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蒙牛正式啟用全新品牌形象,由蘋果LOGO設計者,世界著名設計大師Rob Janoff操刀。這是22年以來蒙牛首次更換LOGO,全新的LOGO是否符合你的審美?

實話實說,設計用尺算,普通人用眼看。非專業人士,這樣的LOGO我畫不出來,也品不明白。就算我是老闆,你把設計稿丢給我審,充其量也隻是看個熱鬧,還得聽設計師給我上一堂課。
我相信,大多數網友看标志,一方面看形狀的美感,一方面可能要考慮“看完記不記得住”,也就是“形”和“意”兩方面。但是作為企業本身,這個LOGO除了辨識度和可讀性,必須富有内涵,融合了自己的企業傳統文化或願景。總而言之,既要視覺形象簡潔、美觀,又要符合品牌氣質,隐約或直白地展現企業的價值觀,設計一次,沿用數十年。是以不單單是畫個符号那麼簡單。
和前陣子日本設計師給小米“mi”LOGO“重新設計”類似,蒙牛也是在原LOGO基礎上做微調,力求“味如當初,意與時進”,産品形象不能丢,消費者一看就還是蒙牛,但仔細看才會發現有改動。
▲國際頂級設計大師原研哉親自操刀,其個人品牌及附加價值之盛,讓小米心甘情願買單200萬。有趣的是,盡管新LOGO看起來更好看,小米依然被網友揶揄“改了個寂寞”,或許這隻是小米本身的話題傾向吧——大家都希望金主錢多而無腦,才能讓自己顯得不那麼渺小而無知。
▲相比小米LOGO的圓角優化,蒙牛的改動就稍微明顯了一些,明眼人都能看到新LOGO既尊重了蒙牛的傳統,又順應了當下流行的設計趨勢,“兼具年輕化、國際化新形象”。不但顧及了品牌LOGO的舊有形象,讓原品牌的辨識度自然而然地延續到新LOGO之上,而且精簡得恰到好處。
新舊LOGO對比之下,甚至普通網友也能感受到,舊LOGO的設計确實有些國小生。這種專業設計功底,一般人可搞不定。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與蒙牛合作的是國際知名設計師Rob Janoff(羅布·詹諾夫)及其設計團隊,Rob Janoff曾是蘋果公司LOGO的設計者,被咬了一口的蘋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能把大師請來給自家LOGO換新,蒙牛一定花了不少錢。
至于這個設計花了多少錢,到底值不值得蒙牛欣然買單,普通人就别敲算盤了。當年揶揄小米的人,這次吃瓜蒙牛也大可不必。
實際上,僅這次官宣改LOGO,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的話題熱度,遠比LOGO本身值錢得多。
網友看熱鬧打打牙祭可以,吃飽了可撐不出個會營銷的腦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