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國家的興盛衰敗和持權者有着必然的關系,有了忠臣的幫助必定如虎添翼,讓國家也能更加繁榮富強,人民也能安居樂業,影響極大,也受到了百姓的擁護與愛戴。中國曆史著名忠臣也十分多,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比幹的故事。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人物生平

比幹[gàn](公元前1110年-公元前1047年),子姓,沬邑(今河南淇縣)人,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殷商王室的重臣,官拜少師,被稱為"亘古忠臣"。比幹先後輔佐殷商兩代帝王,忠君愛國,為民請命,敢于直言勸谏。對帝辛的暴虐統治,比幹多次勸谏,但都未有效果,比幹最終以死相谏。公元前1047年,比幹去世,終年64歲。周朝尊其為"國神",唐太宗追贈太師,谥忠烈,元朝加封為仁顯忠烈公。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比幹作為世間少有的賢臣,從小就與衆不同,聰明伶俐,别人都說他有一顆七竅玲珑心,後來比幹長大成人,成為了商朝的宰相。在其位謀其政,比幹看到自己的君主荒淫無度,為禍天下,心中自然是十分的氣憤。尤其是比幹看到纣王因為寵信妲己而荒廢政事,酒林肉池的尋歡作樂。比幹明白如果商朝一直這樣下去的話,一定會滅亡的,是以就想先從妲己入手。于是忠心耿直的比幹在摘心台罵了妲己三天三夜,想要妲己迷途知返。可惜并沒有起到作用。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七竅玲珑心做藥引子

帝辛是怎麼殺比幹的,曆史上并沒有記載。不過,清朝演義小說《封神演義》中,寫的則是當時帝辛有病,妲己說,需要用比幹的七竅玲珑心做藥引子。比幹明明知道妲己這樣做,是想讓自己死,可卻也沒有辦法,忠君愛國的比幹,當初剖開胸膛,把心取出來扔在地上。比幹把心取出來扔在地上的時候,胸膛并沒有流血,他也沒有死,而是面如淡金地走出朝堂。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當很多大臣問他的時候,他都沒有說話,而是騎着馬往民間走去。他來到民間,遇見一個賣無心菜的婦人。比幹問她,無心菜沒心能活,人沒心,會不會死。如果那個婦人說不會死,比幹就會一直活着。但那個婦人說的偏偏是,沒有心怎麼會活呢!比幹聽了這句話以後,大叫一聲,從馬背上跌了下來,七竅流血死掉了。問題來了,比幹為什麼聽到婦人那句話後,就流血而死呢?這是一種寓意,有着深層的含義。與其說他是因為自己沒有心而死,不如說他是因為看到了商纣王如今殘暴冷血的樣子而感覺心灰意冷。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忠直谏言的丞相比幹後來也受到各個朝代的尊敬,周武王封比幹為龍,即國神;魏孝文帝立廟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師";宋仁宗為《林氏家譜》題詩、元仁宗為比幹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複比幹廟正殿等等,此外,還有比幹嶺、比幹墓(殷比幹墓)。

比幹被挖心不死,遇到賣菜的婦人後,當場喪命

傳說商纣荒淫殘暴,整日沉迷酒色,身為纣王的叔叔以及當朝丞相,比幹當然要勸谏大王了,而他卻是以惹怒了這個暴君,被殺死并挖去心髒,令人痛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