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1854年2月,東王楊秀清表演“天父下凡”,前往北王韋昌輝府上,下令将北王韋昌輝杖責數百大闆,水師大将張子鵬杖責一千大闆,這就是著名的“水兵嘩變”事件。楊秀清小題大做,公開羞辱韋昌輝,為天京事變埋隐患。要知道,韋昌輝是僅次于楊秀清的實力派,又是“首義王爺”,豈能受到如此羞辱呢?

“水兵嘩變”事件中兩位受害者,韋昌輝、張子鵬是上下級關系。按照楊秀清的粗暴脾氣(可參考“牧馬人事件”),張子鵬激起“水兵嘩變”,難逃一死,但他卻隻被杖責一千大闆,後依然活躍在戰鬥前線。就此而言,張子鵬還是有點分量,否則楊秀清豈會饒了他呢?史載:“痛責北王數百,子朋一千,子朋至湖北,與國宗韋志俊合,攻德安等屬,下窺湖南。”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張子鵬,部分書籍又名“子朋”,為行文友善,就将其寫作子鵬吧。張子鵬,廣西百色人,後隸屬北王韋昌輝帳下,主管水師工作。太平天國早期,集團内部地域觀念非常濃厚,百色并非“紫荊山腹地”,不是馮雲山重點傳教地點。

從百色出來的“老兄弟”能掌管水師工作,證明張子鵬有點料。要知道,出身博白的悍将黃文金,金田起義時帶來數千兵馬,早期名氣比張子鵬還小。1853年11月,張子鵬已經是丞相,黃文金才是檢點。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兩位“中興名将”,此時還是小兵,地位很低。

那麼,他能力強悍表現在哪裡呢?1853年11月,清軍“江北大營”圍困揚州,清軍水師封鎖江面,守将曾立昌不斷向天京求援。此時,張子鵬率領水師戰船勇闖清軍艦隊,撕破“江北大營”防線,賴漢英、曾水源才得以順利将揚州守軍救出來。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營救揚州守軍,意味着什麼呢?1853年5月,楊秀清下令林鳳祥、李開芳率2萬精銳北伐,目标是攻取燕京,推翻清朝。北伐出動2萬精銳,且由林鳳祥、李開芳擔任統帥,這陣容非常豪華。要知道,接下來的西征,将帥陣營跟北伐壓根沒得比。西征第一階段,太平軍萬餘人,大部分是新兵;胡以晃、賴漢英軍事能力、經驗,此時都不如林鳳祥、李開芳。

2萬老兵北伐,起初勢不可當,但孤軍深入,後遭受蒙古名将僧格林沁圍剿,處境危急。為營救北伐軍,楊秀清隻能拼湊出一支機動力量,其骨幹力量就是從揚州撤出來的7000兵馬,由曾立昌挂帥北上。北伐援軍,骨幹力量是揚州守軍,而揚州守軍能順利殺出重圍,且主力不受損,張子鵬功不可沒,後被授予丞相,地位在王、侯之下。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救出揚州守軍後,張子鵬沒有去救援北伐軍團,楊秀清交給他一項新任務,就是率領水師西征,去湖北、湖南作戰,增援韋志俊軍團。這就有意思了,張子鵬剛被杖責一千大闆,為何還要繼續西征,去跟湘軍搏殺呢?兩點原因,首先,東王楊秀清享有“天父傳言”之權力,還手握政權、軍權、教權,張子鵬不敢違抗指令,否則下場非常慘。

再則,杖責一千大闆,楊秀清應該是“放水”,這是過過場合而已,若是打個半死,張子鵬也出征不了。《天國志》中有段記載:“多過失,東王每憾之,而惜其骁勇,不忍殺之。”可知,楊秀清“手下留情”,他想拉攏人心,張子鵬并未傷及元氣。對此,張子鵬應該可以感受得到。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張子鵬出征湖北時,水師已經由湖南籍将領唐正才接管,但他依然留在水師,擔任重要官員。1854年4月,張子鵬率水師抵達湖北,與韋志俊攻打鄂西北,奪取德安等地,然後圍攻武昌,清朝震動。此時,楊秀清派林紹璋西征,節制前線軍務,韋志俊傳回天京參戰,對抗“江南大營”。

韋志俊離開前線,太平軍放松對武昌攻擊,張子鵬率軍南下,配合林紹璋攻取長沙。可惜,張子鵬還沒抵達戰場,林紹璋就在湘潭全軍覆沒,他隻好退回湖北境内。湘潭之戰慘敗,西征告急,楊秀清強令大軍奪取武昌,韋志俊再次傳回湖北前線,借助張子鵬水師力量奪取漢口、漢陽,最後拿下武昌。

奪取武昌,太平軍西征局勢有所好轉,但韋志俊再次返京,武昌守将石鳳魁是一個草包,沒啥軍事才能。1854年10月,湘軍進攻武昌,石鳳魁棄城而逃,退守田家鎮。

太平軍悍将張子鵬:被楊秀清杖責一千大闆,還繼續帶兵征戰

太平軍退守田家鎮,秦日綱節制前線軍務,但他沒有重視水師作用,張子鵬水師艦隊全部駛向下遊,“避戰保船”,防禦非常消極。結果,彭玉麟率湘軍水師沖破田家鎮“鐵索防線”,焚毀下遊船隻,張子鵬力戰突圍,退守九江、湖口,狼狽不堪。

奪取田家鎮、半壁山後,曾國藩、胡林翼率湘軍繼續追擊,在九江、湖口與太平軍決戰。此時,太平軍前線統帥是翼王石達開,他引誘湘軍深入追擊,然後将湘軍水師分割包圍在長江、鄱陽湖,使其不能互相配合作戰。接着,羅大綱、張子鵬率水師夜襲湘軍長江水師大營,曾國藩旗艦被俘虜,湘軍慘遭失敗,被迫逃往上遊。

九江、湖口大捷後,張子鵬留在湖口協助黃文金鎮守。黃文金,東王楊秀清麾下悍将,也是重點培養對象,張子鵬留在湖口,楊秀清自然是想拉攏人心,将其發展為自己人。可惜,湖口之戰後,有歇業子鵬史料記載很少,也許是病逝。一般而言,太平天國對中途病逝者都沒有記錄,例如豫王胡以晃。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天國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