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中國醫術也是享譽全球的國寶之一,這自然離不開幾千年來先輩的鑽研、發展。孫思邈是我國醫學發展不得不提的一位聖賢,而他除了醫術超然外,他的占蔔、算命的能力更是驚為天人。可以說,他的從醫生涯是從神算開始的。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立志從醫

孫思邈生于西魏大統七年(541年),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産",孫思邈幼年嗜學如渴,知識廣博,隻是後來身患疾病,經常請醫生治療,花費了很多家财,于是,他便立志從醫。孫思邈少年好讀,天資聰明,7歲的時候,就認識一千多字,每天能背誦上千字的文章,據《舊唐書》載,西魏大臣獨孤信對孫思邈十分器重,稱其為"聖童"。18歲時立志就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到了20歲,就能侃侃而談老子、莊子的學說,精通道家典籍,被人稱為"聖童",開始為鄉鄰治病。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孫氏自幼聰穎,喜好讀書,勤學苦練,20歲精諸子百家學說,善言老莊,又好釋典,兼通陰陽,推及醫藥。他無心仕途,晚年從事醫學著述,是文史醫藥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傑出人物,尤以醫學為最。孫思邈因病治醫,勤奮成家,學識淵博,品德高尚。孫思邈把醫為仁術的精神具體化。他在其所著的《大醫精誠》一書中寫道:"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恻隐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虎守杏林的故事

虎守杏林典故已有1300多年曆史,精研醫學并兼通佛典,被譽為"藥王"的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晚年曾雲遊于邱縣。觀其景物優美,民風淳樸,遂留連忘返客寓郊寺,懸壺行醫無欲求,施醫無類,師承董奉為人治病不收錢,不受謝,惟望患者病愈後在寺旁植杏樹三株,經年植杏樹百畝,郁然成林,杏樹以杏易谷赈貧。此間,有虎伏跪求醫,孫思邈首創"虎撐"治愈金簪卡喉之疾,虎有靈性,不複危害人畜,感恩為其守護杏林并充當藥王坐騎。藥王病逝,虎繞寺哀嘯三日,不知去向。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孫思邈是我國古代醫德醫術堪稱一流的醫學家,尤其他對醫德的強調更是令後人傾佩。後世從醫者,無不以其作為醫德之标杆,孫思邈的事迹亦在史學界被傳為佳話。在孫思邈所著的《千金方》中,在向世人闡述醫理之前孫思邈首先提出了"大醫精誠"的思想,将醫德規範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立題。縱觀孫思邈的妙算事迹,不得不對他贊歎不已。孫思邈一生注重養生、保養,一生所算沒有一件不準,比袁天罡、李淳風更靈驗,人們送他稱号為"孫真人"。他連西去的時候也面容安詳。

活了140歲的神醫孫思邈,到底有多神

他一生勤于著書,晚年隐居于故裡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五台山(藥王山)專心立著,直至白首之年,未嘗釋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