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唐朝公元618年,讓高祖李淵下令改趙郡為趙州,其中就包含了一個高邑縣,它位于如今的西北平原的西部,距省會石家莊隻有51公裡,南是臨城縣,西接贊皇縣,總面積有211平方公裡,地勢多位丘陵和沙丘地帶,高邑縣的曆史發展悠久,人文地理極具特色,百姓生活平靜,但在1999年的時候,卻發生了一件大案,引起了當地人的高度關注。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這件事還要從清朝晚期說起,1900年,八國聯軍聯合攻打紫禁城,光緒帝和慈禧在讨論議和還是應戰的問題上出現了很大的分歧,這是他最後一次議政,就當時清朝的局勢,光緒帝主張求和,而慈禧則主張應戰,兩方一時争執不下,光緒帝甚至還煽動近臣上書讓太後歸政,廢除大阿哥的折子,這一舉動徹底惹怒了慈禧。

最後在多方商讨下,慈禧于同年五月頒布“宣戰”書,但結果不用想也知道,清廷根本就無法阻擋八國聯軍的入侵,1901年,慈禧太後帶着光緒帝西逃,但是在此之前,因為他的多次頂撞,慈禧太後早在紫禁城的時候就已經将他囚禁起來,自此,光緒帝就形同虛設,直到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太後先後病逝,清朝落入了年僅三歲的溥儀手中。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1912年,隆裕太後辦法了退位诏書,正式宣告我國封建王朝的落幕,這一年郭憲章還才八歲,他的父輩和祖上都是清朝的大官,在清朝滅亡後,郭家轉做商人,因為為官時積累下來的人脈,很快就發家了,生意也越做越大,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大家族,但或許是從小在父輩的熏陶下,郭憲章并不喜歡經商,反而喜歡讀書。

1929年,25歲的他考入了北京朝陽大學,并主攻法律學,本以為畢業後能配置設定個好工作,但哪知道1931年抗日戰争的爆發打亂了一切,郭家雖然在這幾年間積累了不少财富,但還是因為局勢的影響而不得不放棄家業,默默地當一個普通百姓,為了不引人注意,郭憲章的父輩們決定将家裡的錢财先隐藏起來。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但郭家的祖宅和田産依舊在,這些足夠子孫後輩存活的,是以在郭憲章的父親死前,都沒告訴他,那筆被隐藏起來的錢到底在哪,直到1999年,一個叫張貴俠的農民在曾經的郭家祖宅上準備擴土建立房屋時,施工隊不相信挖出了破舊的木箱子,衆人好奇,打開一看,居然是一箱子銀元和紙币,後來經過專家的辨認發現,這些銀元和紙币都是民國時期的袁大頭還有統一的銀票,很顯然,就是郭家祖輩們埋下去的那些錢财了。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後來施工隊繼續往下挖,又挖出了好幾箱袁大頭和紙币,一時間,挖出寶貝的消息被傳開,聞訊趕來的村民們紛紛在地裡撿散落的錢币,等到專家趕來的時候,一大半文物都被村民們分完了,後來還是專家一戶戶走訪,才追回來,後來這批文物也被上交至國家收藏,但讓人意外的是,一個叫郭增吉的老人突然找到收走文物的專家,聲稱這批寶物是自家祖輩埋下的,而挖出這批文物的地方就是自家祖宅,是以要求歸還。

祖宅寶藏被挖出,專家拿走後卻不歸還,子孫将其告上法庭,後怎樣!

但因為事實已經無從考證,是以專家拒絕了老人的要求,郭增吉和其子孫一氣之下将當初收走這些文物的專家們告上了法庭,2004年,法院經過審理判決,他出示的證據并不能證明這批文物的所有權,是以依舊歸屬國家所有,如今十幾年過去了,老人雖然已經去世,但其子孫依然沒放棄追回這批文物,他們認為這批文物就是祖輩留下的,理應歸還給郭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