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在山東威海地區,一位道長僅憑一人之力就殺死5個鬼子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幾十年來,他的故事婦孺皆知。而這位衆人皆知的大英雄就是畢雲,抗日戰争的英雄。随着抗日戰争的進行,日本在中國為所欲為,搞得中華大地一片烏煙瘴氣,弄的民不聊生。這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面對日軍的肆意妄為,大批有着愛國情懷的人紛紛投身于抗日戰争,都竭盡所能,在這長達八年的抗日戰争中,出現了無數的英雄,其中就有一位名叫畢雲的道長。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他出生于1915年,從小父母雙亡,之後在威海天後宮當道士。他在天後宮裡年紀是最小的,是以大家都叫他小老道。畢雲到了天後宮後拜師學藝,深受師傅的喜愛,是以,他的師傅從小就教他讀書和各種武藝,他的師傅早年是義和團的成員,發現救國無望,又遭追捕,便逃到這裡當了道士,但是卻有一身好功夫。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畢雲從小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很快就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學到了一身好本事。據見過他的老人說,畢雲道長不搞不瘦,但是他的手卻非常有力,一隻手可劈十塊磚,甚至還會飛檐走壁。1938年,年僅23歲的畢雲已經是天後宮的掌門人。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日軍也攻入了威海。有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救了一位八路軍交通員,畢雲給他療傷還把他安排到了隐蔽的地窖中,但是卻被日本軍追擊到了天後宮,日軍闖進來了,要搜查整個天後宮,畢雲非常鎮定,日軍搜遍了整個道觀,也沒有結果。于是這些日本軍就惱羞成怒,把畢雲吊在樹上打,把他打得遍體鱗傷、血肉模糊,但是他也一句話也沒有說,無奈之下日軍隻好放棄。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畢雲道長把這個八路軍僞裝成一個道士并且幫助他出城,安全護送這位八路軍走後,畢雲道長開始伺機而動,準備以牙還牙,把道觀的一把菜刀打磨成了一把匕首,随時準備殺敵。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他一到晚上就出來溜達,伺機尋找機會,一天晚上,他跟随兩個尋歡作樂的日本士兵,到了人煙稀少的地方,他突然沖上去打倒了一個鬼子,後來又用事先準備好的匕首殺死了另外一個日本兵。在這之後,他來到當初打他的那些日軍的據點,每天來這裡觀察他們的規律,伺機動手,最後讓他抓住了機會。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一天下午,鬼子隊長帶着兩名日本士兵視察城外的僞軍據點。那時鬼子們認為威海已經是他們的地盤了可以為所欲為,是以他們想在回來的時候去附近的一個村莊做些禍害。畢雲道長得知鬼子出發的消息後,于是在路上一個接一個地伏擊了鬼子。他用繩子勒死一個日軍,緊接着有匕首捅了一個,在最後一個鬼子準備掏槍的瞬間,畢雲把他撲倒在地,兩個人扭打了起來,他死死地摁着小鬼子,直到把他的脖子扭斷。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不久日軍發現了一些蹤迹,開始懷疑他,這樣一來他就不能再回天後宮,他先是進入國民黨部隊,但是戰鬥中與部隊失散,後來,遇見了他救得那個八路軍交通員,之後他又加入了八路軍威海區大隊,畢雲被任命為隊長。1942年寒冬臘月日軍開始冬季大掃蕩的時候,他率領部隊先後在溝于家、鄧南莊沖破敵人兩道封鎖線,最後到達西夏埠村進行調整,沒有想到的是又被另一股日軍包圍。

他是熱血愛國的道士,單槍匹馬入敵營殺2名日軍,因掩護戰友犧牲

但是這時他的部隊經過兩次突圍隻剩下20多人,面對數倍的敵人,他保持冷靜伺機而動,一直到了晚上的時候,他率部突圍,為了掩護戰友突出重圍,不幸中彈犧牲,據說當時隻有不到十人突圍出去了。畢雲犧牲時隻有28歲,他的遺體先被戰友們安葬在溝于家村大廟後面,新中國成立後被移至文登天福山陵園。可謂是英年早逝,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值得被後人銘記,他是一個心系民族大義的英雄。

更多精彩曆史故事,歡迎關注【曆史回憶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