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之中不得不說的一個王朝就是清王朝,每次說到這個王朝的時候都會引起激烈的讨論,從清朝滅亡這一百年的時間裡面,對于清朝的研究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有人說清朝是中國各個朝代之中制度最好的朝代,這套政治制度如果不是遇到了西方入侵可能會突破封建王朝三百年時間的大關。但清朝滅亡的罪人其實并不是最後的光緒皇帝這些人,而是我們人盡皆知的一個皇帝,是他一步步的将清朝從盛世帶到了黑暗之中。
清朝滅亡的罪人光緒

最近的一種言論說慈禧太後是清朝滅亡的罪魁禍首,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确的,清朝滅亡的原因其實和明朝最後那幾年是很相似的,說清朝亡于光緒手中就像是說明朝亡于崇祯皇帝手中是一樣的道理。兩個人其實都曆史之中的可憐皇帝,這個國家早在他們的先輩手中就已經玩弄的差不多了。
到他們做皇帝的時候已經是一副爛攤子了,面對這樣的局面很難有人做到全面收複和複興,說一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朱元璋複活也很難拯救16世紀末年的大明王朝,就算是清查後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複生,估計也鬥不過慈禧太後這個老妖婆,這其實就是哪個時候的曆史現狀,但很多人卻是贊同,認為是最後皇帝的不作為導緻了國家的滅亡。
清朝滅亡的罪人是光緒皇帝這在當年是一種比較盛行的說法。對于一個國家滅亡這種事情,最後的那個皇帝肯定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光緒皇帝是那個時候清朝最後的一位實權皇帝,後面的溥儀雖然号稱是宣統皇帝,但當時的溥儀隻不過才三歲而已,清朝最後的三年其實就在冥冥之中和溥儀即位的年紀是一樣的,三歲做皇帝,三歲之後國家就滅亡了。
這種巧合說出去讓很多群眾都開始相信,而從曆史學家和研究清朝社會問題的專家眼中,清朝最後的那三年實際上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死後的機械運轉,并沒有對于現實情況作出多少改變,光緒皇帝作為清朝的實際皇帝,清朝晚年變成這個樣子,他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其實當時的光緒也是有很多機會可以殺死慈禧的,但就是因為他自己的心慈手軟導緻了國家變成這個樣子。
人盡皆知的乾隆皇帝
其實乾隆皇帝才是大清朝的掘墓人,作為康熙皇帝的孫子,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皇帝的命運比其他清朝任何一個皇帝都要好,後世的清朝皇帝如果有幸生活在乾隆那時代,做的絕對不會比乾隆差勁,但乾隆皇帝如果生活在道光皇帝的時候,估計遇到鴉片戰争這種情況,他也會不知所措,在驕傲的他見識到了英國人的堅船利炮之後他就會改變自己的那種看法。
乾隆皇帝生活的時代沒有外敵的威脅,相反的是有祖先留給他的許多遺産,他可以拿着祖先留下的遺産和精兵強将任意的揮霍。清朝後期的黑暗和近代曆史之中的百年屈辱,其實從乾隆皇帝後期知道西方世界的發展情況之後的不作為就要負很大的責任,作為清朝的皇帝和盛世的終結者,乾隆皇帝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清朝說他是超越康熙的存在,但這種将災難留給後世子孫的人也值得歌頌嗎?
乾隆皇帝的文字獄使得很多人都開始恐懼,對于社會的看法和自己的思想都不敢去說,文字獄很大程度上将整個清朝變成了一個不敢說法的社會,這個時代的人們思想受到了禁锢,對于科學的發展也陷入到了停滞之中,因為明朝的時候,中國的科學技術在和西方的一些傳教士交流之中還發展出來了許多火铳和紅衣大炮,到清朝的時候這些技術經過了上百年的時間反而退步了,簡直可笑至極。
乾隆皇帝當時通過廣州的十三行其實已經知道了西方世界的發展情況,而清朝宮廷之中也是有着許多西方傳教士和畫家為皇帝服務,但乾隆皇帝就是裝着沒有看到,他反而強調清朝是天朝上國,中國地大物博,完全不需要和外國進行貿易,最後将外國使者進貢的物品都封鎖到了圓明園之中,差不多一百年之後的英法聯軍再次發現了這些物品,驚為了天人,乾隆皇帝的諸多做法實在是誤國誤民,卻還被後世許多文學作品吹捧成為了盛世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