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新葉 · 排版 | 育己小姐夫
有奶便是娘,這句話道出了“奶”和“娘”之間的對等關系。孩子吃娘的奶長大是天經地義、順其自然的事,媽媽給孩子喂奶更是理所當然、理應如此的事。
對于媽媽們來說,寶寶出生後順利的母乳喂養也是媽媽們最為期待的事情。
01
我是一名助産士,會接觸到很多媽媽,除了陪她們去完成分娩這個重要的事情,還有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要在産後第一時間内去協助媽媽們完成,這件事就是産後早開奶,在我們這裡生完的寶寶都會在産房内吃上媽媽的奶。
如果說寶寶在肚子裡的時候還不足以讓一個女人覺得她是一個媽媽了,那麼分娩後,當剪斷臍帶的那一刻,真真的看到了這個鮮活的小小人的時候,當這個肉嘟嘟的小人趴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刻,相信每一個成為媽媽的人都會認可“我是這個孩子的媽媽了”這個鐵定的事實。
寶寶出生,面臨的第一件事是呼吸,是以聽到寶寶的第一聲啼哭,我們都覺得這是天籁之音。
那麼第二件最讓大家關注的就是寶寶的食物,寶寶需要攝入食物來維持和滿足TA的生長發育。
這個時候我們又回到了“有奶便是娘”這個問題上來。
乳房就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家,也被稱為“宮外子宮”。試想一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媽會通過臍帶和胎盤為寶寶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不需要主動來攝取食物,最适宜的溫度、光線、安靜的環境,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在媽媽的肚子裡度過十個月的時間,等到TA長到足夠可以自己來适應新的世界。
那麼經過漫長的産道,寶寶出生以後,TA仍舊需要一個溫暖的、安全的、可以提供食物給TA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媽媽的乳房,溫暖的皮膚、熟悉的氣味、心跳聲,安全的環境,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最完美的食物——母乳。
是以,産後的母乳喂養對寶寶來說,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02
想要順利的開啟母乳喂養,最關鍵的是媽媽願意喂,寶寶可以吃,媽媽和寶寶在一起,隻要符合這三點,母乳喂養就可以順利很多。但這三點中,媽媽的意願是起到了主導作用。
“我願意”的背後是媽媽的行動力。
但是在産後,當我們協助媽媽把寶寶放在身上的時候,媽媽很多時候是質疑的,“我還沒有奶呢?”“TA會吃嗎?”“真的會有奶嗎?”等等一些的質疑。
吃奶是寶寶的本能,每一個寶寶都是有能力自己完成攝取食物這個工作的。
這一點媽媽并不懷疑。而媽媽們懷疑的是自己現在奶還沒有下來。其實,不隻是媽媽,很多老人都以為是三天以後才會下奶。
然而事實上是什麼樣子的呢?媽媽們真的很有必要來了解一下乳房的生理。
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激素工廠,是以激素也會操控我們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
孕早期,乳房在雌激素、孕激素等其他激素的共同作用下,很多孕媽媽在孕早期的時候會感覺到乳房脹脹的,甚至有些媽媽還會有刺痛的感覺,其實這就是乳房的再次發育,為産後哺乳做準備。
而到了孕中期,乳腺上皮細胞增生加速,會分泌成具有泌乳功能的泌乳細胞,開始分泌初乳。
研究表明,孕16周乳腺細胞就已具備了合成乳汁的功能,但是由于孕期高水準的孕激素抑制了泌乳素的作用,是以乳汁并不會大量分泌。
在這個時期,有很多媽媽已經看到了乳頭上有少量的滲出,或者能夠看到乳頭上有分泌物幹燥後的結痂。
而到了26周以後,有些孕婦會發現乳頭會有較多的分泌物,這就是最早的初乳。
但是不管有沒有在孕期看到乳頭上的分泌物或乳痂,這些都不會影響媽媽産後的泌乳。
媽媽們要知道的是:在孕期,乳房就已經悄悄的在為産後泌乳做準備。
這就好比一個工廠,當我們看到貨物流通的時候,工廠已經做好的前期的儀器裝置安裝調試,已經試生産,隻要有訂單,工廠就會運轉大量生産是一個道理。
是以,隻要媽媽在産後願意盡早的喂孩子,給孩子機會去學習和嘗試,母乳喂養就會順利開啟。
03
隻要多和寶寶在一起,捕捉到每一個寶寶想吃奶的瞬間,盡可能地多親喂,24小時至少8-12次的頻繁不設限的哺乳,乳房也一定能夠提供給寶寶最喜歡、也最适合TA的足夠的食物。
媽媽們也不用懷疑自己沒有奶,或者奶還不多不能夠滿足孩子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産後兩三天才有奶,那麼剛生下來的寶寶豈不是都要餓兩三天等奶來?
不要說現在有奶粉,奶粉的發展才有短短幾十年的曆史而已。想想我們的祖先,那個沒有奶粉的年代,不是都是靠自己的乳汁哺乳着自己的寶寶嗎?
讓每個寶寶生下來都要餓兩三天才有飯吃,這顯然不符合大自然的規律啊。
我們再想一想自然界的哺乳動物們,不都是從出生就靠媽媽的奶養大的嗎?我們人類站在了食物鍊的最頂端,不會在進化過程中把我們最原始的本能抛棄掉的,因為這不符合人類進化的過程。
隻是由于現在奶粉市場的幹擾,我們失去了對本能的信任而已。說到這裡有沒有打動你呢?
媽媽願意喂,寶寶願意吃,兩者是互相配合的。
一個健康的寶寶,如果生下來就先是吃的媽媽的奶,沒有母嬰分離或使用奶瓶幹擾過,那麼寶寶通常是不會拒絕吃媽媽奶的。
隻有早期經過幹擾的寶寶才會出現更多的問題,也會讓母乳喂養變得更加的困難。
另外,很多媽媽在産後早期會出現乳頭疼痛的問題,媽媽們也不必母乳則剛忍痛喂奶,此時媽媽需要做的是調整哺乳的姿勢,做到讓寶寶緊緊的貼合住媽媽的身體,下巴貼住媽媽的乳房,這樣會讓寶寶含乳更深一些,減少吃奶的疼痛,也會增加吃奶的效率。
是以,産後的媽媽一定不能忍痛喂奶,隻有媽媽姿勢舒服了媽媽才願意更好的喂奶,而寶寶也隻有姿勢正确了才會吃出更多的奶來。
對于乳頭凹陷的媽媽,可能需要提前去了解一些母乳喂養的知識或者産後找到專業的哺乳指導來協助,才會讓母乳喂養更順利一些。
04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
媽媽們通常知道如何去做一個媽媽,每一個媽媽具有自己照顧好寶寶的能力。
媽媽的本能會在母乳喂養中一點點釋放出來。
給自己一點信任,相信自己有哺育寶寶的能力;給寶寶一份信任,相信TA有能力吃到足夠的食物;相信隻要媽媽和寶寶在一起,母乳喂養就會順利的開啟。
隻是這個開啟,需要一點點時間給寶寶學習和适應,給乳房一些時間慢慢跟寶寶磨合,給自己一點時間跟剛出生的寶寶熟悉,耐心下來,TA需要我滿足,有了這份信任、耐心和心甘情願的奉獻,美好的育兒之路就會順利開啟,媽媽的潛在的本能力量也将絢爛綻放。
母乳喂養的順利開啟離不開家人的支援、了解、鼓勵和協助,母乳喂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是全家人的事情。
當全家人都在支援媽媽母乳喂養的時候,相信媽媽和寶寶都會倍感幸福,這個家庭也會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親愛的準媽媽、新媽媽們,你們準備好了嗎?讓母乳喂養開啟你們的親密旅程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