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老資格的海軍将領,晚清時就加入海軍,曾任國民黨海軍總司令,也有人贊譽他為中國現代海軍之父。解放戰争時期,老蔣指令他北上,他卻南下。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他。
他叫陳紹寬,福建閩縣人。

陳紹寬1889年出生于一個海軍家庭,父親在晚清的海軍部隊服役,曾任中士管輪。他也在17歲那年考入江南水師學堂,畢業後入北洋海軍任職,先後任北洋海軍總司令部少校副官、“肇和”練習艦代理艦長等。
由于陳紹寬早年在教會學校讀書,英語水準較好,是以他後來多次被北洋政府海軍部派往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學習考察現代海軍的建設和戰備,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還加入英國海軍潛艇隊參戰,獲得了英國海軍當局的嘉獎和頒發的“特别勞績勳章”。
回國之後,陳紹寬在北洋海軍裡先後任海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北洋海軍第二艦隊少将司令等職。南方革命軍北伐開始後,陳紹寬覺得隻有革命軍才能達成他強國富兵的志向。1927年3月,當北伐軍逼近長江邊。陳紹寬認為“時機已到,非幹不可”,于是他率部歸附國民革命軍,并參加了與孫傳芳的戰鬥。接着他又組成了西征艦隊,協助北伐軍先後攻克了漢口、長沙、嶽州等地。
1928年,陳紹寬掌管海軍署後,對舊海軍中的任人唯親、派系林立的劣習進行改革,他組織人員參閱中外有關文獻,結合海軍實際,謹慎缜密地研究,提出海軍官階、執掌、賞罰等铨叙法規的草案,對舊海軍進行改革;還創辦了福州海軍學校,聘請英國海教官到校任教,培養出數百名畢業生。陳紹寬也先後擔任了海軍部政務次長兼第二艦隊司令、代理部長兼江南造船所所長、海軍上将部長。
所謂積弱難返,落後的中國怎麼能建得起一個強大的海軍。是以,民國時期的海軍基本上是無所作為,特别是進入抗日戰争時期,大家幾乎沒有看到海軍在各大會戰中身影。唯一的一次是在淞滬會戰期間的江陰海戰,可是最終的結果是我第一艦隊主力損失殆盡,但這其中也展現出落後的中華民族在面對強敵時中國人民抗戰的決心和英勇氣概。後來的海軍也就是組織敵後水上布雷遊擊隊,以幹擾日軍的水上行動。
盡管民國的海軍沒有擁有強有力的海上力量,但軍委會還是成立了海軍司令部,并任命陳紹寬為海軍總司令,抗戰勝利後,他還代表中國海軍赴日接受日本海軍的投降,這無疑也是中國海軍的驕傲。
1945年底,我八路軍挺進東北,老蔣一看形勢不妙,就指令陳紹寬執掌的海軍長治号北上渤海,企圖在渤海灣阻止我軍北進。但是陳紹寬非常厭惡内戰,便以“抗戰後海軍元氣尚未恢複,且紹寬在抗日期中報效無多,已愧對國人,若再參加内戰,内疚殊大”為由,率艦南下台灣視察。此舉,把老蔣氣得直罵“娘希匹”,然後直接裁撤了海軍司令部,免去了他的司令一職。
陳紹寬也巴不得被免,打點行裝回到老家福州胪雷鄉。每日裡粗茶淡飯,讀書看報,與世無争。
全國解放後,福建省委書記張鼎丞兩次到福州胪雷鄉邀請陳紹寬出山為新中國工作,張書記的誠摯邀請終于感動了陳紹寬,後出任福建副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1969年7月30日,陳紹寬因病去世,享年80歲。
更多精彩文章:
抗戰勝利後,山東野戰軍第8師的團級幹部都有誰?後都是啥軍銜?
是他打響了滇軍抗戰第一槍,1946年發動了海城起義,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