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雄獅之身,燃少年之魂
——日站君

如果讓國産動畫不夢幻不神話,再抛掉哪吒、悟空、白娘子這些經典IP形象,還能有未來嗎?
有。因為當日站君看到近期大熱的動畫《雄獅少年》之後,便可以毫不猶豫的回答說:“有”。
豆瓣開分8.3,新晉國産動漫“天花闆”
最近,大家一定有聽說《雄獅少年》這部剛上映沒多久的動畫吧。點映就收獲了1700萬票房,豆瓣開分8.3。
大到明星發博推薦,小到周遭朋友的瘋狂安利,幾乎所有人都在稱贊這部動畫是新晉國産動漫的“天花闆”!
其實要說劇情,《雄獅少年》的故事并不複雜,它講述了廣州農村的留守少年阿娟,為了學習舞獅,與周圍的好友阿貓阿狗組成了一支舞獅隊。
但從擁有一支舞獅隊到真正的會舞獅,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從拜師學藝、家父突發意外卧床不起、到被迫進城打工、短暫放下舞獅夢,再到最後堅持訓練為完成夢想等等,在這期間我們看到的是,阿娟從軟弱變得強大。
最後的舞獅決賽,阿娟在賽場上創造了奇迹,成為了一名真正的“雄獅”,劇情燃爆全場,而片中台詞“隻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更是令人沸騰!
雖然這麼看來,《雄獅少年》的故事的确脈絡簡單,一氣呵成,但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關于電影背後的設計美學與制作故事,卻是需要曆經千錘百煉的。
那麼,接下來和日站君一起來看看屬于《雄獅少年》背後的設計美學與制作故事。
《雄獅少年》的設計美學
· 海報獲全網一緻好評 ·
作為設計部落客的日站君,當然最先注意到的就是海報部分了。
從最開始沒上映之前到如今,《雄獅少年》出了幾版海報都讓全網贊不絕口。
首先這兩張充滿着中國風的重彩水墨海報,紅與黑的大膽碰撞,大大的雄獅頭與小小的三個主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手寫體“雄獅少年”更加重了整張海報少年般的熱血感。
而那句“病貓崛起、爛泥發光”以及“隻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更是戳中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雄獅”。
而這版隻有黑金色的海報,相比以上就多了幾分沉着與冷靜,中間雄獅堅定的眼神直接點明了整部動畫的高潮,更突出了動畫的主題。
如果問,舞獅作為中國優秀的民間藝術,用怎樣的繪畫手法來表達最為正确?那麼以下這版海報,用寫意的手法可以說非常完美的讓我們看到了那個“不認”的少年。
當然3D模組化版海報也一定不能少,被别人踩破的隻剩下一半頭部的雄獅,拼湊着主角阿娟的另一半臉,巧妙地組成了一頭完好的凜冽的雄獅。
看到這裡不禁感歎,這次《雄獅少年》的海報真可謂是神仙打架了,就連少有的用在影視大IP上的素描畫,在這一次也着實驚豔了一把。
接下來這一組更加不甘示弱,出自微網誌@頭上有光圈麼之手。
“強”“英”等等手寫毛筆字潇灑大氣,配上正在舞獅的少年,光是看海報就足夠燃起心中的熱血了!
就是這組海報被網友們接連點名稱贊,并說:“這才是國産動畫該有的亞子”。
相比于以上的熱血澎湃,接下來這組海報完全換了一種畫風。
充滿着輕松、娛樂、童趣的氛圍,而細細品味會發現,根據不同人物設定每個人腳底下的字也有着不同的變化,可謂是用心良苦。
怎麼樣?說這次《雄獅少年》的海報張張精彩,絕對不為過吧。
· 場景設計:再現真實的鄉村生活 ·
連同海報一起被大家誇贊的,還有場景設計。郁郁蔥蔥的林蔭,透着陽光,描繪出的正是村莊中的美好慢時光。
鏡頭跟随着自行車行駛的軌迹,穿梭在市井之間,一下子有那味兒了。
水中的倒影、盛開的繁花更是我們心中真實的山間景色。
· 光影美學:讓光指引少年 ·
除了場景設計,《雄獅少年》還特别喜歡運用“光影”呈現效果。譬如說夕陽的光在影片中數次出現。
山林間透過樹叢打下來的光。
還有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森林中透出來的光。
可以說《雄獅少年》不僅僅本身動畫令人熱血澎湃,還有視覺呈現上也别有一番風味。新海誠看了都得點個贊。
背後制作故事:為了一幀動畫,花費10個小時
當然,除了設計美學之外,《雄獅少年》背後的制作故事也十分令人動容,無論是人物設定,還是故事發展方向,都讓我們看到了導演孫海鵬與背後制作團隊的認真與仔細。
· 故事設定在2005年,有意而為 ·
按照導演的要求,故事設定在2005年,是他有意而為之。
他在采訪中曾說:“2005年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年份,那時既有手機,同時也保留了一些懷舊的元素”。
是以說05年是舊時代與新時代疊加的時刻,更加增加了情節發展的諸多可能性。
· 導演與團隊共同學習舞獅 ·
确定了故事發展的時間,那麼緊接着就是“舞獅”題材的确立。
既然要舞獅,制作團隊就要全方位去研究。是以不僅僅是導演去親自學習了三天,連同他們的動畫組、特效組和音樂組也要實地學習感受。
就像導演所說,“如果不搞清楚舞獅的發力特點,我們制作的感覺是不對的。包括打鼓的時候,他們是怎麼握鼓槌,握在什麼位置,以及獅頭上的首飾和花紋是什麼樣的,我們都要去研究清楚。”
· 為了一幀動畫,伏案10小時 ·
那麼怎樣舞獅是一方面,怎麼樣将舞獅本身的色彩與毛發精準的描繪出來又是個難題。
大家應該都略有感受,在這樣的動畫制作中,毛發制作是一個極其有難度的點。
尤其是在最後雄獅決賽的那個場景,一個鏡頭裡有130頭舞獅,看台上有1800多個觀衆,外圍的路邊和橋上的人物更是不計其數。
是以背後的制作團隊,為了那一場7、8分鐘的決賽,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最難的一幀足足需要10個小時才完成。
· 為求真實,走訪村莊 ·
除此之外,還有場景上的制作難題,導演孫海鵬在采訪中提到,想做一個比較接地氣的故事。
是以将影片的主要發生地設定在農村。但問題是團隊光憑想象制作出來的村莊像是一座公園,有樹、有河也有房,但就是沒有煙火氣。
團隊們為此全員出動密集走訪佛山順德市的百丈村和北水村,感受村莊的一年四季,植被的變化。
但走訪過也容易過目就忘,就比如動漫中的那片木棉林,是他們失敗幾次無奈之下,将特效總監的辦公桌和電腦一并搬到木棉樹下面,才開發出來的。
新海誠看了又得點個贊。
· 人物設定:普通 ·
再來說說人物設定,這是日站君近些天來收到的關于《雄獅少年》唯一一點差評了,有一些網友說它的人物設定太醜。
确實,用主流審美再與正常的動漫比起來,人物不那麼好看是無容置疑的,但這也正突出了導演的用意:普通。
包括他身邊的人物角色阿貓阿狗,也是其貌不揚,甚至丢進人群裡就會消失。
但也正是應了海報上的那句話啊,病貓崛起,爛泥發光。
· 港式幽默:緻敬周星馳 ·
最後,還有一點點導演精心設計的小彩蛋,比如說影片中有這樣一句台詞:明天人家還要上班呢。
有沒有覺得很耳熟呢,沒錯,這正是緻敬了周星馳的電影《功夫》。
而這樣類似的彩蛋還有許多,日站君在這裡就不做劇透啦,大家去影院親自感受吧。
《雄獅少年》:病貓崛起,爛泥發光!
通常來說,我們常看到的神話系列的國産動畫,人物設定常常是這樣,主角天生自帶神力,卻因種種原因從小受盡欺淩,但大多都會經曆一些磨難後,覺醒成為強者,進而改變人生軌迹。
但《雄獅少年》與之不同的是,從始至終都隻有一個或者若幹個普通人。
而我們人生中的大多時光,都是普通人阿娟,或是其他人生命中的阿貓阿狗,不像神話與電視劇中的主角那般精彩,更不會經曆痛苦磨難就強大到開啟人生副本,改變命運軌迹。
就像影片結尾舞獅決賽創造奇迹之後的阿娟,人生沒有是以變得怎樣,而是再次回歸現實,繼續打工生活。
但别忘了,熱愛足夠給我們勇氣。正如雄獅給予阿娟的勇氣一樣——雖不能改變他的人生軌迹,卻可以讓他變得強大。
是的,有強大便足以,無論何時隻要鼓點還能在心中響起,我們就是雄獅!
參考文獻:
《雄獅少年》熱映中 導演揭秘幕後制作過程 中國新聞網
B站@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 《雄獅少年》導演孫海鵬:普通少年也有高光時刻 港式幽默緻敬周星
微網誌@電影雄獅少年、@頭上有光圈麼
圖檔素材:
部分圖檔素材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