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與你聆聽幸福
◆◆ ◆
前兩天一個朋友跟我說,她最近偶爾會夢到前男友。
說來奇怪,她并沒有想念對方,也不期待還有什麼餘情未了的場面。
夢裡也沒有什麼難舍難分的情節,就隻是一個模模糊糊的身影,但一看就知道是他。
我想起一個說法,大意是:
當你夢見一個很久不見的人,說明這個人正在忘記你。
可能感情就是一件藏不住的事情吧,愛的時候,不愛的時候,打算分開的時候,決定以往的時候。
而我想,一段感情應該是有兩次真正的結束的。
一次是在其中一個人提了分開的時候,另一次是,愛得更多的那個人,終于放下了的時候。
1
想念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忍不住點開對方的社交賬号。
他的微網誌點贊了哪一條内容,他的朋友圈配圖裡有一家新開的火鍋店。
對那些細枝末節的關注,都是在乎的證明。
相反,如果一個人不再偷看你的社交賬号,不再默默地給你點贊,不再小心試探地問你今天發的朋友圈是去哪兒了,那說明,他已經在放下了。
期望他人愛自己,總是容易失望的,踏踏實實地愛自己,才是最安心的。
兩條平行線就算曾經有過交點,在那之後也隻會是漸行漸遠,越來越遠。
以後啊,你有你的日子,他有他的風景。
2
忍不住聯系一個人,是喜歡對方最直接的證據。
很久都不聯系一個人,是淡忘對方最直接的說明。
不愛了,就不再需要從你的回應中得到情感的慰藉;
釋然了,是以即使斷了聯絡,也沒有關系。
不聯絡,不打擾,跟過去做一個安靜的告别。
把彼此最重要的位置讓出來,才可以邀請更合适的人進來。
3
分開之後,有的人表面風平浪靜,卻不放過任何在共同好友中挖掘前任消息的機會。
而有的人,談起對方的時候一言不發,臉上的表情卻洩漏了心裡的情緒。
還有的人,即使無意間聊起了前任這個人,也隻是心無雜念地一笑而過。
經曆過很多發生在身邊的事,我發現一個道理:
真正放下了的人,是不會費心思去打聽對方近況的。
可能偶然會提到你,但隻是偶然而已;
可能還是會想起你,但是不會再想念你。
失去分享欲是散場的開始,失去在意欲,則是放下的開始。
4
下定決心不愛了的人,不會再懷念你們的曾經,也不會再期待和你有未來。
一段感情結束的幹幹淨淨、徹徹底底的時候,就既往不咎了。
不管曾有過多少歡愉的時刻,都不再惦念了;不管曾如何愁緒萬千輾轉難眠,也統統都不再計較了。
那些一起暢想過的未來,都在宣告分手的時候一一廢棄。
不怨怪你沒有陪着我一直走下去,但未來的路,我們要分開,各自好好走了。
5
其實你發現了嗎?
有時候并不是離不開那個人,而是很難在短時間内習慣沒有對方的生活。
曾經滿心歡喜地養成了有TA陪在身邊的日子,卻又不得不面臨重新回到一個人的局面。
習慣比深愛可怕。
必須承認它是很強大的東西,因為它,容易泣不成聲,容易丢盔卸甲。
但是既然散場了,我們遲早都必須要從兩個人生活的思維中抽離出來,回到自己的人生軌道。
也許這個過程艱難又漫長,也許孤獨總是猝不及防地侵襲而來,但當你終于下定決心跟這段感情和這個人說再見。
當你終于正式地審視自己的過往和将來,當你終于走出來,你就會發現:
再難的事都會過去,沒什麼大不了的。
而生活,也一直在繼續,我們永遠都有機會,可以從頭再來。
【有讀者回報最近總是錯過推送,因為公衆号又改規則了。如果大家想在第一時間接收到文章推送,請花3秒鐘時間為我們點贊、點選“在看”或者轉發!您的鼓勵是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