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算多爾衮勢力,13歲的順治皇帝用了哪兩手?

對于滿清王朝,若沒有多爾衮,他們是沒有能力逐鹿中原奪取大明江山的。

清算多爾衮勢力,13歲的順治皇帝用了哪兩手?

多爾衮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努爾哈赤病逝後母親阿巴亥被近殉葬,那年他才15歲。少年的多爾衮就是打仗的好手,16歲時,因戰功卓著,皇太極就賜給他“墨爾根戴青”的美号。24歲時,他被封為排名第三位的和碩睿親王。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衮本可以做皇帝,但因内部沖突無法平衡,隻能選擇皇太極第九子6歲的愛新覺羅·福臨為新皇帝。而多爾衮則作為輔政王與孝莊太後等,替順治打理朝政。多爾衮在後來又為大清奪得了大明江山,同時他也通過各種手段打擊異己,把自己由輔政王成為攝政王,成了大清王朝事實上的皇帝。

順治帝福臨,雖說是皇帝,其實就是個傀儡,他小小年紀,從小受人擺布的陰影一直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七年的天子生活,非但沒有皇帝高高在上的感覺,反而如身在牢籠,不見天日,恨不得這個“皇父攝政王”早點挂了。

順治七年(1651年)冬,年僅38歲的多爾衮竟死于塞北狩獵途中。但這樣的結果,是讓13歲的順治帝福臨提前親政,來面對由多爾衮黨羽控制的朝政。

清算多爾衮勢力,13歲的順治皇帝用了哪兩手?

順治帝福臨親政後,如何對多爾衮勢力集團進行清算是擺在眼前的重要工作,但他又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多爾衮攝政七年,黨羽勢力根植深厚,如有不慎則皇位難保。

13歲的福臨在這次對多爾衮勢力集團清算中卻表現得異常成熟和穩重,他在孝莊太後等的安排下,決定采用“陰陽”兩隻手來對付:

“陽”的一手分兩步,目的是欲擒故縱,麻痹多爾衮勢力。

第一步,十二月二十五日,答應多爾衮黨羽的提議,以皇帝的規格安葬了攝政王,然後追尊多爾衮為義皇帝,其元妃為義皇後。轉年正月初十,命多爾衮之子多爾博承襲父爵,薪水三倍于一般親王,賞護衛八十名。

第二步,從正月初三到二月初二,在一個月内接連提拔親 皇派勢力,任命布丹、蘇克薩哈、詹岱、伊圖、鞏阿岱、鳌拜、巴圖魯詹、杜爾瑪為議政大臣,晉升滿達海、多尼為親王,羅克铎、瓦可達、傑書為郡王。而鳌拜等人是多爾衮的死對頭,滿達海等人則是豪格征川舊部。

清算多爾衮勢力,13歲的順治皇帝用了哪兩手?

“陰”的一手分三步,目的是清理外圍,實施權力清洗。

第一步,囚殺阿濟格。多爾衮去世前,曾召英王交代後事,英王即遣三百騎馳京師。曆史上沒有記載多爾衮交代後事的内容,但他顯然是敏感地認識到,自己死後肯定會興起反擊大潮,希望阿濟格接替自己,維護家族的既得利益。阿濟格的動作慢了。随同多爾衮打獵的大學士剛林,“搶先入京,閉城九門,遍告宗王、固山等以為備”。三百鐵騎一到達京師,就被誅殺。先機沒有占到,阿濟格又企圖吞并正白旗,以武力成為多爾衮第二,結果被人告發。正月初六,濟爾哈朗等以對攝政王不敬為由,對阿濟格實施削爵、抄家、囚禁,不久又令其自盡,多爾衮的根基被連根拔起。

第二步,削弱黨羽。二月初五,親王博洛、尼堪揭發多爾衮親信羅什、博爾惠、額克親、蘇拜、吳拜等“動搖國是”,經衆王臣會審,或殺或流。十五日,譚泰告發何洛會、胡錫協助多爾衮為非作歹,福臨下令将何洛會、胡錫亂刀砍死。這些重要黨羽被剿滅後,其餘的部衆都投靠了新主人,多爾衮勢力集團被徹底瓦解。

第三步,追黜多爾衮。外圍障礙清理完畢後,反擊的長劍直刺多爾衮靈柩。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二十一日,濟爾哈朗等人羅織了多爾衮四大罪狀,昭示中外:一、多爾衮以多铎取代濟爾哈朗攝政,“背誓肆行,妄自尊大”;二、所用禮儀和器具,與皇帝無異;三、散布謠言,誣稱皇太極之位系奪立;四、逼死豪格,納其妃子。宣告多爾衮的罪行後,福臨立即下诏,“削爵、撤廟享、罷谥号、黜宗室、籍财産入官”。

年少的順治帝,在清算多爾衮勢力中,采用了“陰陽”兩手,就把流失在外的皇權全面收回到自己的手中。

清算多爾衮勢力,13歲的順治皇帝用了哪兩手?

順治在治理國家上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他在政治上,堅持沿襲明制,大力任用漢官;在經濟上,恢複農業生産,減輕百姓負擔;在吏治上,實施考核制度,鼓勵優勝劣汰。為穩定社會秩序,他頒布緩剃發令,诏令停止圈地,廢除了多爾衮時代的許多弊政,對休養生息,緩解沖突,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順治帝福臨雖年少老成,但壽卻不長,僅活了24歲,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便因犯天花病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