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成語,濃縮曆史精華;曲徑通幽,遇見不一樣的“中國”。
有一句專門針對女同胞的俗語:頭發長,見識短。
對現代女性而言,這絕對是不敬之詞,尤其是說給“女漢子”們聽,說不定早被打個滿地找牙。但在古代,女人幾乎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加上也不太出門,見識淺薄也屬情理之中。
這一點,甚至在漢字裡也有所展現。比如“婦”,繁體字為“婦”。《說文解字》: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這大概也是“女主内”的由來。
但凡事總有例外。古往今來,甚至女性備受封建禮教壓抑束縛的年代,也不時有女性嶄露頭角,大放異彩,且不說碾壓衆男人的秦宣太後芈月和則天大帝,單是《列女傳》中記載的“家庭婦女”們,其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和精神境界,饒是今天看來,也讓諸多須眉男兒望塵莫及。
(上)一位妻子的睿智和憂慮
在前幾期國學成語故事《鞭長莫及》中,曾經提到晉國有一位重要謀臣——大夫伯宗。
伯宗的老家是宋國。他的祖父是宋襄公的弟弟公子遨。當年公子遨出使晉國完成任務後,留在了晉國,後娶妻生子,兒子改姓伯。
大夫伯宗很有才,但是心直口快,能言善辯,盛氣淩人。
他的妻子很擔心,伯宗每次離家上班,都千叮咛萬囑咐說:“盜賊憎惡主人(盜憎主人,比喻邪惡的人本能地憎恨好人。),群眾讨厭管理他們的。一個社會,有喜歡好人的人,也一定有憎惡妒忌好人的人。你喜歡直言不諱,必定會得罪壞人,小心災禍落到你身上。”
但伯宗是一個很自負的人,也喜歡那種朝堂之上侃侃而談、衆人歎服的美妙感覺,尤其是多年來,他的很多意見建議被國君采納,效果極佳,是以根本聽不進妻子的話。
有一次,伯宗下班回家,滿面春風。
妻子:“看你臉上有歡喜之色,為什麼呢?”
伯宗:“今天我在朝堂上發言,大夫們都說我知識淵博像陽處父呢。”
伯宗原本以為妻子也一定為他高興,但是妻子卻一臉憂色說:“我聽說長米的谷子不漂亮,至理名言不必修飾。陽處父這人華而不實,善于言辭但是沒有謀略,是以遭到殺身之禍,有什麼可高興的呢?”
伯宗一聽,覺得妻子的話不無道理,就說:“我想請大夫們來咱家喝酒,你躲在一邊聽聽我們的談話。”妻子答應了。
我們知道,人在心情放松的環境裡容易現真性情,是以伯宗此舉還是很高明的。
這廂酒宴擺下,大夫們如約而來,把酒言歡、高談闊論。伯宗的妻子則躲在一邊,仔細聆聽審視酒席宴間每一位大夫的言談舉止。
宴會結束後,衆人告辭回家。一旁閃出伯宗妻子,她說:“衆位大夫的确不如你。但是當今社會,群眾不喜歡上層很久了。一旦有什麼變故,災難一定會降臨到你身上。我多次勸你悠着點,但是你脾性難改,我也不勉強你了。但是我們國家已處在動蕩邊緣,危險就在眼前。咱們沒有那麼多錢和人脈,你應該結交幾個品行好有才能的大夫,關鍵時刻能保護咱們的兒子伯州犁。”
伯宗也是聰明人,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他心裡也不是沒數,于是就聽從了妻子的勸告,開始有意識地結交一個叫畢羊的賢人。
公元前567年,該來的風暴還是來了。
這一年,郤缺(見成語故事《相敬如賓》)的後人三郤(郤錡、郤犨、郤至)聯名上奏向晉厲公誣告并害死了伯宗。伯宗的兒子伯州犁在畢羊的幫助下逃亡到楚國,幸免于難。
是以,男人們,如果你擁有一個情商高的妻子,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聽話。

(下)陽處父和三郤
下面提一下本文的配角——陽處父和三郤。
陽處父是晉國大夫,此人相貌堂堂,舉止不凡,但因為得罪了人,于公元前621年被殺害。
其實,在他遇難之前,就有人預言了他的結局,預言者是一個和他萍水相逢的飯店老闆。
《國語》記載,公元前622年的一天,陽處父出使衛國,回國路上,在甯嬴氏的旅館下榻。甯嬴氏看到陽處父後非常激動,對妻子說:“我尋求君子很久了,今天終于遇到了一個。”
甯嬴決定追随陽處父幹一番事業。有人竟然舍家撇業追随自己,陽處父當然很激動,一路上,兩人邊走邊聊,但走到溫山時,甯嬴卻告辭陽處父傳回了家中。
妻子見他去而複返,就責備說:“你怎麼這麼戀家啊。”
甯嬴說:“你誤會了。起初我一見到他的容貌就想跟他走,但是聽他說話後又覺得不對頭。通過談話我發現,陽子雖然容貌莊敬但語言匮乏,而且性格剛直,喜歡冒犯别人,這樣必然會積怨結仇。我是以擔心跟随他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招來災禍。”
不得不說,這個旅館老闆很有眼光。一年之後,陽處父被賈季派人殺害。
因為,當初陽處父曾經向晉襄公建議,讓趙盾而不是賈季做中軍主帥,在賈季表示不解時,晉襄公竟然洩露說,是陽處父的讓他這樣做的。
晉襄公也太他媽的不仗義了。
再說三郤。
三郤集團是趙氏之後晉國最“牛掰”的家族。最輝煌時,三郤皆位列卿大夫,四軍(上軍、中軍、下軍、新軍)八卿占其三,一時風頭無兩。
而且,三郤家族非常團結,對外一個聲音說話。
但是所謂“官大自奸”,位高權重又沒有多少限制,真正時時處處保持低調的,少之又少。
《左傳》記載,郤錡看上了晉厲公寵臣夷陽五的地,索要不成直接明搶,是以和夷陽五結怨。
郤犨則和一個叫長魚矯的争奪田地,不僅囚禁了長魚矯,還把人家的父母妻子綁在同一輛車上遊街。問題是,長魚矯後來也成了厲公寵臣。
郤至也不是省油的燈。有一次,郤至跟随厲公出去打獵,射死了一頭野豬,厲公的手下閹人孟張搶先一步,撿起野豬想獻給厲公邀寵。郤至大怒,一箭将孟張射死。打狗還得看主人呢,晉厲公拍案大怒說:“郤至欺我。”
最可怕的是,三郤還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栾書。栾書從晉景公時起就是執政大臣,才能卓越,戰功赫赫,但同時又是一個很陰險狡詐的人,為了權力可以不擇手段。
此前,晉楚交戰,郤至不聽栾書指揮執意和楚國作戰,而且打敗了楚國,栾書是以怨恨郤至。
于是,栾書開始設計陷害三郤。加上三郤此前在國内飛揚跋扈,出使國外時也态度傲慢、禮數不周,是以被很多人認定,三郤滅亡已是時間早晚問題。
尤其是他們誣陷殺害了伯宗,更是人神共憤。畢竟,伯宗雖然心直口快,但是個一心為國為民的大好人。
韓獻子說:“好人,是天地的綱紀。郤氏突然就絕殺了好人,能不遭到報應嗎?”
當然,最後拍闆是晉厲公,因為他才是晉國的老大。三郤位高權重,家族勢力龐大,已經威脅到了君權,這是晉厲公所不能容忍的。負責動手的是長魚矯等人。
國學經典欣賞:
晉大夫伯宗之妻也。伯宗賢,而好以直辯淩人。每朝,其妻常戒之曰:“盜憎主人,民愛其上。有愛好人者,必有憎妒人者。夫子好直言,枉者惡之,禍必及身矣。”
伯宗不聽,朝而以喜色歸。其妻曰:“子貌有喜色,何也?”伯宗曰:“吾言于朝,諸大夫皆謂我知似陽子。”妻曰:“實谷不華,至言不飾,今陽子華而不實,言而無謀,是以禍及其身,子何喜焉!”
……及栾不忌之難,三郄害伯宗,谮而殺之。畢羊乃送州犁于荊,遂得免焉。君子謂伯宗之妻知天道。《詩》雲:“多将熇熇,不可救藥。”伯宗之謂也。
——《烈女傳 仁智 晉伯宗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