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在我們的印象中,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隻要他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人的一生,甚至生死。而皇帝想要的東西,就沒有得不到的,别人的财産、家業,甚至妻子,皇帝都能夠占為己有。但這些都不是明君的表現。

如果要做一個好皇帝,不僅不能為所欲為,還有很多事甚至要聽從大臣的話。就好比光武帝劉秀,自己身為一國之君,想幫姐姐說媒,結果卻被大臣用一句話拒絕,毫無皇帝的威嚴可言。

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大臣為何敢拒絕皇帝的要求?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劉秀劇照)

劉秀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留下他們孤兒寡母,這時候身為大姐的劉黃,就要擔任起長姐的職責,幫助母親照顧弟弟妹妹。後來叔叔劉良收養了他們,劉黃便幫叔叔家幹些農活,再後來他們一家搬到了白水村,過着普通農民的生活,也勉強能養活一家人。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導緻天下大亂,劉秀于是跟随兄長劉演起兵。經曆了12年的殘酷戰争,劉秀終于收複了天下,使分裂的國家再次統一起來。最後他恢複了漢朝,登基為帝,建立了新的政權,史稱“東漢”。

劉秀稱帝之後,并未忘記家裡的人,他為家裡的親戚加官進爵,特别是當年對自己一家有恩的,其中長姐劉黃,被封為湖陽公主。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湖陽公主劇照)

劉黃從一個貧苦的村姑,搖身一變成為一國公主,她便開始變得驕奢起來。正所謂“狗仗人勢”,劉黃驕橫,自然手底下的奴才也變得目中無人,她的家奴甚至敢在白天當街行兇,可是官府礙于公主的面子上,不敢抓這名奴才。

縣令董宣知道後,親自帶人到公主府抓人,但是擅闖公主府邸是死罪,他們隻好在門外守株待兔。

有一天公主出門,還帶着那名行兇的家奴,家奴看見捕快時還在耀武揚威。董宣立馬叫人将公主的車圍起來,然後呵斥家奴讓他下車,并指責了公主的包庇之過。劉黃見董宣如此大膽,便馬上去劉秀面前告狀。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劉秀很尊敬姐姐,畢竟小時候家裡窮,是姐姐幫着母親照顧他們,再說長姐如母,劉秀自然不能讓姐姐受委屈。聽到董宣對姐姐如此不敬,劉秀趕緊命人将他抓來,并打算将他杖斃。此時董宣竟請求劉秀讓他說句話再死,劉秀想這個要求也不過分,便答應了。

董宣說:“陛下是個英明的君主,才能使漢朝中興,但是放縱奴才枉殺無辜,還談什麼治理天下呢?臣也不需要等待杖斃了,請允許我自殺。”說完就用頭撞柱子,頓時血流滿面,好在沒有傷及性命。

“宣曰:‘陛下聖德中興,而從奴殺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引自《後漢書》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董宣劇照)

這句話對光武帝如當頭棒喝,他立即原諒了董宣的罪,但是公主還在這裡,說什麼也要給姐姐一個交代。劉黃也一直揪住不放,要求劉秀一定要重懲董宣,然而劉秀向她解釋:“天子不與白衣同。”劉黃這才作罷。

剛才說到劉秀要給姐姐一個交代,當時湖陽公主是個寡婦,劉秀認為董宣的事沒處理好,導緻姐姐不太滿意,是以想為她尋個好姻緣,以示對姐姐的歉意,同時緩和一下姐弟之間的感情。可是劉秀選了很多優秀子弟,湖陽公主都看不上,後來才知道,她心中早已有了心儀人選。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劉秀與皇後陰麗華劇照)

此人就是大司空宋弘。

宋弘很早就跟随劉秀,是他的左膀右臂,劉秀建立東漢以後,便封宋弘為太中大夫,建武二年又晉封為大司空,可見劉秀對他的信任。

原本以宋弘的人品和地位,與湖陽公主也算是良配,但可惜當時宋弘已經有妻室了,公主又不可能當小妾,是以如果二人要結合,宋弘就必須休妻。

然而宋弘對妻子的情誼很深,當初他和劉秀打仗的時候,有一次受了傷,由于情況緊急,劉秀隻好将他托付給一戶人家,讓他好好在那裡養傷,之後再去接他回去。這家人姓鄭,他們對宋弘十分親切,不僅将他的傷治好,還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宋弘。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在宋弘受傷期間,鄭氏每天悉心照料,為他煎湯熬藥、端茶送水,可謂是關懷備至,兩人也漸漸産生感情。後來在鄭氏父母的撮合下,二人正式結為夫妻,是以宋弘對妻子感情很深,完全沒有過要休妻的想法。

但是姐姐都說非宋弘不可了,劉秀也隻能試一試,一天他叫來宋弘,并讓湖陽公主在屏風後面等着。劉秀見到宋弘對他說:“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說人地位高了就要換朋友,家中富貴了就要另娶妻子,問宋弘這是不是人之常情,劉秀可謂是說得十分直接了。

宋弘一聽,也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回答:“臣聞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聽到這話也愣了,他原本以為宋弘為因為不好拒絕而答應,沒想到卻用一句話回絕。可是劉秀也并沒生氣,而是走向湖陽公主,對她說此事沒戲了。

結果劉秀再次答應姐姐的事又沒做到,遭到拒絕的劉黃心灰意冷,最後便皈依佛門了。

劉秀為姐姐說媒,大臣用一句話拒絕,結果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宋弘拒親)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光武帝确實稱得上明君,他沒有因為姐姐的關系,就徇私枉法,反而免了董宣的罪,也沒怪罪宋弘的無禮。

而湖陽公主也并非任性妄為,就算當初她縱容家奴,但劉秀放過董宣,向她解釋過後,劉黃也并未再糾纏不放。後來宋弘拒絕她,她也并未仗勢自己的地位,逼迫劉秀讓宋弘答應。

至于宋弘,更是可以證明他的智慧,還有對妻子的真心。他并沒有因為自己身份尊貴了,就忘記槽糠之妻,反而認為她不可替代。而宋弘發自内心說出的那句話,結果也成為名言流傳至今。

隻希望大家都能做到“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參考文獻《後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