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戰争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公元前99年,比霍去病還狂的漢将李陵,竟欲以五千步兵硬闖單于庭,營救好友蘇武。天下人都認為他瘋了,然而作為一個日夜精研制騎兵戰術的狂熱分子,李陵卻想就此搏一把,進行一次偉大的戰術實驗,而他手中最大的本錢,就是漢軍那領先世界、傲視天下的強弩兵團。為此,他指令士卒極盡所能四處搜集趕制箭矢,最後竟統共弄到五十萬支,這麼多箭矢全射出去,埋了匈奴王庭都夠了!

九月,這些箭矢、武器、甲仗還有足夠五千人兩個多月使用的衣食用品,通通被裝在數百輛大車上,與李陵大軍一同啟程由居延出塞,浩浩蕩蕩慢慢騰騰朝漠北挺進。

離開居延,就進入了匈奴的勢力範圍,而漢軍由于沒有足夠的騎兵,無法進行廣撒網式的偵查,是以隻能派出少數遊騎居前探路,小心戒備,引導大部隊搜尋前進,結果從居延到浚稽山四五百公裡的路程,他們足足走了一個月,平均每天十餘公裡,相信匈奴的偵騎早就發現他們了,但為何遲遲不攻打他們,這讓李陵非常奇怪。

最大的危險,往往就隐藏在平靜之中。匈奴人遲遲沒有出現,隻有一個可能,他們在調集兵力,并等待李陵繼續深入,進而困之于絕地,将其一網打盡。

直到在浚稽山紮下營來,漢軍還是沒有發現敵蹤,大家的心情都很輕松,覺得匈奴人畏我天兵膽小如鼠,這次隻要震震他們然後從容回師,這就足夠日後向别人炫耀了——老子曾徒步千裡橫行匈奴腹地如入無人之境——想起來都覺得牛!

隻有李陵面色陰霾,每天站在山頂上四處眺望,誰也不知道他心裡在想些什麼。

是時秋風肅殺,天色昏沉,四野衰敗,百草哀鳴,一如李陵的面色與心境。

一個戰争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危險的氣息越來越濃重了。直覺告訴李陵,大戰将臨。

期間,不停的有探查敵蹤的遊騎回來向李陵報告四周的詳情,李陵将這些情況都寫進奏書裡,同時将沿路所遇山川地形巨細無遺地畫成圖冊,準備遣人送回長安上呈朝廷。

接着,李陵叫過麾下親兵騎士陳步樂,要他帶着奏書以快馬速回長安,向皇帝禀告,言陵也不才,希當大任,此行幸陛下隆恩,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絕域。陵必以少擊衆,斬将搴旗,追奔逐北,滅迹掃塵,斬其枭帥,視死如歸,以報陛下。

陳步樂大聲領命,然後回頭從僅有的十餘匹戰馬中挑了兩匹,上馬揮鞭,絕塵而去。

李陵奇怪的帶着些羨慕的眼神看着陳步樂漸漸縮小的身影,一聲長歎。深秋的寒風卷過大漠,李陵心中蓦地一緊,忍不住打了個冷顫。匈奴這冷死人的天氣,可真不是人待的地方,再過幾天事情就會有結果了,希望這一仗後,自己還能活着回去,想起在隴西家中苦侯他的老母與妻兒,李陵心中又不由一暖。

七八天後,陳步樂帶着疲憊與興奮回到長安,漢武帝數十日後始得李陵音信,心急如焚,遂趕緊召見陳步樂。陳步樂将奏書呈上,然後彙報說李将軍已按指令到達指定地點,此時正在尋找敵蹤,接着又誇李陵不負聖恩,兢兢業業,領軍有方,所有将士都願意為他拼死作戰。陛下放心,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

劉徹聞聽,開心壞了,滿朝的文武大臣體迎上意,也趕緊置酒祝賀,說陛下英明神武,李陵深入敢戰,此真乃我大漢之幸也!武帝越發的開心,開口就封了陳步樂一個郎官,陳步樂大喜謝恩,舉朝一片歡悅。

又是濫賞!趙充國身任假司馬,受創二十餘處,救了一軍出來,也隻不過封了個中郎。陳步樂不過一普通騎士,報個信說兩句好話,竟也封了個郎官。漢武帝如今處事,就是這麼随意,要你管!

就這樣,陳步樂開始在長安快樂無邊的享福,而李陵在漠北卻陷入了真正的苦戰之中。

一個戰争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圖:浚稽山(今外蒙阿勒泰山)

匈奴的主力終于殺來了,這是且鞮侯親自率領的單于部大軍,總共三萬騎,六比一的兵力優勢,李陵軍被團團包圍在浚稽山,四面八方密密麻麻全是匈奴騎士,震天的号角聲與鳴镝聲吵的人頭腦欲裂。所謂鳴镝,是一種響箭,冒頓單于發明,凡單于鳴镝所至,全軍共射之。

此情此景,李陵卻面色複雜的一笑。鳴镝聲,意味着匈奴單于親自出馬了。

一個戰争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圖:左二為帶鳴镝的箭頭

李廣與霍去病兩大名将,一輩子都沒能跟匈奴單于正面交手,現在李陵第一次正式出征竟就碰上了,幸耶,不幸耶?

但李陵已沒工夫想那麼多了,軍情緊急,他趕緊把部隊轉移了到東、西浚稽山兩峰之間,将辎重大車首尾相連排成一排以為營障,然後帶領士兵布陣于營外,前排持盾、戟,後排持弓、弩,李陵與校尉韓延年分别持黃、白旗護衛前後軍,并命十餘親騎往來穿梭,持金、鼓傳遞軍令,以約進退。五千士卒各司其職,嚴陣以待,冷靜的簡直不似一支軍隊,仿佛一台沒有感情也沒有生命的戰争機器。

兵法曰:“旌旗金鼓,一軍之動靜進退,全倚乎此。旌旗以萬人之目,為一人之視;金鼓以萬人之耳,為一人之聽。故三軍之士,素習陣法,使之遇敵,視旌旗以應變,聽金鼓而進退。如此,則戰無不勝。”漢軍這一整套嚴謹的排兵布陣,顯示了其完備的戰術體系,以及李陵卓越的指揮才能。

兵法又曰:“凡行軍越山險而陣,必依附山谷,一則利水草,一則附險固,以戰則勝。”李陵不選在山上布陣,而選兩山之間,這就極好的限制了匈奴軍的騎兵優勢。因為這陣旁左右兩座高山,就是山谷裡漢軍最好的天然屏障(注:是山谷不是峽谷,山谷利守,峽谷則死路一條。)匈奴騎兵隻能從一個方向進攻。而如果漢軍選在山上布陣,那麼匈奴騎兵就可沿着山坡從四面圍攻,漢軍困守山頂,進退不得,遲早全軍覆沒。

另外,漢軍大車為營,雙排作戰,交叉火力,縱深防禦,是進可攻,退可守;再将有限的騎兵作為傳令兵,建立起高效的軍事指揮資訊系統;凡此種種,李陵不愧為帝國第一戰術大師。

且鞮侯見李陵臨危不懼,部署有當,心中也甚為佩服,不過對方兵力如此薄弱,又沒有戰馬,而匈奴鐵騎居高臨下,漢軍完全沒有勝算。

可惜,且鞮侯隻是猜中了結局,卻沒有猜中過程。李陵這支漢軍很快就會給他以前所未有的重創,讓他這輩子都難以忘懷。

随着最後一聲鳴镝,匈奴軍從山坡上沖了下來,氣焰嚣張的逼近漢營,正想打個招呼,漢軍中忽然響起震天戰鼓,近千名勇士喊殺而出,沖進匈奴前鋒之中,左右沖殺,勇悍絕倫,真不愧為帝國第一步戰精英。

論近身短兵肉搏,匈奴人實在不是漢軍“荊楚奇才劍客”的對手,這些個武林高手,最擅格鬥技擊,又經李陵多年調教,那可是隻懂猛沖猛殺的匈奴騎兵能應付的,再加上他們根本沒想到漢軍會主動出擊,是以毫無防備,頓時被殺的人仰馬翻,一片混亂。

趁着這個時間,躲在盾牌後面的漢軍後排弓弩手們,開始填裝弩箭,他們将弩弓的前端置于地面再用腳踩住,雙手用力往上拉緊弓弦,挂到“機牙”上,接着将三支箭矢依次裝進弩臂上的機槽内,端平,眯眼估計距離,以校對“望山”上的刻度,然後手指輕扣“懸刀”,瞄準敵人,準備發射。

一個戰争瘋子的瘋狂戰術實驗:竟用五千強弩步兵擊敗了三萬騎兵

這些高射速高射程高密度高精度的強大遠射武器,比匈奴騎兵的原始弓箭實在先進太多。李陵敢在漢武帝面前大誇海口的底氣便在于此。

且鞮侯怎麼也沒想到,疲敝弱小的漢軍步卒,竟然會反客為主,率先發動攻擊,這太扯了吧!于是他趕緊下令,大軍迅速壓上,全體沖鋒,他就不信了,這四條腿的騎兵難道還沖不過兩條腿的步兵?沒天理了還!

李陵微微一笑,揮動令旗,金聲響成一片,勇士們迅速退了回來,同時後排強弩手扣動懸刀,千弩齊發,千支利箭一同射出,在太陽的映照下放出萬丈光芒,矢如飛蝗,疾似閃電,番次輪回,張而複出,射而複入,弩無絕聲,成排成排的匈奴騎兵應弦而倒,沒有比這殺人更快的了。且鞮侯見勢大驚,慌忙命部隊撤回山上,欲重整隊伍再戰,沒想到李陵又指令擊鼓了,數千勇士聞聲一齊沖出,追殺匈奴三萬精騎。

步兵當然不可能跑過騎兵,但是經過之前一番箭雨,匈奴有部分騎兵失去了戰馬,還有部分騎兵被受驚的戰馬甩下地來,他們驚魂未定,就遭到了漢軍的追剿,自然魂飛魄散,大多被當場斬殺,鮮血流滿山谷,伏屍遍野。有些馬跑的稍慢的匈奴騎兵也被漢軍勁弩射下山坡,翻滾着摔下來,成為漢軍劍下冤魂。

看來,配置了勁弩鐵甲的精銳漢軍重步兵,其實力比匈奴輕騎兵強大太多了。

此役,匈奴損兵數千人,李陵已經夠本兒了,接下來全是賺的。

且鞮侯終于發現自己确實低估了敵人,這支漢軍步卒兵團不但戰鬥力驚人,而且戰術出色,又兼裝備先進,絕不是李廣利之流可以比的,自己這三萬人恐怕不夠,還得再找些幫手來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