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現如今,古裝劇成了主流,而在這些劇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古時候的人交易都用銀子,甚至一有功勞,皇上就賞賜白銀幾千兩。其實,這些都是電視劇可以誇大了曆史。第一,中國古代的老百姓可不像我們如今這樣衣食無憂,他們一年累死累活也隻夠一家人填飽肚子,更不用說随随便便就拿出來銀子了。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還有,銀子在古代并不是主要貨币,就算平民手裡真的有銀子,做買賣的也不敢收下的,因為白銀是很難出手的,不小心還落個殺頭的罪名。可是,就是這樣,明清時期,朝廷收取賦稅還是以銀子來作為計量機關,這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讓那些沒有收入的最底層人民,更是無法存活。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不僅地表上有許多物資,地層中也含有許多礦物資源,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一直受到其他國家的朝拜,清朝末期更是列強的首選目标。因為這些資源吸引着無數人。但是在古代,因為技術條件有限,我國古代的銀礦石開采一直是一個大問題,這也是造成了銀子稀缺的根本原因。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而且,多數的白銀還掌握在少數貴族手裡,這也是原因之一。是以我國古代,白銀的稀缺程度甚至比黃金還低。是以大多數老百姓還是喜歡采取互相交換物品的方式進行交易,這樣更加的劃算,而且更加适合老百姓。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唐代的時候,朝廷還釋出了關于物品和貨币交換比例的規定,宋朝的時候,由于黃金白銀數量有限,銅錢的重量又是個大問題,十分不友善交易,雖然出現了“交子”,但是蔡京大量發行紙币,反而成為了朝廷搜刮百姓的借口,又逢戰事,是以老百姓用糧食布匹來作為交易的憑證。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明朝的時候,倭寇橫行,明政府與周圍國家的貿易基本處于斷絕,幸虧有着戚繼光等人的不懈努力,海上貿易才得以繼續。而此時的歐洲人已經開始了侵略行為,他們占領了南美許多地方,而南美又是白銀的盛産地,因為歐洲人喜歡中國的茶葉,瓷器,是以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是以朝廷也将白銀作為了百姓納稅的标準。

古代白銀開采難度巨大,百姓真的帶銀子出門交易?别信古裝劇了

可是貴族為了獲利,就通過暗中太高白銀價格來壓榨老百姓,是以,老百姓一直是受苦的重要群體。是以,明朝後期有那麼多農民起義,賦稅過重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清朝末期的時候,腐敗的清政府更是大肆揮霍,更加瘋狂地壓榨老百姓,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的所得,在繳納賦稅的時候不僅全部賠進去,有時還得變賣财産才能付清。是以這也導緻了許多人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