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将

德國坦克大規模攻擊蘇聯,急需用人之際,斯大林為何處決4大将?

第二次世界大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率領德國納粹欲要稱霸全球,這對于所有參戰國家來講無疑是一場空前的大災難。當時德國軍隊倚仗自己在坦克上的強大優勢,迅速擴張國土,侵勝多個國家,接着又劍指蘇聯,此時蘇聯執權者斯大林在大戰之際急需用人之時,卻突然下令處決4名将軍,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将

話說希特勒當年殺紅了眼,意欲急速吞并全世界,于是強行指令德國坦克揮軍莫斯科,時值冬季敵人又是遠道而來,在天時地利方面都對斯大林有利,唯獨不人和,因為4個将領的失誤最終導緻蘇聯差點戰敗,于是斯大林不得不下令槍斃掉他們。

而4個大将裡,有一個是大将三個為少将(大将巴甫洛夫、少将克裡莫夫斯基赫、少将格裡果裡雅夫、少将科羅布科夫),4人一生戎馬曾率令部下打過各種大小戰役,打仗經驗足地位又高,對蘇軍來說有着重大的影響力。

4人中,帶頭的叫巴甫洛夫,他任職蘇軍總司令,德軍來襲,他奉命帶令一支戰鬥力頗低的軍隊趕赴蘇聯西部進行駐守。因為斯大林當時覺得德國坦克急于取勝,定會率先攻陷頓斯巴跟烏克蘭,這兩個地域都是國家的經濟重地,許多瓦斯木炭、石油、大麥都産于此,是以缺一不可,若是被德國占領就等于被對方掐住了“咽喉”。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将

斯大林不敢怠慢就派重兵去駐守此2要地,以他所見估算說德國不要講主力放在西部地區,于是才派巴甫洛夫領一支普通軍駐守西部,可惜巴甫洛夫在面對德軍的時候,也認為對方是想聲東擊西,結果當被打敗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低估敵兵了,此時德國主力已經在西部大規模入侵。

蘇聯西部瞬間成為主戰場,但遠在烏克蘭跟頓斯巴的軍隊無法及時支援,巴甫洛夫跟三個少将獨力難撐最終落敗退走,德軍以強大的優勢在一日之内就全遷滅蘇聯在西部布置的空軍。接着德國坦克勢如破竹一路碾壓攻城略地,氣焰直逼莫斯科。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将

眼看蘇聯首都危在旦夕,幸虧時值寒冬,冷風咧咧,德國受到冰雪的影響被拖緩了進攻步伐,是以蘇聯才得以喘息機會重振旗鼓,最終以頑強的戰鬥民族精神一舉打敗了德國軍隊。

而當初巴甫洛夫跟他的三個少将部下逃回來後,就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因為斯大林怪罪他們在西部抗戰不力,讓德國順利挺進,害得大量蘇軍傷亡慘重,一怒之下就把這四個人判處槍決殺掉了。

其實巴甫洛夫此人本身性格就狂妄自大,當時也輕視了德軍,在剛與德軍接觸的時候,他僅通過廣播知悉前線戰況并沒有充分去了解。戰争初期,有膽大的軍兵告訴他德軍正在挑釁并企圖發動攻擊,他卻不信反而覺得對方在“耍把戲”不敢真正攻擊蘇軍,結果德國後援趕到一切準備就緒,突然就發起大規模攻擊,一輛輛德圖坦克擺出陣型直壓蘇軍。

二戰時,德軍坦克兵挺進蘇聯,硬仗當頭斯大林為何槍決了4個大将

由于巴甫洛夫戰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導緻被敵人打得迅速潰退,德國趁機攻陷多處地方,這時候,巴甫洛夫才開始着急了,可惜戰局已扭轉不回來,最終導緻蘇聯首敗。斯大林認為在這次戰争中,巴甫洛夫和三個少将需要責任主要責任,正是因為他們的輕敵行為,導緻犧牲幾十萬的蘇軍。就算巴甫洛夫曾建立過不少功績,但無法彌補這次戰争的大過錯,為了讓其他将領以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斯大林最終決定槍決4人,以儆效尤。(注:1956年蘇軍總參謀部為以上4人平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