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曾經有人指責過在戰争曆史上最蹩腳的功臣,馬奇諾防線可以說是被噴得不輕,為了修建這條防線,法國可以說是傾盡國力,但事實上就是,當德國的機械化部隊很快就繞過了馬奇諾防線,等于說從修建好開始,這座防線就根本沒有發揮任何作用,但是讓人沒想到的就是,一向自诩為機械化部隊快速進攻的希特勒,也曾經修建過這樣一個防線。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這就是後來被鼓吹為“無堅不摧”的大西洋壁壘,是二戰時期德國修建用來防禦西線戰場的一座軍事設施,當然這個計劃在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他的規模就要遠遠超過馬奇諾防線,因為馬奇諾防線全長也不過隻有390公裡,但是這個大西洋壁壘的長度長達2700公裡,是以被一度是認為堪比中國長城的規模。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其實自二戰爆發以後,傳統的依靠塹壕戰為主要作戰模式已經發生了改變,尤其是海陸空軍技術裝備的不斷進步,利用戰壕作戰的形态已經轉變成了,依靠機械化部隊快速突擊為主,尤其是在德國閃擊波蘭以後,這種短促突擊的理念更是被得到了深入的貫徹,但就在1941年,希特勒忽然宣布,要修建一條堅固的壁壘用來保障西線的戰場。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當時蘇德之間的戰争已經爆發,随着德軍逐漸的深入,希特勒決心抽調西線的部隊用于東線戰場,是以為了保護西線防禦,利用此前修建好的一些碉堡建築,擴充成為從挪威北部至西班牙海岸,在這樣漫長的防線上,建構密密麻麻的工事,以防止英軍突擊隊登陸作戰,同時為了保有西線戰場争取時間。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正式開工以後,從1942年春開始,德國調集了25萬人,其中包括在戰場上被俘的戰俘,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就是,必須在第二年五月完工,這些勞工們每天都需要幹12個小時,中間沒有休息,全力建造這條防線,另外為了修建這漫長的碉堡防線,德國耗費了100多萬噸的鋼鐵,并澆灌2000萬立方米混凝土。

希特勒也學法國,修建一條“馬奇諾防線”,直到二戰結束也沒修完

不過實際上到了1944年5月,這個工程整體完成連50%都不到,同樣因為他龐大的消耗,使得德國也有些捉襟見肘,雖然如此希特勒和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宣稱,這是一條“打不垮的防線”,也有一些德軍進階将領并不看好這條防線,包括西部最高指揮官陸軍元帥倫德施泰特和非洲軍團前人指揮官隆美爾。結果就是這個要塞根本就沒有發揮作用,便在諾曼底登陸中被攻破,當然攻破的說法也有很多,比如德軍兵源素質不一,碉堡修建不全,但根本原因就是,早在1942年,大西洋壁壘的建造圖紙就已經被一名法國油漆工偷走交給了德國,這種防禦工事後來簡直就成為盟軍眼中透明的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