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宣布成立歐洲動力電池公司,要把電池業務“做大做強”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12月13日,大衆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将投資20億歐元在德國薩爾茨吉特為其電池業務建立一家新公司,以此整合原材料加工、電池開發等業務,并統管集團未來在歐洲布局的6家電池工廠。此外,新公司還将針對廢舊汽車電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業務開拓新的商業運作模式。

布局電池全鍊條

通過建立子公司等一系列手段,大衆汽車正在擴大與電池相關的業務,并使之成為核心競争力之一。在大衆汽車主管電池部門的弗蘭克·布洛梅的帶領下,11月底剛加入大衆汽車的安順浩将主導電池的開發。安順浩曾在蘋果擔任全球電池開發主管,在此之前,他就職于LG化學和三星。據了解,安順浩此前在LG化學擔任的是研發副總裁,并參與研發了LG化學的三元锂電池。另外,安順浩還擁有大量電池方面的專利,并且涉及了LG化學主要的動力電池産品。

大衆宣布成立歐洲動力電池公司,要把電池業務“做大做強”

大衆汽車管委會成員、零部件公司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席幕爾表示:“大衆汽車的目标,是能為使用者提供性能強悍、價格低廉且可持續使用的汽車電池,這也意味着大衆汽車需要在電池産業的全鍊條都積極介入。而在薩爾茨吉特設立全新的‘電池中心’,也是為了鼓勵公司在電池業務方面能持續創新。”

在今年3月舉行的Power Day中,大衆汽車曾提到,将大幅投入電池制造。僅在歐洲,大衆汽車将在2030年前建立6座總年産能達到240GWh的超級電池廠。其中,在薩爾茨吉特的電池工廠将從2025年開始大批量生産标準電芯,初始産量為20千兆瓦時,後期将增加至40千兆瓦時。最核心的電芯方面,大衆汽車計劃采用全新的标準電芯,于2023年引入并應用于旗下各品牌約80%的電動車型。

IPO計劃

為了追趕迪斯眼中的标杆特斯拉,大衆汽車計劃未來5年将投資890億歐元用于電動汽車和數字化等領域。更值得一提的,是大衆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對于電池業務的進一步規劃。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迪斯此前表示,大衆汽車正在準備将電池部門部分出售或上市,同時為電池部門應對資本市場做好準備,包括引入外部合作夥伴。根據迪斯的預測,如果電池獨立上市成功,該公司預計将在2030年實作200億歐元的銷售額。

12月8日,大衆汽車宣布與三家電池技術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這三家公司分别是材料科技公司優美科(Umicore)、半固态電池研發公司24M Technologies和清潔技術公司Vulcan Energy Resources,三家公司都旨在實作電池技術的産業化,并量産更可持續的電池。其中,比利時公司優美科将與大衆汽車組成合資公司,提供锂電池負極原料。

《福布斯》指出,随着大衆汽車加大對電動化轉型的投資,大衆汽車的電動化轉型逐漸走向了産業鍊上遊,形成在電池研發、制造和充電管理上全線投入。而電池業務投資的最終目标是為了大衆汽車的長遠利益。目前,大衆汽車的電動化戰略仍在起步階段,為了實作降本增效的目标,對電池業務的開展可以幫助大衆汽車實作多層面的延伸,擴大盈利的範疇,而不僅僅是把“雞蛋”都放在電動車銷售業務這一個“籃子”裡。

大衆宣布成立歐洲動力電池公司,要把電池業務“做大做強”

中國第四大電池廠大股東

在中國市場,大衆汽車也有新動作。12月15日,國軒高科釋出公告稱,公司向特定對象大衆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3.84億股,于12月15日上市。大衆中國的持股數量由5646.76萬股增加至4.41億股,持股比例從4.41%增加至26.47%,成為國軒高科第一大股東。

據悉,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募資将主要用于建立國軒電池年産16GWh高比能動力锂電池産業化項目、建立國軒材料年産3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早在今年7月,大衆汽車就與國軒高科達成戰略合作。國軒高科将作為技術支援方,協助大衆汽車在德國薩爾茨吉特建設電池工廠。同時,國軒高科也将為大衆汽車的正常量産車型開發第一代标準電芯。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産業創新聯盟的統計,今年前11個月,國軒高科在國内的動力電池裝車量為6GWh,市場占有率為5.1%,排名行業第四。業内人士認為,大衆汽車此舉或許能夠加強其在中國供應鍊的掌控力,提高汽車的國産率,進而提升在中國市場的表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