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中國有句老話是這樣說的“富不過三代”,當然了,這也不是絕對的,現在越來越多有錢人特别重視子孫後代的教育,比起賺錢,讓孩子們成才更重要。甚至不少富豪死後,甯可把錢捐給别人,也不想留給後代,就是怕他們以後不努力。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做起來談何容易?該不該給子孫後代留錢,是一個很難的問題。今天,筆者帶大家來看看李鴻章後代的一生,想必大家心中會有自己的答案。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李鴻章到底多有錢,清末時期,有一幅廣為流傳的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說的就是李鴻章(合肥人)與翁同龢(常熟人)的富有,我們來看看李鴻章的《分家合同》。

李鴻章的家族其實不算大,妻妾4個人,法定繼承人3個兒子。《分家合同》寫道:莊田 12 塊、墳田 1 塊、堰堤 1 道,安徽桐城縣城内産業 4 處,另加省城安慶房地産 14 處,均留作李鴻章發妻周氏祠堂開銷之用。由李經方經管。這僅僅是給發妻的。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大家不妨大膽想一想,兒子們和小妾們還能拿到多少東西?而且《分家合同》可僅僅是不動産,金銀财寶這些動産可沒有算進去,人們猜測他大約有幾百萬兩白銀,約合人民币10億元,而且是保守估計。

他的長子叫李經方,李經方死後有2個兒子,一個叫李厚甫一個叫李國烋(又名李子嘉),他們繼承了父親的遺産,今天故事裡的主人公就是李鴻章的孫子李子嘉。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李子嘉出生于1910年,是個混血兒,母親是英國人,李子嘉長得非常好看,是以自幼就深得家人們喜愛,父親死後,他和哥哥分了父親的遺産,他得到的可不少:1.3萬畝租田、一片山場、蕪湖河南岸一座恒豐倉樓房、上海一座定盤路定儀村42号三層樓房……每個月還可以去銀行領取500元零花錢。

可以說李子嘉一輩子不幹活,都能天天好吃好喝好玩,但過分的溺愛絕對會毀了一個孩子,李子嘉從小就是當地的“小霸王”,吃喝嫖賭樣樣精通,後來染上鴉片的他,賣掉了很多不動産,還因為玩女人得了病,身體早就垮了,但不影響李少爺玩,反正爺有錢。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為了出門有面子,李子嘉足足養了6隻狗,出門的時候就讓左右跟班牽着6隻狗在後面跟着,身邊是美麗的姨太太,走路大搖大擺,這陣仗,要是爺爺李鴻章看到了,胡子都要氣到飛起來。

吃喝嫖賭的生活迅速“吃光”了李子嘉的錢,在賭場上,李子嘉向來大方,赢錢了就請客、散财,輸錢了就拿不動産抵押,可想而知,再多錢也不夠他花,以至于最後他窮到讓哥哥多給他一點遺産,哥哥給了,然後他又花光了。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後來,李子嘉欠了一屁股債,得了各種病,跟了他10多年的沈氏走了,親生母親也回英國了,一窮二白還一身病的李子嘉看着空蕩蕩的家,他又想到了“好辦法”,從此開始東一家西一家蹭吃,蹭到了1953年。

但蹭飯也不是個辦法啊,他李子嘉少爺受不了别人的白眼,于是跑去找老朋友公子哥,結果老朋友也是揮霍完了家産,窮得叮當響,兩個人喝粥都隻能放幾粒米……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李子嘉終于受不了了,他穿着破破爛爛的棉襖,沖了出去,此時他才43歲,隻要他願意,是可以找工作養活自己的,但他沒有,李子嘉走到了一個池塘面前,大喊一聲:“不能痛痛快快活,痛痛快快死還不能嗎!”說完就跳進了池塘裡。

讓李子嘉失望的是——路人把他救上來了!因為池塘的冷水侵入他的身體裡,李子嘉這身體是徹底垮了,在床上哀嚎,還不如讓他死了雲雲,連着發了幾天燒,李子嘉一命嗚呼。

他的窮光蛋朋友可沒錢葬他,于是找來了他的哥哥李厚甫,但李厚甫也早就把家産揮霍光了,買不起好棺材,随便把弟弟安葬了。

該不該留點基業給子孫?李鴻章孫子用一生悲劇證明:留德比留财好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禁讓人感慨道:留财不如留德,不止李子嘉,哥哥李厚甫、朋友左巨生不都是“血的教訓”嗎?對此,你怎麼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