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巴巴将于近期啟動起訴售假賣家專項月,首批計劃對100個售假賣家展開追償。”1月16日,阿裡巴巴打假聯盟(AACA)暨品牌權利人合作會議在廣州舉行,會上公布了阿裡與權利人聯合起訴售假賣家第一案,阿裡與聯盟成員、法國護膚品牌貝德瑪先後将售賣假冒貝德瑪卸妝水的深圳賣家劉某訴至法院,索賠共計94萬餘元。
阿裡巴巴集團進階法務專家衛知在會上表示,2018年将繼續加大與品牌權利人的合作,将聚力合圍打擊制售假者,聯合權利人對售假賣家展開民事追償。
<b>“卸妝水”一年賣出一萬瓶 </b>
<b>僞代購終審獲刑四年</b>
2016年5月,在阿裡巴巴打假特戰隊與品牌權利人的助力下,深圳警方破獲一起百萬假冒貝德瑪卸妝水案。
主犯劉某今年32歲,從2014年開始經營網店“Candice香港代購”。2015年開始,劉某從上家唐某處以每瓶13元的價格購入假冒貝德瑪卸妝水,冒充正品再以每瓶90至110元不等的價格在網店銷售,又從網上購得假冒香港卓悅發票,店标,不少顧客使用後出現皮膚過敏損傷。截至2016年4月25日被警方抓獲,劉某通過網店共銷售假冒卸妝水共計13128瓶,非法獲利約53萬餘元。
警方順藤摸瓜,查獲劉某的上家唐某及造假者餘某。唐某以每瓶9元至10元的價格從餘某處大量購入假卸妝水,再倒手賣給劉某賺取差價。2016年10月1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12月27日終審作出判決,主犯劉某改判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30萬元,唐某等人也分獲改判。
<b>貝德瑪聯合阿裡首訴售假者 </b>
<b>滬杭兩地分獲立案</b>
2017年12月底,淘寶以合同糾紛為由将劉某訴至杭州網際網路法院索賠53萬餘元及訴訟合理支出1萬元。
淘寶在訴狀中稱,被告劉某注冊淘寶店時簽署的《淘寶服務協定》中明确規定,不得在淘寶平台上銷售侵犯他人知識産權或其它合法權益的商品,由此給平台造成經濟和商譽上的嚴重負面影響,應賠償損失。
随後,貝德瑪向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以侵權為由向劉某賠償41萬餘元,本月2号該案正式立案。
“此案是國内電商平台與權利人合圍打擊售假賣家的第一案。” 在打假聯盟成立一周年會上,衛知指出,“在以往的訴訟中,均為阿裡一家起訴,難以形成合圍之勢。”他表示,“阿裡起訴售假賣家并不是為了賠償,我們希望能有更多受害主體包括權利人、消費者和正品賣家能夠站出來拿起法律武器,讓售假者無處可逃,真正對他們起到震懾作用。”
“通過民事訴訟手段與品牌權利人形成合圍打擊之勢,将成為促使各方深入參與共治打假的新趨勢,我們期待更多打假聯盟的成員可以參與進來。”衛知稱。

阿裡巴巴進階法務專家衛知表示,阿裡将通過民事訴訟手段與品牌權利人形成合圍打擊之勢。
2017 年 1 月,阿裡巴巴打假聯盟成立,這也是全球首個“大資料打假聯盟”,聯盟第一批成員包括施華洛世奇、寶潔、路易威登、瑪氏、貝德瑪、小米等全球 30 個知名品牌權利人。據上周釋出的《2017年阿裡知識産權保護年度報告》披露,2017年阿裡已經發起12起針對售假賣家的民事訴訟,涉及品牌包括施華洛世奇,瑪氏,阿迪達斯、五糧液等。
<b>百個售假賣家待起訴</b>
<b>阿裡呼籲權利人合圍打擊</b>
為窮盡一切手段繼續追殺假貨分子,2017年阿裡巴巴運用民事訴訟手段“追殺”售假者,“讓售假者疼”,提高制售假成本。
2017年7月20日,被媒體稱為“電商打假第一案”在滬落槌,出售假冒皇家瑪氏貓糧的姚某判賠淘寶12 萬元。目前,該案入選 2017 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民事行政案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劉俊海認為,該案釋放了法院鼓勵電商平台源頭治理假貨的司法信号,值得點贊。
衛知也稱,2018年阿裡巴巴将繼續繼續加大起訴售假賣家的力度,并于近期啟動起訴售假賣家專項月,首批計劃對100個售假賣家展開追償。“除了批量起訴售假賣家外,阿裡還将聯合權利人、正品賣家、消費者對進行合圍打擊,呼籲各方力量進行社會共治,以司法實踐促進網際網路治理。”
“阿裡以平台身份出面起訴售假者,表明了其禁止假貨的決心和社會責任感。”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網際網路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認為,面對假貨這樣一個社會性問題,除了一家平台依靠自身投入打擊外,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多方協同參與,才是根本之道。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1-16
本文作者:網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