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第六輯及叢書中英文版第二輯出版

12月24日上午,《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第六輯)及《叢書》中英文版(第二輯)在佛山市舉行首發儀式。與會人士表示,自2016年出版第一輯以來,目前已經連續出版六輯共60種書目。《佛山曆史文化叢書》已成為佛山市和廣府文化的一張重要名片,在發揮嶺南廣府文化滋養市民氣質、塑造城市風貌,全面提升佛山文化大市的美譽度、影響力,傳承嶺南廣府文化文脈領頭羊的征程中發揮着重要而深遠的作用。

叢書(第六輯)共計10種書目,《南粵星火——中共佛山早期黨組織的建立和革命活動》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佛山各地第一次建黨的曆史進行了全景記述,全面展示了佛山人民在中國共産黨建立時期和大革命時期波瀾壯闊的曆史面貌;《佛山先秦考古與嶺南文明》梳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佛山地區考古發掘工作的曆史;《佛山桑園圍史》對桑園圍修建過程中地方社會經濟發展和珠三角水利建設的曆史關系進行了系統研究;《廣三鐵路史稿》首次對廣三鐵路的曆史意義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學術研究;《明清南海縣志研究》對明清南海縣志編修過程中南海社會進行了深入研究;《明清佛山“鋪”的研究》對佛山老城區曆史發展脈絡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 ;《順德自梳女的曆史足迹》較長的描述了順德自梳女的傳統風俗;《佛山華僑華人史》對佛山華僑華人與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三水紅頭巾研究》對三水紅頭巾的曆史進行了全景回顧;《佛山石頭霍氏研究》詳細考察了明清時期石頭霍氏的曆史脈絡和家族建設。

其中,中英文版第二輯兩種書目《中國佛山粵劇文化》《中國佛山陶藝文化》根據外國讀者的閱讀習慣,向國際展現了 “中國故事”和佛山地方文化的特色。

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第六輯及叢書中英文版第二輯出版

佛山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首,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理學名山西樵山被考古學家稱為“珠江文明之燈塔”。佛山是公認的嶺南文獻之邦,唐宋以來,以南海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迅速崛起,成為嶺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類文獻在佛山地區大量湧現、層疊累積。據統計,自漢至清,佛山有著者 258 人,占廣東曆史著者總人數 692 人中的37%; 曆代見于著錄的經史子集四部著述 592 種,佛山占29 % , 無論是著者人數還是著述數量,佛山都是毫無争議的廣東第一,廣府文化的首善之地。

按照規劃,佛山曆史文化叢書至 2027 年将完成 120 種(卷)的編撰出版任務。釋出會上,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編委會編輯部負責人介紹,目前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的編撰體系日益完善,出版課題越來越豐富, 在繼承佛山廣府曆史文化優秀傳統的基礎上,建構起新時代中國曆史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用佛山自己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來講好“中國故事”。

據了解,2022年佛山曆史文化叢書第七輯編撰工作已于今年9月啟動,預計明年第四季度與讀者見面。(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