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的另類臉譜:方伯謙成為擋箭牌,李鴻章的借刀殺人之計

北洋大時代的生存智慧(二百四十四):金蟬脫殼。

光緒二十一年的初秋,在聯合艦隊消失的背影中,北洋水師的大東溝海戰宣告落敗,這支清朝投入最多的水師,竟然灰頭土臉地戰敗,清流言官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雖然北洋水師實力尚存,但是絕對是彈劾丁汝昌指揮不利,進而撼動李鴻章的最好時機。丁汝昌坐到北洋水師提督的位置上,自然是李中堂的用意,海戰結果傳來,一片嘩然的言官們躍躍欲試,不遺餘力地參奏丁汝昌,衆矢之的的丁汝昌也趕緊向李鴻章坦白,把海戰的經過描述了一遍,接到報告的李鴻章,發現了一個可以金蟬脫殼的要點,随之拍發丁汝昌:“此戰甚惡,何以方伯謙先回。”丁汝昌心領神會,自己老上司的意思很明确,是以連忙重新寫了一份報告。

曆史的另類臉譜:方伯謙成為擋箭牌,李鴻章的借刀殺人之計

其後,這份北洋水師大東溝海戰的戰報,重點集中在了方伯謙如何率領濟遠艦臨陣脫逃,最終使整個艦隊變成一盤散沙。原因也說得過去,那就是濟遠艦首先逃跑後,影響士氣是肯定的,其餘各艦也觀望避散,以至于艦隊行伍牽亂。李鴻章感覺就這樣将方伯謙拉出來作為北洋水師戰敗的擋箭牌,原因似乎還是不夠妥當,為此又給加上一句:“若非濟遠、廣甲相繼逃遁,牽亂船伍,定可大獲全勝。”要說方伯謙也不冤,逃跑就算了,還在遁逃中撞沉了負傷的揚威号,跟着逃遁的廣甲艦誤入暗礁擱淺,已經進入近距離炮戰的雙方,北洋水師因為自己人連失三艘戰艦,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當然把方伯謙揪出來作為擋箭牌,李鴻章還有他更進一步的打算,那就是堵住朝堂之上一群閩浙言官的嘴。

曆史的另類臉譜:方伯謙成為擋箭牌,李鴻章的借刀殺人之計

但是以李中堂的城府,這種抛頭露面的事情,無論是自己出手,亦或是麾下門生出手都有失水準,也就是這時需要借刀殺人,即以閩浙出身的北洋水師武将出面張羅方能以塞衆口,一個合适的人選被李鴻章相中,這個人就是劉步蟾。用劉步蟾這把屬于閩浙一系的刀,結果掉相同陣營的方伯謙,這步棋才算是圓滿。接下來就是李中堂的運作表演時間,先是丁汝昌請假,接着李鴻章奏請拍發北洋水師的電報,都會帶上劉步蟾的名字,也就是了斷方伯謙的計劃,劉步蟾必須要全程參與,而且是跳過性格老實的林泰曾。李鴻章對這些人的性格拿捏的很到位,以林泰曾的性格肯定會保下方伯謙,而劉步蟾為人強硬,能籠絡住水師中這些福建同鄉,他來出手再合适不過。

曆史的另類臉譜:方伯謙成為擋箭牌,李鴻章的借刀殺人之計

最終,劉步蟾在北洋水師代理掌舵人的位置上,方伯謙被押至旅順處斬,李鴻章的借刀殺人如願以償。臨行前方伯謙還為自己辯解:“軍無令,隊不整,誰之過。”其後丁汝昌又迅速回歸北洋水師,劉步蟾的代理人身份也宣告結束,李鴻章代表清廷發給北洋水師的電報也不再綴上“劉鎮”之名,由于方伯謙是死在劉步蟾的任上,李鴻章的借刀殺人之計可以說是很圓滿,畢竟保住了丁汝昌,就保住了自己對北洋水師的控制,也就保住了自己在廟堂之上發言的分量。至于方伯謙的擋箭牌身份,臨陣脫逃被正法,李鴻章不僅給了朝廷一個交代,也堵上了一衆言官的嘴,大家一團和氣似乎都是一種解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