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罐裝的"長壽"都依賴于防腐劑?是時候讓我們的"爺爺綠背"正确命名了

作者:烹饪界推薦家常菜單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記者王斌)說到罐頭食品,很多人會想到"青爺背"黃桃罐頭和烤麸皮罐頭。随着現代食品儲運、加工技術的發展,在當今手頭的新鮮食材中,罐頭不再是家庭餐桌上的必需品。對于那些習慣了新鮮食材的人來說,"95歲以後"和"00歲以後"對罐頭食品有"很多問号":罐頭食品有營養嗎?吃東西安全嗎?罐裝的"超長待機"真的完全依賴于防腐劑嗎?

對此,科鑫食品健康資訊交流中心主任鐘凱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表示,絕大多數罐頭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個别品種除外。"即使有防腐劑,一方面也需要工藝,另一方面,将其添加到國家标準中不會影響健康。

商業無菌并不意味着"無菌"

《食品安全罐頭食品國家标準GB7098-2015》對罐頭食品的定義如下:以水果、蔬菜、食用菌、牲畜肉、水産動物為原料,經過加工、罐裝、封口、加熱殺菌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商用無菌罐頭食品。

"無論是罐頭肉還是玻璃瓶裝水果,雖然工藝略有不同,但核心是消毒的。鐘先生表示,根據現行國家标準,罐頭食品需要滿足"商業無菌"的要求。

資料顯示,早期的殺菌方法是煮沸(100度),後來改為氯化鈣溶液蒸煮(115度),後來發展成高壓蒸汽殺菌(121度)。罐頭罐頭在出廠前要做市售無菌試驗,通過模拟室溫貯存,看罐頭是否會出現上升、桶袋等腐敗現象,通過微生物培養實驗,看是否有微生物繁殖的可能性。

"'商業無菌'并不意味着絕對沒有細菌,而是不含病原微生物。鐘先生說,有些罐頭可能含有少量緻病微生物,但它們不能在正常溫度下繁殖。例如,罐裝番茄醬中可能存在少量的黴菌孢子,因為番茄醬的酸性比較強,這些孢子不易繁殖,是以不能使用防腐劑。

個别罐頭含有防腐劑 國家标準 添加無害健康

鐘凱指出,絕大多數罐頭不需要防腐劑,除了個别品種。"例如,罐裝揚美需要加入丙烯酸,罐裝蘑菇和谷物可以用乳酸鍊球菌乳酸制成。

除了傳統的易拉罐,現在行業内軟罐更受歡迎,生産工藝與普通易拉罐基本相似,但包裝材料發生了變化。常見的包括尼龍膜、聚乙烯膜、鋁箔等,有的根據工藝需要還會添加防腐劑。

"需要強調的是,即使這些罐頭含有防腐劑,一方面也需要工藝,另一方面,按照國家标準添加它們并不影響健康。鐘凱說,罐頭肉(如午餐肉)通常含有亞硝酸鹽,雖然可以作為防腐劑,但這裡要發揮另一種功能——亞硝酸鹽與肌紅蛋白結合,形成美麗的紅色,可以起到護色的作用。

沒有營養的罐頭?化療,聽着!

許多網民對罐頭食品感到厭倦的原因之一是,他們認為罐頭食品"一點也不新鮮","絕對沒有營養"。真的是這樣嗎?

"罐頭食品在高溫下處理,營養不如新鮮食材,但這并不意味着沒有營養。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不會因殺菌過程中發生實質性變化,罐頭加工主要是失去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B和葉酸等。"鐘凱說。

據統計,美國人每年吃罐頭食品90公斤,歐洲50公斤,日本23公斤,中國隻有1公斤。

"事實上,罐頭食品是我國傳統特色産業和外向型産業,在民族食品工業起步較早,基礎良好,發展迅速,罐頭市場定位最早向出口導向,是衆多食品中第一個進入國際市場的。鐘凱表示,長期以來,對罐頭食品的一些偏見影響了其在中國的發展,但"抛棄"罐裝的中國罐頭在國際市場上非常受歡迎,出口到美國、俄羅斯、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本文摘自中國經濟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