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在三國時期,有很多亮眼的謀士,比如諸葛亮、龐統、周瑜、郭嘉、荀彧等等。這些人的家世都不錯,獲得知識比較簡單,有一定的家學,可能還有名士負責包裝鼓吹。小編不是否認這些人的經天緯地之才,但是這些人在當時的社會當中确實是更好出人頭地一些。不過下面小編要介紹的并不是這樣的謀士,而是一個徹底的寒族——阚澤。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阚澤成為名士的鑰匙——傭書業

我們翻看《三國志》,很多謀士或者名将祖上都有一個牛哄哄的祖上。郭嘉倒是沒有這方面的記載,但從他的籍貫、姓氏,還有在曹操手下的軍師祭酒的官職,可以推測出郭嘉與專學《小杜律》的法律世家陽翟郭氏大機率有一定的關系。不過這個阚澤身上确實是一點背景都沒有,《三國志》當中交代得明明白白的。

《三國志·吳書·阚澤傳》:“阚澤字德潤,會稽山陰人也。家世農夫,至澤好學。”

祖上沒有什麼當官的,哪怕一個縣令,也沒出過什麼治書研經的大儒,留下點家學或者名望。祖輩都是農民出身。小編不是特殊看待農民,而是在古代的時候,農民的地位肯定是不如士人,社會資源也都傾向于士人。要想獲得更高的待遇,更好的生活,還是要讀書學知識。當然在東漢末年這樣的亂世走武途也能出頭,上限反而更高,但是危險也更大,非大魄力者不能為。劉備、曹操都是從死人堆裡搏殺出來的前程,那麼多軍閥隻有寥寥幾個人笑到最後,大多數都死了;那些大儒、名士倒是一抓一大把,隻要不作死就會活得很好。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到了阚澤這一代,終于想起學習知識來改變命運。阚澤認識一些字,不知道是通過官學還是什麼手段,但是知識很欠缺。阚澤家裡很窮,買不起書籍,不過他找了一個好活,給别人抄書,就是古代的傭書業。既能賺錢補貼家用,也能看别人的書。

東漢末年早就改進了造紙術,但還沒有雕版印刷術。那書籍的傳播靠什麼啊?靠手動抄寫,靠這些傭書人。是以書籍的成本還是比較高的。阚澤以抄書為業,無形之中看過了不少經史子集,擷取不少知識。有了知識之後,才能進入江東名士圈子,一番交遊、标榜之後,阚澤也成為了名士。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因文化成為東吳重臣

在《三國演義》中,阚澤獻詐降書,成功騙過曹操,讓黃蓋的“苦肉計”和火攻得以順利實戰,是一個智計之士。但曆史上的阚澤更多是因為在文化上的成就成為東吳重臣。

阚澤出了名,在當時的社會,出了名意味着走仕途會很輕松。阚澤察舉為孝廉,成為錢塘縣長、郴縣令;孫權趁着關羽北伐的時候給了關羽一刀,直接弄死關羽,占據荊州,曹操表孫權為骠騎将軍,阚澤被辟為骠騎将軍西曹掾,負責府吏的任用;孫權稱帝開創東吳,阚澤成為尚書;在嘉禾年間,阚澤成為中書令,加侍中,掌握朝中機要;故太子孫登去世,孫權又立孫和為太子,阚澤加太子太傅,就是孫和的老師。結果在次年十一月,阚澤就去世了。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阚澤是因為學問被任用的,他的主要貢獻是教授太子孫和和魯王孫霸(雖然确定太子,但孫權對孫霸也是同樣待遇,是以引發後來的大規模黨争——“二宮之争”);制定禮儀曆法;還有就是勸谏孫權。看書多的人一般不愛跟人計較,阚澤就是這樣一個寬厚長者。對待一些小官吏,阚澤能做到以平等身份的禮儀對待;有一些關于自己的流言蜚語,阚澤也不過多解釋,反而做出檢討自己不足的态度。或許就是因為阚澤是從社會底層爬上來的人,吃過苦,受過别人的冷眼,是以在地位高了之後,也能保持住這份謙遜和平常心。總之阚澤是一個很有涵養的人。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成功預測曹丕即位不超過十年

關于阚澤有一件轶事,很有意思,也算是阚澤為數不多的比較明确的事情,是以小編也會詳細說一說。這件事發生在建安二十五(即公元220年),魏黃初元年,曹丕終于成為皇帝,曹魏代替了東漢。這件事算是狹義上的三國時期的開端,對劉備和孫權兩個集團也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我們不說劉備,隻說孫權。

相對于曹操而言,曹丕給孫權帶來了很大的危機感。這份危機感不是因為曹丕有什麼特殊的才能,而是因為他比曹操更年輕。年輕就是資本。我們來看孫權是怎麼說的。

《吳錄》:“權嘗從容問群臣曰:‘曹丕以盛年即位,恐孤不能及之,諸卿以為如何?’”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很多帝王就是因為年老,腦袋有點不靈光了,才變得昏庸的。别的不說,眼前的孫權就是一個這樣的主。原先的孫權還算精明,到晚年之後親手釀造了“二宮之争”,導緻東吳政壇一片黑暗,後來立幼子孫亮更是導緻東吳長期處于主少國疑,皇權旁落的境地。而曹丕以盛年即位,年富力強,給孫權帶來危機感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這麼說也有點問題。孫權和劉備、曹操壓根就不是一代的人,他和曹丕反而算一代人。曹丕是中平四年(即公元187年)出生的,孫權是光和五年(即公元182)年出生的,兩個人之間也就差了五歲。可能是孫權在逍遙津被打蒙了,覺得自己老了;也可能就是随口一說,擺擺資曆而已。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這個時候阚澤就回答,主公不用擔心,不出十年,曹丕就得完蛋。孫權感到很奇怪,曹丕這麼年輕,怎麼會是這個結果呢?阚澤就說,這是從名字上看出來的,“丕”字是由“不”和“十”組成的,拆開來看,就是不超過十年了。結果真讓阚澤說中了,曹丕即位七年就去世了。

因為抄書發迹的窮苦人——阚澤,準确預測曹丕上位不超過十年

餘論

有人或許覺得奇怪,“丕”字明明是“不”和“一”字,和十有什麼關系呢?小編特意去查了“丕”的楷體書法,其中确實有一種字型是上“不”下“十”,是以說《吳錄》中的說法并沒有問題。至于阚澤這個結論真是測字測出來的,還是暫時忽悠孫權安心的,這就需要讀者自行判斷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