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正所謂落葉歸根,中國人大概是世界上最熱愛故土的民族了吧,也許是拜悠久的曆史所賜,中國人對于自己從何而來,十分感興趣。中國人“尋根問祖”的情懷更是深刻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在近年來的華夏大地上“尋根熱”,更是掀起了一波波浪潮。

一旦提起尋根問祖這個詞,永遠都繞不開“山西洪洞大槐樹”這個地方。就連民間的歌謠中,人們世世代代都在傳唱着“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那顆在洪洞矗立了2300多年的大槐樹,為何就成了人們尋根問祖的根源?又有多少中國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呢?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山西大槐樹

從山西大槐樹下走出來的這些先輩,他們大多數,其實并不是自願離開故土,而是在封建統治強制移民的大環境下被迫離鄉。元末明初,戰争四起,燕趙魯豫等地,“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之是以會形成這樣的慘象,一是因為戰争,二是因為災荒,中原大地經曆了戰亂之後,早已經失去了往日繁華。可是在當時的三晉大地上,卻是一片繁華的景象。根據史料記載,公元1381年,中原大地,也就是河南、河北,兩省的人口加起來不足400萬,然而山西一地的人口卻有着403萬之多。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影視劇裡的移民告示

山西大地東面由太行山作為屏障,西面又有呂梁山脈遮風擋雨,再加上黃河環繞,天然閉塞的環境,使這片土地躲過了大規模戰亂。再加上那些年這片大地上風調雨順,大批躲避戰亂的流民遷居于此,山西省居然在元朝末年成為了一個安居樂業的“世外桃源”,山西人口是以成為北方諸省之冠。

為了快速恢複全國人口和經濟,明朝的締造者——明太祖朱元璋決定将山西大地上的富餘百姓,遷徙到全國各處,進而加強北方各地人口數量,這個決定自然能夠極大加強國家對地方的統治,也利于迅速回複戰亂導緻地方一片衰敗的地方經濟。

當然,站在不同老百姓的立場上,正所謂故土難離,人們自然不願意舍棄自己富足的生活和生長多年的土地。然而,在封建社會,随着統治者一聲令下,無論是否願意,此次的移民遷徙都勢在必行。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移民路線

為了保證能夠成功移民,明廷可以說是用盡了辦法,當時明朝統治者頒布的移民條例是這樣的:四口之家隻能留一人,六口留二人,八口留三人,一家人是以被拆的七零八落。

不僅如此,如果他們是同姓同宗者,在往外遷徙的時候,還不能遷于同一地。雖說朝廷對于這些遷徙的人獎賞豐厚,準備也算竭盡全力,但是依然難以彌補他們背景離鄉所造成的身心摧殘。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尋根問祖

這一場移民大遷徙,開始于明洪武三年,直到永樂15年才基本結束,在這将近50年的時間裡,大規模的移民次數達到了18次,遷徙之地遍布18個省,多達498個縣(市)。根據《明實錄》、《洪洞縣志》記載,移民的姓氏總共達到了882個之多。

但是在大槐樹的那座祭祖堂裡,供櫥中所有記載的移民姓氏,一共達到了1230個,而且,有些姓氏詳細記錄了他們的遷徙方向,其目的,就是為了友善這些後人,能夠再次回到他們的故土。

究竟有多少姓氏是從山西大槐樹遷移出來的?朱元璋為何會大遷徙?

祭祖堂

據說從山西大洪洞遷出去的移民,為了不忘記自己的根,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在房前屋後種下槐樹,以此來懷念自己離開時的那個地方。

在民間還有這樣的傳說:如果小指甲是兩瓣形狀,他們就是洪洞縣的後人;之是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說當時移民的人思鄉心切,押送他們的官兵,害怕這些人逃跑,便将他們的小拇指砍成兩半做标記,凡是從山西大槐樹出來的人,都保留着這種特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