不僅損失慘重,後路還有可能被斷掉,這意味着他的下場要麼是繳械投降,要麼是“殺身成仁”。

同時,被圍困在萊蕪城裡的數萬國民黨大軍已成驚弓之鳥,他們向坐鎮濟南的王耀武緊急救援,王耀武經過研究,最後的結論是萊蕪已經是一盤死局:援軍是萬萬不能派的,共軍最擅長圍城打援,到時不僅萊蕪救不了,援軍也跟着送了命;死守固然是守不住的,突圍也一樣活不了,因為陳毅和粟裕的大軍就在他們突圍的路上等着呢。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周恩來和粟裕

幾乎在同一時間,王耀武還收到了吐絲口鎮的救援報告,王耀武覺得萊蕪不可救,基于同樣的道理,吐絲口鎮也不可救,但他覺得讓萊蕪國軍突圍到距離不遠的吐絲口去還是現實的(兩地隻有13公裡),這樣可以合兵一處,力量加強了,突圍成功的可能性就加大。

于是,他讓人帶了他的報告飛赴南京,請蔣介石親自裁定。

蔣介石準許了王耀武的建議,要吐絲口的部隊死守,要李仙洲從萊蕪突圍前往吐絲口鎮。并派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親自駕機飛臨華野陣地轟炸。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吐絲口戰鬥遺址

李仙洲在萊蕪接到突圍指令後立即布署,此時他還有一線生機,他覺得固然守住萊蕪已經不可能,成功突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自己部隊還有不少,戰鬥力很強,你華野再厲害,還能一氣吃掉我兩個軍?

于是李仙洲帶領第73軍和整編46師上路了。

但出發之後不久,他接到一個足以令他昏厥的消息:整編46師師長韓練成突然不見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全師幾萬人群龍無首。

李仙洲不知道,整編46師師長韓練成幾年之前就和共産黨挂上了鈎……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洪學智、蕭華、粟裕、陳赓

方寸已亂的李仙洲就在這樣一種大難臨頭的氛圍下踏上了逃亡之路,前腳離開萊蕪城,後腳華野就堵住了他的去路,萊蕪城又回到了陳粟的手裡!

李仙洲采用的是兩個軍(整編師相當于軍)四個師齊頭并進的陣型,因為他認為這樣可以防止華野擅長的各個擊破的戰術。

但這支士氣低落的部隊剛走上大路,華野大軍漫山遍野湧出來,将李仙洲大軍沖成幾段混戰起來。

王叔銘親自駕駛飛機指揮空軍飛臨戰場,但他根本沒法發動空中襲擊和轟炸,因為國共兩軍已經完全攪在一起了,無法分辨。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粟裕夫婦

華野士氣高昂,喊聲嘹亮,到處是“繳槍不殺”的喊聲,李仙洲的部隊被完完全全地困在一片長3公裡寬2公裡的狹長地帶,絲毫動彈不得。

受了輕傷的李仙洲換了士兵衣服,在幾個軍官的攙扶下準備逃走。

但三流演員李仙洲不專業的演技害了他,華野官兵覺得幾個軍官居然攙扶着一個士兵跑路,都憋不住笑了,李仙洲是以也成了華野的俘虜。

陳毅聞訊之後親自來看他,特意囑咐看管人員說李仙洲是山東人,喜歡吃水餃,要多照顧他。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粟裕、楊尚昆、許世友和葉劍英

萊蕪大戰就此結束,蔣介石和陳誠損兵折将,一戰喪失6萬大軍,戰死或被俘的将軍級進階指揮官就有數十人之多。

這是陳毅的山東解放軍和粟裕的華中解放軍合并為華東野戰軍後的第一仗,無疑對以後的作戰開了個好頭。

就連陳毅和粟裕都沒有想到,此役最關鍵的推手竟是蔣介石的助攻,如果不是他制止了王耀武收縮陣型,陳粟的妙計就不可能順利實施,戰況如何無法估量。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空軍副總司令王叔銘駕駛戰機目睹了李仙洲的覆滅,悲怆之餘隻好返航,飛機剛落地,他就向蔣介石報告:戰鬥已經結束,我軍被全殲。

蔣介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個勁地問:“你看清楚了嗎?再去看看。”

王叔銘有沒有駕機再去戰場上空察看不知道,至少蔣介石是飛到濟南來了,一到濟南,他立即對王耀武大發雷霆:

這樣的失敗真是恥辱,萊蕪既已被困,你為什麼又要撤退?遭到這樣大的損失,你是不能辭其咎的……李仙洲已被敵人捉去,你們要知道,進階人員被捉去,早晚會被共産黨殺掉的!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毛澤東、周恩來和粟裕

蔣介石這句話說得與事實出入很大,進階人員被共産黨捉住的多了,但除了萊蕪大戰前的郝鵬舉之外,整個解放戰争中沒有殺掉了個國民黨被俘将領。

相反,李仙洲還得到了優待,他在戰俘管理所關了一段時間,1960年被特赦出獄,後來擔任過全國政協委員。

周恩來對李仙洲非常關心,稱他為李大哥,和陳毅一樣,他也知道李仙洲喜歡吃水餃,交待從業人員:“

李大哥是山東人,喜歡吃水餃。

萊蕪戰役:陳毅粟裕雙劍合璧後第一戰,陳毅:多虧老蔣來幫忙

五前委群雕:粟裕、鄧小平、劉伯承、陳毅、譚震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