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的法國:名義上的戰勝國,實際上的戰敗國
二戰後,流傳着很多關于法國的笑話:
1.如果法國人要銷售二戰時期剩餘的步槍,那麼他們的廣告詞是什麼呢?
法國人:全新,從來沒開過火,僅僅被扔到地上一次。
2.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二戰時期對法西斯抗争時間表如下:
中國 1937—1945
蘇聯 1941—1945
美國 1941—1945
英國 1939—1945
法國 19:39—19:45。
之是以如此,是因為法國在二戰中的表現就是一個大寫的慫!僅僅堅持了40天左右,就投降了。速度之快,讓善于閃電戰的德國人都瞠目結舌:上帝啊,原來法國也擅長‘閃電戰’!冒失了!後來,戴高樂将軍上司的‘自由法國’使出洪荒之力,才勉強挽回一些顔面。就是這樣的法國,在戰後卻以戰勝國的名義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是因為法語好聽嗎?
縱觀法國的曆史,也不乏高光時刻,英雄才子輩出,拿破侖一世,聖女彼得等,讓這些英雄人物看到二戰法國人的慫樣,估計棺材闆是壓不住了。

1909年法國高盧高盧雄雞20法郎
1952年法國高盧高盧雄雞10法郎
2017年法國高盧雞50歐元銀币
對比一下,是不是現在的高盧雞不太對勁?對的,從高盧雄雞變成了高盧母雞。浪漫多了,血性沒了。味道也不對,莫非是肯德基的配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