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我們在上國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這則家喻戶曉的故事不僅極具教育意義,也讓司馬光從此流芳百世,成為了家長教育孩子的典範,而司馬光也因為自己救人的事迹成為了小孩子的榜樣。但是我們隻知道這個故事的一部分,對于後續卻不是很了解,而且也有人好奇這個被救的小孩究竟是誰。其實在了解了這個故事的後續後發現,這個小孩也很不得了。

司馬光砸缸的故事發生在過年那天,當時很多親人相聚是以家中非常熱鬧。一些同齡的小孩子就一起到院子裡玩耍,可是就在一群孩子你追我趕的過程中,卻突然聽到有人喊了起來,原來當時有一個小孩不小心掉進大水缸裡了。在場的人一下子都慌了,不知道該怎麼辦好,如果沒有馬上将這個小孩救上來,可能就會沒命了。當時很多小孩子因為害怕還哭了起來,可是司馬光卻不動聲色的将一塊大石頭砸向了水缸,随後水缸中的水就流了出來,這個小孩也獲救了。
事情發生後,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開始傳遍街頭巷尾,人們都說司馬光是一個聰明善良又機智勇敢的孩子,後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通過這則小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頭腦聰明,而且臨危不亂,在旁人亂作一團的時候他反而很冷靜,也想到了一個很好的方法将掉入水缸的孩子救了出來。如果當時沒有司馬光,也許這個小孩就會溺斃在水缸裡。在了解這個故事的時候,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去介紹被救的這個孩子,可殊不知這個孩子後來的行為也值得人們學習。
這個被司馬光從水缸中救出來的小孩就是上官尚光,很多人對于上官尚光的名字并不是很了解,他和司馬光是發小,他們從小就相識,而且關系十分密切。在上官尚光被司馬光救了之後,他們之間的關系自然更加親密無間,上官尚光也始終将這份恩情記在心裡。後來他還為此在城西龍堤南坡建造了一座亭子,這個亭子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司馬光的救命之恩,與此同時,上官尚光也希望用這個亭子供人們乘涼,将這份善念傳承下去。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後續也值得人們稱道,這個被救的小孩懂得感恩,還用建造亭子的方式将其發揚光大确實值得人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