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引言

1951年,一個國軍少将即将要被槍決,面對無數次群衆的批鬥,他始終緘口不語,毫不反抗,在他命懸一線之際,葉劍英元帥得到了這個消息,大驚失色的葉帥立馬電令槍下留人,這才把他從刑場上保了下來。那麼問題來了,他到底是誰,為了會讓葉帥大驚失色,今天就讓我走近中共地下優秀情報人員——莫雄。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莫雄

衆所周知,隐蔽戰場可以說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但是它同樣充滿了生與死的較量,不僅要時刻提防着敵人那變幻莫測的“出牌方式”,還要時刻面對内部出現的各種各樣的陰謀詭計,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是以付出生命的代價。我黨在隐蔽戰線上有非常多的優秀情報員,但大多數人都在戰争年代犧牲了,隻有少數人憑借自己豐富的與敵鬥争的經驗活到了勝利。而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情報員莫雄,他就如同

電視劇《風筝》中柳雲龍所扮演的“軍統六哥”

一樣,在國民黨的黨内軍内即“莫大哥”之稱。他曾在敵人眼皮子底下為我黨傳遞出了很多重要的情報,堪稱傳奇,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下他的傳奇經曆。

“莫大哥”的革命之路

1891年,莫雄出生在廣東英德,家境貧苦,其祖輩于光緒初就背井離鄉,遷居到了浛洸謀生,以泥水編織為業。在9歲的時候,莫雄進入私塾學習,僅僅學了不到3年的時間,便外出給人當徒工,曾在廣州石室聖心神學院當過夥夫,空閑時會經常去長堤一帶聽革命黨人的反清宣傳,久而久之,莫雄開始對革命黨産生了向往。

1907年,年僅16歲的莫雄如願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09年奉命加入到了廣東新軍中,積極進行策反的工作,随時準備策應革命黨的武裝起義。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孫中山先生

在辛亥革命失敗以後,廣州的北伐軍便有了解散之危,各路的軍閥們都開始擁兵自重,分散到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而此時的莫雄,雖然心仍有報國之志,但是奈何國運不濟,新生的民國又在風雨中搖搖欲墜。

1917年7月,孫中山從上海南下廣東,擔任中華民國政府大元帥。随後,莫雄在追随孫中山先生期間,在粵軍部隊中也是屢建戰功。後來又在駐閩期間,公正地處理了當地多年的宗教糾紛,深得當地老百姓的好評。在1920年8月,莫雄奉命回師廣州後,便被提拔為粵軍第四獨立旅中校營長。

1922年6月,莫雄在被任命為梧州衛戍司令後,得知了陳烔明發動背叛孫中山先生的兵變的消息後,他便積極聯系了駐桂的滇軍楊希闵部和桂軍劉震寰部,并接受了孫中山先生的密令,組成了西路軍,之後兵分兩路,出梧州東下讨陳。莫雄率部在攻至西江右岸後,将叛軍擊潰,陳烔明也逃出廣州城,退居到了東江一帶。此戰的勝利也為孫中山先生第三次在廣州建立革命政權奠定了基礎。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陳烔明

莫雄因曾參加過黃花崗起義、護國戰争以及讨伐陳烔明的戰争等,表現英勇,并屢立戰功,便被大元帥府提拔為粵軍第二師第二獨立旅的少将旅長,此時的莫雄年時才31歲。

在北伐結束之後,蔣介石剝奪了莫雄的軍權,莫雄隻身一人前往了澳門。1927年,莫雄投奔了張發奎,在其手下任少将團長,駐守廣州。1930年3月,莫雄跟随張發奎發起了反蔣活動,在這次活動失敗之後,張發奎下野了,莫雄也賦閑在家了。

中共在蔣介石身邊的暗棋

1930年,閑居上海的莫雄巧遇了之前的舊部劉啞佛,而劉啞佛另一個身份則是中共黨員。之後,在劉啞佛的介紹下,莫雄又結識了項與年、嚴希純等中共黨員,并與周總理、李克農以及中共中央特科也建立了聯系。在與中共黨員接觸了一段時間之後,對我黨産生了向往,随即,莫雄便表示希望可以加入共産黨。當時負責上海特科的李克農是這樣答複莫雄的:

莫先生是革命的老前輩了,也是孫中山先生的忠實信徒,組織上認為莫先生還是以暫緩參加共産黨為宜,這樣也是為了更加友善你工作。

莫雄對于李克農的答複深表了解,并将李克農的這番話作為了自己對黨的承諾,在此後曾多次暗中為地下黨提供了很多重要的情報。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周總理

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之後,時任稅警總團總團長的莫雄,便指揮所屬部隊與十九路軍共同對日軍展開抗擊。在上海停戰之後,莫雄又率部到了海州,而海州是有名的淮鹽産地,同樣也正因為有這樣一個名号,也造成了這裡的鹽枭為患多年,大肆破壞鹽稅,作惡多端,勢力較大。于是,莫雄就想将這裡的鹽枭打壓一下,在得到蔣介石同意後,便出兵對鹽枭展開了清剿,在此番攻勢之下,大批鹽枭、匪首以及有關官員均被問斬。從此稅收增加了不少,莫雄是以也受到了嘉獎,百姓歡喜,立碑稱頌。不久之後,蔣介石再次奪了莫雄的軍權,使得莫雄再次賦閑在家了。

1934年1月,莫雄接到了時任國民黨第二路軍總指揮薛嶽的邀請,讓他趕赴到南昌工作,之後又在時任蔣介石侍從秘書長,并且還是自己昔日好友的楊永泰的舉薦之下,出任了國民黨贛北第四行署專員兼保安司令。而莫雄在去贛北四行署上任之前,專門回了一趟上海,與中共地下黨進行了秘密洽談,決定将項與年等十餘名地下黨員安排在自己身邊擔任要職。于是,項與年作為莫雄曾經的“袍澤部下”,被莫雄一同進入了贛北第四行政專署。之後,莫雄又通過楊永泰在蔣介石的南昌行營裡也安插了幾名我黨地下情報人員。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項與年

接下來,為了配合莫雄“剿共”,達到迷惑蔣介石的目的。紅軍遊擊隊和蘇維埃政府特地減少了很多在德安地區的遊擊活動,有時也會佯裝敗退,以此來給莫雄創造些“剿共戰績”。對此,國民黨内高層卻信以為真,還曾為莫雄所屬的德安專區發過嘉獎,稱其:剿共得力,全省第一,并授予了德安地區為“模範區”。蔣介石聽聞後高興得不得了,接二連三地給莫雄傳嘉獎令。莫雄也憑借這樣“剿共有功”的戰績,再次取得了蔣介石的信任。

一封情報,立下不世之功

1934年,蔣介石在廬山牯嶺召開了第五次“圍剿”蘇區紅軍的絕密會議,莫雄也因在“剿共”行動中戰功赫赫,與蔣介石的恩怨也一筆勾銷了,被蔣介石特意邀請來參加此次絕密會議。

在會議上,蔣介石打算畢其功于一役,決定調集150萬軍隊、200門大炮、270架飛機,配備1000輛卡車,以分進合擊、鐵壁合圍的新戰術,一舉“剿滅”瑞金的中央紅軍。這就是著名的“鐵桶圍剿”。莫雄在聽完這個計劃後,覺得這個“圍剿”計劃規模巨大而且又十分周密,若此計劃得以實施,那紅軍的處境将不堪設想。

是以,莫雄在出席完會議之後,就連夜趕回了德安司令部,當他趕到司令部的時候,天色已經很晚了,莫雄也顧不得吃飯了,立即命人将劉啞佛、項與年等叫到他的辦公室,并從公文包裡将“鐵桶計劃”取出與他們商量,最終因為項與年會講客家話,又熟悉當地的地形和交通路線,便決定由項與年親自負責送出情報。

10月7日,項與年在經過一路艱難坎坷之後,終于抵達了瑞金,并在沙洲壩見到了周總理和李克農,将絕密情報給到二人手裡時,周總理和李克農幾乎都要認不出眼前站着的這個骨瘦如柴、渾身散發着腥臭味的老叫花子就是曾經相熟的老部下了。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前排右三 葉劍英元帥 右二 莫雄

也正是因為這份情報,才得以使紅軍在被國民黨軍隊完成包圍之前安全撤離了。

1949年,在解放前夕,國民黨反動派開始瘋狂殺害共産黨人以及進步人士。此時的莫雄也被懷疑是共産黨員,時任軍統特務頭子的李及蘭即下令逮捕槍殺莫雄。莫雄在得到這一消息後,設法潛逃到了香港。

黨和人民不會忘記功臣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葉劍英被中央派往廣州進行工作,臨走時毛主席曾叮囑過葉帥,一定要找到莫雄,并給他将工作安排好。葉帥在得知莫雄逃亡到了香港後,便寫信給莫雄,并派人去香港将莫雄接回了廣州參加工作。

1951年,有位國軍少将被判槍決,為何葉劍英急電:立即釋放

葉劍英元帥

1951年,莫雄老家英德土改時,由于那裡的農民并不知道莫雄的真實身份。于是,便将莫雄曾經擔任過保安司令的情況彙報給了土改組,而後土改組上報省委,要求将莫雄押回英德進行批鬥,華南分局辦公廳甚至還表示要對莫雄執行槍決。然而,在這命懸一線的危急時刻,莫雄卻緘口不語,對自己曾為革命作出的重要貢獻更是隻字不提。幸虧有人及時将這個情況彙報給了葉帥。在得知這個消息後,葉帥也是萬分驚詫,立即電令時任中南軍區政治部主任的陶鑄:

槍下留人,莫雄是我黨功臣,趕緊釋放

。也正是葉帥的這封急電,這才保住了莫雄的性命。

1980年2月12日,莫雄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在莫雄離世後,中共廣東省委、省政府、省政協、省人大聯合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