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每到暑期我們的《四大名著》都會重新搬上銀幕,尤其最新小戲骨《紅樓夢》,把寶黛的愛情介紹給了無數小朋友,不知道有沒有孩子問家長,賈寶玉與林黛玉這種暧昧的表親關系,是不是很尴尬呢?中國古代這種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可以的傳統是如何形成的呢?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同姓不能結婚傳統從哪兒來的

我們知道中國重視血緣關系,從周朝開始,中國依靠這種血緣的紐帶,無論是同姓還是異姓,在各自的封地,實作政治穩定。到了春秋時期,周朝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進行非血緣關系的聯合,那就是通過婚姻的形式實作彼此之間信任關系的建立。

要知道在春秋之前,人們都相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非血緣關系的族類是很難建立信任的。周朝人的婚姻,比如姓姬的同姓男女之間,是不能通婚的,這就是“同姓而婚,其生不蕃”,也就是說同姓如果結了婚,生出來的後代不能繁盛下去。是不是周朝人早就意識到,近親結婚導緻隐性疾病基因容易凸顯呢?顯然不是,因為周朝人提倡表親通婚。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按照周朝人的規矩,如果是同姓,隔了五代,是可以結婚的,但是在動亂年代,族譜經常會中斷。如果是同姓的結婚,即使隔了五代,也同樣會遭來村裡異樣眼光,即使其他人無法去檢視你家的族譜,族内查族譜都是要焚香,洗手,有非常莊重的一套儀式。

其實這個習慣從哪兒來的呢?在周朝,主要通過聯姻的形式建立同盟,如果都和同姓的結婚,如何聯合異族呢?是以周人,一般都是通過嫁女兒的形式,把異族拉攏過來。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周朝人為了實作天下統一,他們要做到“

一娶九女

”,就是說周朝的這些貴族,不會娶同一個姓的,要多個姓氏來豐富這個家庭。而周朝人如果嫁女兒呢?一般采取“

滕嫁制度

”,也就是買一送多,比如周王如果嫁女兒,會讓公主帶着妹妹和她的侄女作為陪嫁女,加起來一共九個女孩,這叫“

”。

如《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記載:“滕者何?諸侯娶一國而二國往滕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也就是說通過批發的形式,把人家後宮都給占滿了。讓下一代國君大機率上是周家的人,這樣和周王王室建立了血緣關系。我們在《左傳》裡看到,周王在見到同姓諸侯,叫伯父、叔父;見到異姓諸侯,一般都會叫伯舅、叔舅等,你看滿眼都是親戚。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通過婚姻建立的同盟關系

不僅僅是皇家利用姻親建立聯盟,士族門閥也通過這種姻親建立同盟關系。東晉時候最有名的兩大門閥,王氏和謝氏,王氏出過東晉開國的宰相王導,還有書聖王羲之,最顯赫的時候号稱“王與馬共天下”,王就是王氏,馬就是皇帝司馬家。但是你可不要以為,當時每個姓王的都有這樣的地位,這個王氏是專指“琅琊王氏”,你不但要是王氏,還要是琅琊王氏,才有豪門子弟的地位,才能比其他地方出身的姓王的高出一等。同樣,謝氏是“陳郡謝氏”,也是一樣的道理。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門閥大族實作了自我塑造、自我拔高,南北朝末期到隋唐初期,出現過一些特别有聲望的門閥,強大到皇帝都不得不通過限制他們彼此通婚,來防止他們進一步擴大影響,比如唐高宗就曾禁止當時的七大家族聯姻,這七大家族分别是: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太原王氏、荥陽鄭氏、範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

19世紀歐洲各國家之間也是依靠這種婚姻的關系建立聯盟,比如英王喬治五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孫子,德皇威廉二世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外孫,他們是親表兄弟,沙皇是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孫女,英王喬治和德皇威廉都算是他的表哥。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在早期政治擴張中,都需要依靠血緣關系來建立彼此的信任。但是随着宗族子女的不斷增多,這種血緣關系注定将被稀釋,那麼如何家裡這種同盟關系呢?

未來的同盟關系

我們拿英美為例,英國這種自由民主制度,随着哥倫布這些殖民者一起帶到了美洲大陸,并在美洲大陸開枝散葉。最初的十三個殖民者不惜代價與宗主國英國争奪自由權利,整整八年的戰争,按道理說應該是血海深仇。但是我們看到英美一家親,戰争并沒有打散他們之間的親緣關系。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那些堅持北美脫離英國獨立建國的人們宣稱,他們是為了維護自己作為大不列颠人的權利在戰鬥。北美最初13個定居點和英國的關系,并不是我們通常了解的殖民與被殖民的關系。美國革命和建國早期的國父們,很多人都是英倫本島盎格魯-薩克遜人的後裔,準确說,北美定居點就是一個“海外英國”,或者說是“英國的一部分”。

英國和美國已經脫離古代依靠血緣、姻親建立同盟,他們依靠對彼此宗教與文化的認同,建立涵蓋政治、軍事、情報、經濟以及文化的同盟關系,這種關系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得到強化。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周朝利用婚姻建立政治同盟,是以規定同姓不能結婚。我們近鄰印度嫁女兒喜歡嫁的很遠,如果女兒嫁的很近會遭到歧視,就像我們古代同姓結婚會遭到歧視一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呢?那是因為印度古代恒河很容易發生洪水泛濫,導緻部分地區受災,如果女兒嫁的遠,可以有效規避這種災難,一家逃到女兒家。

任何一種制度的形成,都是有其特殊曆史原因。但是從基因科學角度看,近親結婚有很大的風險。人類絕大多數遺傳疾病都是所謂“隐性遺傳”。也就是說,除非來自父母的兩條染色體在相同位置上都是緻病基因,孩子才可能得這個病。如果父母血緣很遠,出現這種巧合的可能性就很小。而如果父母是近親,出現隐性遺傳疾病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古代人咋想的?表兄妹可以結婚,而堂兄妹不能結婚

近親結婚所生孩子的精神病機率和低智商機率都比普通孩子高很多。阿拉伯國家中存在大量的近親結婚現象,是以阿拉伯人的智商比較低。表兄妹或者堂兄妹結婚所生的孩子比普通孩子平均要矮3厘米。

遇到類似表親是否可以通婚問題,可以告訴孩子,這是特殊曆史時期的産物,并不科學,我們可以通過基因科學,介紹正确的婚姻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