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緒是湖南老鄉。

抗戰全面爆發後,劉建緒部的第四路軍改編為第十集團軍,調往上海參加淞滬會戰。
作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劉建緒打仗就有種不怕死的精神。他在指揮第十集團軍作戰,總是不顧自身安危,親赴前線察看地形,當時部下勸他不要冒險,劉建緒卻說:“日寇侵我國土,百姓民不聊生,舉凡中華兒女,皆有責保衛國土,我身為總司令,更應該以身作則!”
部下們聽後,都深為之折服,士氣是以大振。第十集團軍在淞滬戰場上也是以打出了名氣,劉建緒也是以受到蔣介石的賞識,戰後升任第3戰區副司令長官。
但劉建緒畢竟不是蔣介石的嫡系。1941年起被調任福建省政府主席。
劉建緒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3期炮科的畢業生,早年加入湘軍。先後任湘軍第4師9旅27團團長、國民革命軍第8軍1師4旅旅長。後來追随蔣介石參加了圍剿紅軍的行動,與紅軍結下了不少冤仇。軍人以執行指令為天職,他以前率部與紅軍作戰也是職務行為。
1941年起,他在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時,還是盡量幫助共産黨,力求多方不得罪。他利用關系保護和轉移了一大批中共地下黨員;1948年,福建發生·學·潮,他暗中通知協和大學,使一批學生領袖及時轉移,避免了特務的迫害。是以在這一時期,他在一定程度上還是相當的“親共”的。
後來解放軍大軍南下,蔣家王朝行将傾覆,劉建緒辭去省主席職務,回到湖南。當他得知程潛等醞釀起義時,暗表贊同。
1949年春,劉建緒和很多國民黨政要一樣,攜家眷赴香港定居。在香港,他與劉斐、龍雲、李默奄等國民黨中央委員、立法委員40餘人,發表了《我們對現階段中國革命的認識與主張》的聯合宣言,表示與國民黨劃清界限,擁護中國共産黨建設新中國。我黨聞訊,相當鼓舞,表示熱烈歡迎劉建緒等國民黨政要回京,為新中國建設出力。
然而,劉建緒畢竟心有疑慮,他與紅軍時期結下的仇冤,怕一時不能化解,于是遲遲不敢回京,一直住在香港。
1950年6月,北韓戰争爆發,住在香港的劉建緒誤判了形勢。他認為在這次北韓戰争中,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一定不敵強大的美帝,于是他就選擇了投機。1951年初,劉建緒在香港的報紙上發表反共啟事,同時變賣了複興銀行的股權,逃往南美大國巴西。
劉建緒攜家人到達南美大國巴西後,開辦了自己的農場。此後,再也沒有回到生他養他的故土。1978年3月,劉建緒客死異國他鄉:巴西,終年8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