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星關鴨池小鎮:"小豆芽"扶持有錢人增收"大産業"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原稿

七星關鴨池小鎮:"小豆芽"扶持有錢人增收"大産業"

洗淨芽菜。

近年來,關區七星鴨池鎮的鴨池社群,堅持黨建上司,通過黨支部牽頭合作社,因地制宜引進企業,拓寬産業銷售管道,聯系群衆利益,促進社群集體經濟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産業基礎, 使群衆能夠趕上增加收入和緻富的快速列車。

進入北邦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現代化的生産線轟鳴,勞工們在流水線上進行嚴密有序的清洗、稱重、裝箱等作業,一筐新鮮的豆芽通過冷藏車運往城市超市、農貿市場。

畢節市豆邦蔬菜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引進富民産業的鴨塘社群,公司于7月18日投産,總投資680萬元,擁有4條國際先進的生産線,全面生産,日産豆芽達4萬斤,日銷售收入4.8萬元。公司先後建成了封閉式養殖工廠中的房間、孵化工廠中的房間、清洗包裝工廠中的房間,從原料清洗、消毒、栽培到孵化、發芽、去殼、脫水等生産環節均實作了封閉式無菌生産。

"豆芽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葉綠素等營養成分,一般在芽高3-10厘米時食用,可油炸、湯或冷火鍋蔬菜與火鍋蔬菜混合,口感清爽,風味獨特,汁液豐富。據公司管理人員傅丹介紹,一顆小豆芽從原材料篩選、清洗到成品入庫,需要經過十幾個環節。在加工前,勞工們将原料進行殺菌,在高溫下浸泡,在栽培箱中孵化,直到豆芽長大,勞工們進行清洗、去殼、脫水等操作,然後通過輸送帶進入成品保鮮庫。

食品安全、源頭防控是關鍵環節。為了讓市民吃到安全、新鮮、健康的豆芽,做好城市"籃子"的供應,公司嚴格品質控制,選用優質豆類為原料,采用地下200米以下的天然深水源噴霧,生産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試劑,確定生産品質監督到位, 公司已認證貴州省有機食品認證。

"我們的豆芽很受消費者歡迎,主要銷往七星級的莞城和貴陽等周邊城市,也有很多客戶自己動拖豆芽。據畢節市豆邦蔬菜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肖海勇介紹,公司目前處于試運作階段,主要銷往分批發市場和鴨塘鎮18個批發市場,日産豆芽約3000斤,每斤豆芽出廠價約1.2元。

公司在鴨塘社群的存在,在自身發展和成長的同時,也為當地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帶動了當地人民就業崗位的增加。

"沒想到豆芽産業這麼有效率,黨支部帶我們去幹,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鄧樹林是鴨塘社群的一個貧困家庭,丈夫早逝,一家四個孩子在讀書,在黨支介紹下,來到豆芽廠工作,每個月工資超過3000元,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增加收入,她對這份工作非常滿意。

"目前,我們的生産線尚未滿負荷生産,向市場品種更加單一,我們計劃擴大生産規模,加強産銷對接,同時開發豆腐、豆幹等衆多豆制品加工項目,帶動更多人左右實作收入和财富。傅丹自信地說。

"小豆芽"支援富人增加收入的"大産業"。在社群幹部的帶領下,引進大型豆制品廠,不僅振興了社會閑置資産,而且發展和發展了社群集體經濟,有力地帶動了群衆緻富小康。

"我們的社群處于城鄉融合,過去,随着城市的擴張,社群土地已經大量征用,我們沒有土地,也沒有收入來源,如何發展産業是制約社群發展的'瓶頸'。據八池社群黨支部成員吳勇介紹,為了加強社群的集體經濟,提高群衆收入,鴨池社群成立了合作社,采用"企業合作群衆"模式,協調産業選擇、融資資源、技術教育訓練服務、經營管理,引領群衆共同發展, 增強黨支部的凝聚力和中間派,為社會注入"堅強的心"。

在行業發展過程中,社會"兩委"帶頭發展合作産業,黨員帶頭,積極推動投資,鼓勵群衆就業,為群衆提供就業咨詢和教育訓練服務,有效解決了群衆增加收入的問題。如今,鴨塘社群已經摘掉了貧困社群的"帽子",群衆緻富小康的熱情高漲。

"豆芽廠進入我們的社群,為廣大群衆的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在社群有10人在工廠就業,每人每月增加3000多元。吳勇表示,下一步,鴨池社群将以黨建為主導,繼續加大投入力度,建設蘑菇基地,讓更多的企業在社群紮根,讓群衆在國内實作就業,帶動更多人增收緻富。(攝影:溫麗金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