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宋朝,是繼大唐盛世之後的又一繁盛時期,它結束了五代十國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帶來了相對和平與穩定的社會環境,其文化、經濟、科學、政治都達到一個高度繁榮的境界;著名的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等發明都誕生于這個時期,對後世産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其中,關于宋朝的軍事領域,是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的。在宋朝曆史上,騎兵弱勢,步兵強盛。其中,步兵裡最為著名的當屬北宋初年誕生的楊家将一族,其保家衛國的傳說故事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至今仍可以在許多影視作品裡看見他們的身影。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楊家将

楊家将善用槍法,楊門七郎骁勇善戰,楊門女将巾帼不讓須眉。楊家将“滿門忠烈”都将畢生事業奉獻給了大宋王朝。然而,事到如今和平年代,身懷絕技祖傳槍法的楊家将後人又已經何去何從?現存楊家将第三十七代傳人表示:痛苦。這是怎麼回事呢,楊家将一代風華傳奇終将逝去?

滿門忠烈楊家将

楊家将一族,最早源于北宋名将楊繼業,以骁勇善戰著稱,憑借着手中一把九環金鋒定宋刀,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人稱“楊無敵”,因功得爵,先後擔任觀察使、太尉、節度使。

楊繼業生于北漢年間,為北漢戎守戍邊,在此期間積累了豐厚的戰争經驗。在北漢滅亡、漢主投降後,唯有楊繼業還在堅持抵抗,拼死搏殺。宋太宗惜才,早已得知楊繼業的威名,便親自招降攬才,奉他為大将軍,才使得劉繼業歸降于北宋,自此正式開啟北宋楊家将的一代傳奇。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古代沙場

在楊繼業任命大将軍期間,為擊潰遼軍、守衛邊疆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其子楊延玉戰死沙場,而楊嚴本人被擒之後也堅決不向敵人屈服,絕食三日,甯死不屈,最終也壯烈犧牲,以死明志,報宋太宗知遇之恩。

而楊繼業的第二代傳人楊延昭,也深得楊繼業的真傳,從小就展現出對于軍事打仗的興趣和天賦,是以十分得到楊繼業的重視,楊繼業出征時常也帶上他親自指導受教,在這種耳濡目染的成長環境下,楊延昭長大後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将令。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影視劇中楊延昭

除了在戰場上大殺四方,屢屢得勝。楊延昭本人也作風嚴明,無私奉獻,繼承了父親楊繼業的優良衣缽。在戰場上與士兵們同甘共苦,不求私心不搞特殊,身先士卒,戰功所得賞賜常常全部分給部下士兵,共享勞動成果;是以,楊延昭很得軍心,屢戰屢勝,為守衛邊防、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終身戍守邊疆,十分受百姓的愛戴。

同時,楊延昭的骁勇善戰也對邊境遼國構成了一定的威懾。遼人認為在天上的北鬥七星之中,唯有第六顆星星是遼國的克星,是以,遼人便認為楊延昭就是第六顆遼國克星的轉世,而楊延昭又剛好是楊繼業的第六個兒子,是以楊延昭又得名“楊六郎”。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影視劇楊文廣

後來,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也為保家衛國、擊退西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由于當時的北宋對外軍事外交有所和穩,對内主張修文偃武。是以,楊文廣收複幽燕、平定北方的遠大理想并未得到有效實施,功績并不能夠比肩父輩二人。但是,楊家三代精忠報國的偉大事迹,在北宋時期聞名于世,深得廣廈千萬間。

就連歐陽修都曾這樣誇贊楊家将:

“父子皆為名将,其智勇号稱無敵,至今天下之士,至于裡兒野豎,皆能道之”

可惜的是,随着北宋的逐漸衰微積弱,靖康之恥加劇了北宋的淪陷沒落和動蕩不安,一世英名的楊家将最終沒能抵過宋朝奸吝當道的腐朽政治體系,被奸臣誣告诽謗;著名的楊門七郎八虎早在宋太宗與遼國皇帝的“雙龍宴”之中遭受圍剿,損失慘重。同時,北宋末期的黑暗社會和遼國入侵下的民不聊生,也讓百姓更加懷念從前楊家将鎮守邊疆的英雄事迹。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動亂的戰場

而後的楊家軍一族又在與蒙古大軍的對抗之中被大肆滅口,以滅頂之災絕後患。是以,楊家後人大多慘遭迫害,流離失所,當真算得上是“滿門忠烈”;經受此災,伴随着北宋的滅亡,楊家再沒有人投身軍旅,戍守邊疆。但所幸楊家将并未完全滅絕于此禍之中,在當時,一部分楊家将後代周轉逃散,流落四方,才得以幸免于難。

楊家古迹

時至今日,在許多地方留下來的遺廟古迹,還訴說着楊家将的昔日輝煌和英雄傳說。在邊防古長城戰事最多的關隘-古北口,還遺留着為紀念楊家将所設立的楊令公廟,門兩側還設有“楊氏全家做事忠實不二,專祠一座表揚英勇無雙”的牌匾對聯來紀念楊家将滿門忠烈,以激勵邊防将士們如同楊家将那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楊令公廟

除此之外,在雁門關下,也還設立着一個以楊家祠堂聞名于世的鹿蹄澗村,村裡有将近一半都是當年存留下來的楊家将後代。而他們世代所守衛着的楊家祠堂,至今仍儲存的十分完整;在祠堂大殿前,還有一塊形狀奇異,雕刻精美的石頭,據說,這塊石頭還是楊家将第十四代傳人在一次外出打獵過程之中,在梅花鹿的帶領下挖出的一塊形似帶箭梅花鹿的石頭,十分神秘巧合。

而楊家将首代英雄楊繼業所居府邸,也得以保留至今,被稱為“天波楊府”。有楊家府、楊家花園、楊家演兵場,這些遺留下來的古迹餘晖,也殘留着楊家将的昔日輝煌。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影視劇中的楊家将

楊家槍法

除了一些記載着楊家将光輝曆史的名勝古迹,關于楊家将著名的楊家槍法,其來源和遺留問題也一直廣受關注,迷霧重重。

要知道,曆史上的楊家将個個都武藝高強,身懷絕技,正是靠着一身“祖傳”的獨門秘技-楊家槍法,才得以安身立命,報效祖國。楊家槍法,由于其系統完整、巧妙實用,進其銳、退其速,在古代的冷兵器時代十分受人推崇,被稱為武林界的第一名槍。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關于楊家槍法的來源,大多衆說紛壇,也有許多經受藝術加工的成分所在。據民間傳說,楊家槍法源于楊繼業之父楊弘信所創,以自身所學之夏家北霸槍,取長補短,融合了西楚霸王項羽的“霸王槍”的銳氣殺伐和三國時期張飛名将的“張家丈八神槍”等曆代名槍槍法,十分強悍,因其舞動起來好比梨花搖擺,是以又名為“梨花槍”。

第三十七代傳人

所幸的是,聞名于世的楊家槍法也并未失傳,出生于楊家将故裡鹿蹄澗村的楊文震,就是楊家将的著名傳人之一。楊文震繼承了父輩的衣缽和熏陶,自幼喜武,七歲就開始學習騎馬射箭,一生修武,擅習螳螂拳、春秋刀、長拳、楊家槍;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就獲得看山西國術器械第一名,武藝超群,身懷絕技。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除了楊文震,當年随父輩逃散至四川避難的楊家将後人楊開華,作為楊家将的第三十七代傳人,也逐漸暴露于公衆媒體的視野之中。而楊家将獨門絕技的楊家槍法,自然也在楊家将祖輩世代的親授相傳之下繼承到了楊開華手裡,他将一把楊家槍法耍得是出神入化,爐火純青。

除此之外,作為楊家将後人,楊開華也秉持楊家将忠肝烈膽的凜然義氣,平日裡見義勇為,為百姓做事,替百姓說話,獨自與欺壓百姓的流氓匪徒展開搏鬥,是以聲名鵲起,大受好評。雖然如此,但是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楊開華的一身武藝卻全然無用武之地,日子過得十厘清貧。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楊開華

不僅如此,楊開華的這一身楊家槍法也即将面臨失傳的境地,由于楊家槍法“絕不外傳”的祖訓,楊家槍法隻能傳給楊家後代。但他的兒子對楊家槍法并不感興趣,認為即便是學好槍法也并不能用以養家糊口,還不如打工賺錢來得實在。

面對楊家槍法這樣的困境,楊開華也感到十分無奈。遙想楊家将以一身楊家槍法建功立業、赫赫戰功的威名,其後人卻落得如今窮困潦倒、養家糊口都成問題的窘境,無不令人唏噓感慨。

“滿門忠烈”楊家将,後人今在何處?37代傳人身懷絕技卻萬般痛苦

楊家槍

同時,楊家槍法的現狀和結局,也使我們不僅思考:這些凝結着中華武藝精神文化和曆史的傳統國術,是否也該得到文化保護領域的重視。同時,也希望楊家将的傳人能靈活變通,打破“不外傳”的桎梏,将珍貴的楊家槍法傳承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