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魯迅的朋友圈與餐廳:餐桌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作者:一财風尚

魯迅的研究者很多,薛林榮就是其中之一。與專業學者不同,魯迅20年來不僅是他的研究對象,也是他一生的榜樣和榜樣。"魯迅的研究已經走到了今天,道路比較狹窄,很多研究都是學術和學術的,圈子裡是自娛自樂的,和大衆的關注沒有任何聯系。我希望寫出他與普通人的密切聯系,并恢複他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魯迅的飯》是薛林榮出版的魯迅"微研究"的第二本合集,詳細介紹了魯迅從1912年到北京到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飲食習慣和飲食生活場景。

魯迅的朋友圈與餐廳:餐桌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在人生的不同時期,魯迅的研究對薛林榮有着不同的意義。20歲時,作為一名中國學生,"魯迅是必修課"。他一遍又一遍地讀魯迅的日記,最初是因為"他寫得很漂亮,語言是白色的,為了學會他的單詞來造句。工作結束後,他寫《魯迅》主要是為了在業餘時間賺稿費。當時,在政協體系工作,他為政協的《春秋周刊》撰稿,一篇3000字的稿件可以拿到300元。"當時對我來說是300元,20歲的時候,我熬夜寫字,我的身體能夠支撐它。另一方面,他覺得自己和魯迅是公務員和讀者,是以他想從中華民國公務員那裡找到一些參考和共鳴。随着換了工作,薛琳榮變得越來越忙,讀書學習魯迅逐漸成為緊張工作的調整,額外的精神享受:"寫文章要先讓自己快樂,才能讓别人開心。"

雖然不是八年的學術研究,但薛林榮寫的魯迅也是必備的,非常嚴格。在他家裡,魯迅的整個收藏有七八個版本,兩個書櫃都裝滿了魯迅的材料,包括手稿的影印件。他說,他幾乎不在網上檢視有關魯迅的資訊,因為他"不相信材料的真實性,或者不同意某些想法"。在甘肅天水,"到大城市圖書館查詢資訊不友善,隻能靠自己收藏做魯迅資料庫。

現在,他已經把自己20年來寫的手稿編成四本書:魯迅的《草木書》、《魯迅的飯》、即将出版的《魯迅的封面,魯迅的門号》。薛琳容的語氣就像是魯迅多年的鄰居,看着文浩的生活,轉身,走向局外人。

第一财經:魯迅的人生方面有很多,為什麼要把焦點放在魯迅吃這件事上?

薛林榮:我碰巧看到了魯迅自己寫的晚餐邀請函。這是1933年4月19日魯迅對姚珂的邀請,原件收藏在北京魯迅博物館。這頓飯是翻譯魯迅與上海文化界一些名人的會面。正是這張魯迅手寫的晚餐邀請函,讓我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魯迅參加用餐,尤其是那些他親自組織的用餐,按照某個機構的安排,一定很有意思。是以我寫了這本書。

第一财經:從他的吃飯和交流中,你能看到當時識字人民的經濟狀況和生活狀況嗎?

薛林榮:在北京,魯迅在教育部擔任公務員。在就業的前三個月,每月為60美元。工資緩慢上漲後,穩定在240元現在的海洋。到1914年,它已升至每月280元,到1916年已升至300元,這是工資水準最高的。一塊銀海等于七分錢兩分銀,0.7兩分,一兩克等于50克,現在一克銀價約為5.3元。結果,一個海洋的購買力相當于185元左右,魯迅300元的工資相當于5.5萬元。這和北京大學文科系主任陳獨秀的薪水是一樣的,比"教授薪水最高的"胡石高出20元。可以看出,魯迅的薪水比北京大學教授還高。

魯迅是局級幹部,月薪5.5萬元,遠高于現在同級公務員的工資。他還在多所學校兼職教學,并有償授課。這些收入,充分保證了魯迅養活自己的能力,堅持自由思考和獨立人格。當魯迅拿300元工資時,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李大昭拿了120元,北京大學圖書管理者毛澤東拿了8元。

第一财經:魯迅的品味是什麼?

薛林榮:周的哥哥其實很懂吃東西,很挑剔,也很注重。周作人在《北京的茶飯》中也說,在北京生活十幾年就沒什麼吃的了,這句話讓北京人不高興。魯迅的味覺比較沉重,他總是說一些無味的話,正如《在餐廳裡》開頭說的:"我住的酒店是租來的不賣米飯的,食物一定要叫别的,但是無味,入口就像嚼土一樣。"

首先,魯迅喜歡家常菜,叫邵酒多了雞飯。童年的飲食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味蕾。從一般語境來看,魯迅似乎隻适合喝紹興黃酒,不是白葡萄酒,不是洋酒。蕭紅在《緬懷魯迅先生》一文中寫道:"魯迅先生喜歡喝一點酒,但吃不多,吃半個小碗或一碗。魯迅先生吃中國葡萄酒,多為雕刻花。"

紹興的臭豆腐、梅子幹菜等肉,承載着魯迅的懷舊情懷。魯迅第一次來到北京,小小聚會幾杯,有的是紹興人來喝酒,有的是紹興人參加,是以都在紹興餐廳。杏春的手菜有溜溜球片、烤泡菜等,手菜是紅燒魚唇、海參,都是比較高的檔次。羅迅小說中紹興菜的頻次也非常高。比如《祝福》提到紹興市複興屋有一道菜叫"幹淨炖魚翅",一大盤元,便宜又漂亮,是不可吃的。複興屋是小說中的地名,但炖魚翅的菜是真實的。"AQ鄭川"寫道:"炸大頭魚,不是壯人都加了半英寸長的洋蔥葉,而是城裡用切成細片的洋蔥絲。"紹興煮熟的魚确實放了一些切得很細的洋蔥,雖然是一部小說,但卻完全是現實主義的。雖然寫實,但用近乎誇張的筆,從"半英寸長的洋蔥葉"和"切薄的洋蔥絲"上看,城鄉的差別。沒有閑置的筆無處不在,極其睿智地映射魯迅的味蕾上的懷舊。

魯迅喜歡零食,尤其是甜食。他在日本留學期間養成的愛好零食的習慣被用來緩解工作壓力,避免嗜睡和饑餓。日本有一種與茶道相關的著名茶點,叫"羊湯",很受他歡迎。正是由于對零食的偏愛,1934年魯迅寫了一篇名為《零食》的文章。"上海的居民和小吃已經死了,形影不離,"他寫道。在這樣一個零食如火如荼的城市裡,魯迅終于找到了自己喜愛零食的理論依據:"據說,這種效果是在休閑、健康方面,而且味道好。"

魯迅喜歡吃油炸食品,包括油炸菜,如炸黃花魚。河南菜也像魯迅一樣,在北京,魯迅經常去玉食店侯德福。抵達上海後,我們找到了一座新的禹菜樓——良園東名樓。魯迅在上海近9年,那兩家餐廳最看重的,除了家鄉風味的觀賞,就是這家渝餐廳梁園以美為樓。

魯迅也有他不喜歡吃的東西,比如不像龔德林用豆制品做成的足夠真正的素食肉、素食雞、素食魚等,他認為這是餐廳裡吃素食的人不忘吃的虛僞,發展出了一道變種菜。魯迅不喜歡這家餐廳,說它"菜都好吃,不是很好吃,還有所謂的紅壞不漂亮。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魯迅似乎總是對與福建有關的人、事、事有一些看法。他不喜歡福建菜,對住在紹興會堂附近的客人沒有好感,去廈門教書,沖突直接暴露出來。他還寫了一篇三句話的散文,重點是諷刺福建人,這在魯迅個人争議史中是很少見的。這篇文章是1935年4月的《自然野蠻》,全文是:"自然野蠻"——為"江澤人"不懂的古鴻明先生贊美小腳;魯迅的态度,當然展現了他一貫的戰鬥風格,但從他刻意歸納和放大燕族人的"天生野蠻"可以看出,内心似乎存在一些與他自己的經曆相關的區域偏見。

魯迅的朋友圈與餐廳:餐桌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魯迅的餐食

薛林榮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1年3月

第一财經:從北京搬到廈門、廣州,最後住在上海,魯迅和朋友們的溝通方式有沒有改變?

薛林榮:文人之間的交流,要說不同,就是單身和家庭的差別,或者成名前後的差别,不是地域的差别。

魯迅第一次來到北京,是一個人,一個人吃飯,全家人都不餓,是以米飯、餐館比較多。紹興廳附近的廣和樓幾乎成了周澍人的工作餐廳,前後20多次。魯迅早期的米友以徐守闵、錢稻山、齊壽山等為主,吃飯時朋友最固定的翻譯是錢道孫和教育家徐守軒。等到生活安定下來,周福還會埋鍋做飯。周福市一直是門汀市,"五四"新文化史上有大量熟悉的名字,或多或少都與周福有些交集。

從小紅的描述來看,魯迅晚年在上海幾乎就像一個接待主任,他開始從下午兩三點開始陪同客人,陪同到五六點,如果客人在家吃飯,吃飯和需要一起喝茶,以前的客人都沒有離開, 後一組客人先來,再陪,常陪到十二點。這麼久,魯迅一直坐在藤椅上,不停地抽煙。

第一财經:你覺得魯迅的飯和他的寫作有什麼關系?

薛林榮:這與他的寫作密切相關。餐廳是一家文化沙龍。對周福上門的人群,吃了很多人,餐廳加強了他們的友誼,也見證了他的朋友"和"和"離開"。然後是半殖民社會中文化領袖的日常出現。在家,對待客人,是魯迅對待好客的最高态度。魯迅日記,共34例款待。其中,北京隻有6例,上海有28例。上海時期,周福的大部分客人都是由徐廣平烹制的。有時是關于買書和在家見朋友。有時是海上嬰兒的生日。有時是假期。中秋節期間,"煮一隻鴨火腿,治好面條,邀請平福、雪峰和妻子晚上吃飯。農曆新年前夕,"治一點菜,請雪峰夜飯,買十多朵花,帶着海寶寶在爐頂的火,蓋得這麼老,已經兩年也弄不到了。

第一财經:中國人一直注重酒桌文化,識字也是如此。您認為魯迅的酒桌有什麼獨特之處?

薛林榮:什麼是中國人,什麼是魯迅,他并不特别,也不例外,但格外清醒和深刻。他對民族性格的批評是基于他周圍的人,甚至是他自己。識字者和普通人吃飯是有差別的,那就是争議的背後,有和諧,有不同,有思想的碰撞,有藝術的計劃。

第一财經:魯迅和人吃飯,一般誰點菜,誰付賬,有一定的規律嗎?

薛林榮:誰款待,誰點菜,誰付賬。早年在北京紹興廳,他和朋友們經常互相請吃,以及AA系統在博物館的情況:"晚錢米飯太陽來了,同季城市在廣和喝酒,每人捐一進制錢。"

1933年10月,魯迅邀請富民醫院院長在品味方面有所了解。富民醫院不僅是魯迅的正常醫院,也是海裡一個嬰兒出生的醫院,也是一家在他的推薦下幫助朋友治療他的醫院。日本富民醫院院長出席了宴會,感謝他治好了張的兒子。會議期間,魯迅親自點了"叫花雞""西湖韭菜湯"等杭州名菜,還特别向來賓介紹了"叫花雞"的起源和實踐。

據說,魯迅的介紹引起了日本朋友的極大興趣。回國後,富民醫院院長在日本杭州菜中廣泛推廣了"花雞"和"西湖醋魚",在日本産生了深遠的影響。20世紀80年代初,"日本中餐代表團"和"日本家庭主婦之友"成員通路了上海,并被提名品嘗"花雞","西湖醋魚"等名菜。

第一财經:在你的書中,中國近代史和文學史上有哪些重大事件?

薛林榮:魯迅的用餐内容包括中華民國作家之間的相識、交集與分離、藝術合作、思想沖突、文學争議等。餐廳内包含許多重大文學事件,從一面展示了中國現代文學30年來的壯麗外觀。

其中涉及許多文學曆史事件,僅舉幾例:

顧建武的飲料 - 為《木炭畫》的出版做出貢獻(1914年1月16日)

與孫福源長期飲酒——《第一老店》(1922年1月27日)

與二哥小吉一起喝三兄弟,周氏三兄弟的最後一頓晚餐(1923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