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蘇聯已經解體28年,但對這個曾經超級大國的曆史,俄羅斯人至今仍在懷念。也有很多人研究蘇聯解體原因,其實蘇聯解體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在蘇聯曆史有很多事件也是間接促成蘇聯解體的“密碼”。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背景

1953年,是蘇聯一個很關鍵的年份,這一年斯大林去世,蘇聯出現了“權力真空”,因為之前沒有明确誰是上司人。于是蘇聯短暫進入一個集體上司的時代,無論貝利亞,還是馬林科夫都有可能接班,但這兩人卻在蘇共内部不受歡迎。而低調的赫魯曉夫最後取得蘇共一把手位置,運用黨内規則,先與馬林科夫聯合,逮捕處決了貝利亞,随後赫魯曉夫又以經濟不力為由,不斷削弱馬林科夫的權力。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1957年6月18日,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莫洛托夫等人不甘心,他們想在蘇共會上,以人數優勢逼赫魯曉夫下台。但沒想到,關鍵時候朱可夫出手支援赫魯曉夫,并用軍用飛機把全蘇委員運到莫斯科開會,以全會形式制約了會議表決。最後赫魯曉夫戰勝,并把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維奇等人清除出蘇共。

斯大林去世後,蘇聯内部進行了一系列權力鬥争,這種“權力洗牌”對蘇聯建設不力,但這一系列鬥争實際上類似于政變,為蘇聯内部權力架構的穩定帶來了隐患。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赫魯曉夫上台後,他又進行一系列反斯大林的動作。但赫魯曉夫本身就是一個缺乏理論功底的人,就連美國前總統尼克松都說:“我很難設想,他實際上是否讀過馬克思的三厚卷,在這一方面,他與斯大林不同,後者廣泛閱讀并寫下大量理論書籍。”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任何人都非十全十美,赫魯曉夫隻看到斯大林的不足,卻沒有看到正是斯大林治理,才有赫魯曉夫執政基礎。但赫魯曉夫在否定前任情況下,進行了改革,他以為找到治國新政,蘇聯卻迎來的初次“解凍”。實際上這也是權力鬥争的結果,赫魯曉夫“假大空”說辭,已經引起蘇聯内部的不滿,特别是赫魯曉夫秘密講話後,更是把蘇聯内部思想搞亂,一些人沒了方向。于是一場針對赫魯曉夫鬥争也在秘密進行。

陰謀

1964年10月14日,赫魯曉夫在蘇共會議上被解除了蘇共上司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這就是趕赫魯曉夫下台的政變,也被學者稱為蘇聯式“宮廷政變”。但據俄羅斯學者透露,當時推翻赫魯曉夫的行動一直在秘密進行,也就是說“倒赫”行動由來已久,甚至勃列日涅夫還策劃對赫魯曉夫實施暗殺。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勃列日涅夫是赫魯曉夫提拔上來的人,但勃列日涅夫卻并沒有對赫魯曉夫忠誠,從兩人合影看,雖然笑容滿面,但勃列日涅夫的心機很深。

勃列日涅夫深知赫魯曉夫的治理并沒有深得人心,是以他與波德戈爾内早在一年前就秘密策劃這場政變。勃列日涅夫深知政變要小心,是以政變前勃列日涅夫十分謹慎,他不斷通過試探,拉攏了很多内部反對赫魯曉夫的人,與他們秘密結盟。

在政變策劃中,勃列日涅夫深知通過蘇共會方形式,很難達到罷免赫魯曉夫的目的,是以隻有暗地裡争取反赫的委員。但勃列日涅夫等人深知,政變還需要強大軍事力量,是以1963年底,勃列日涅夫已經拉攏了蘇聯很重要黨政軍上司。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雖然勃列日涅夫等人的拉攏,“反赫”力量不斷增大,但勃列日涅夫與謝列平等人越來越擔心,如果政變失敗,他們結局會很慘。此時,勃列日涅夫曾提出暗殺赫魯曉夫,比如采取毒殺、槍殺,甚至想利用赫魯曉夫出訪瑞典之機,炸掉他的座機。但政變人員都怕赫魯曉夫身邊的警衛力量太強大,克格勃頭子謝米恰斯内不同意勃列日涅夫對赫魯曉夫采取如此暗殺的手法。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雖然勃列日涅夫等人策劃很謹慎,但他們通話還是被竊聽到,後來引起赫魯曉夫的注意。政變前一天,赫魯曉夫曾發出警告。但赫魯曉夫并不沒有意識到政變來的太突然,也沒有意識到危險,是以依舊去黑海度假,于是政變者加快的政變的步伐。

反思

當赫魯曉夫度假時,波德戈爾内迅速組織人員編寫赫魯曉夫的“罪狀”,并立即通知委員到莫斯科開會。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1964年10月12日,政變組織者最後通知赫魯曉夫來開會,此時赫魯曉夫才意識到危險,但他認為當年馬林科夫想通過會議搞垮他都破産了,有人再想通過會議已經不可能。但赫魯曉夫進入會場後,謝米恰斯内上司的國安會,迅速更換了赫魯曉夫在會場、寓所和别墅警衛人員。

在主席團會上,政變者宣讀了赫魯曉夫的“罪狀”,要求他立即辭職。而赫魯曉夫試圖反駁,但沒人聽他說話,特别是勃列日涅夫要求他不要辯解。赫魯曉夫一看大勢已去,很平靜的接受辭職。10月14日,蘇共會議上,宣讀了赫魯曉夫的辭職報告。一場針對赫魯曉夫的政變結束。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也預示着蘇聯第二場政變告一段落,不得不說,赫魯曉夫應該感謝謝列平,如果沒有謝列平阻止,或許就被勃列日涅夫暗殺了。但從勃列日涅夫想暗殺赫魯曉夫的策劃上,不得不說此人是一個内心很險惡的人,如果真要暗殺赫魯曉夫成功,那這種肮髒的行為,必然也加快蘇聯解體。

一張蘇聯時期的照片,笑容中為何隐藏殺機?蘇聯第2場政變内幕

蘇聯最後能讓勃列日涅夫上台執政,也是蘇聯的悲哀。從解密的資料來看,勃列日涅夫本來就是一很平庸的人,在青年時期也沒有過人之處,衛國戰争也沒有戰功,但得到斯大林賞識,在赫魯曉夫時期居然平穩升遷。表面上是一個平穩、沒有野心的人。勃列日涅夫也曾多次向外人示弱,表示自己有沒有上司才能,但最後這個“陰謀家”成功當選,他的能力比赫魯曉夫差遠,用這樣的人帶領蘇聯,蘇聯發展好不哪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