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太原城已經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化大城市,殊不知正是這個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的古城,曾經經曆過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火洗禮。當年的太原戰役慘烈程度堪稱史上之最,閻錫山用可怕的碉堡死守戰術,一度讓太原成為人間煉獄。當時解放軍将領徐向前身負重傷,但是為了取勝即便躺在擔架上也要親自指揮作戰。
太原戰役慘烈程度為何堪稱史上之最
在上個世紀我國經曆了很多戰役,慘烈的戰争可謂是數不勝數。
但相比于無數大大小小的戰役,還是覺得太原戰役的慘烈程度最甚。
其實衡量戰争的慘烈程度,除了直接明了的将士傷亡資料之外,個人覺得曠日持久的時間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太原戰役比起其他很多戰争時間算是很長了,自1948年7月戰争開始,直到1949年4月這場戰争才徹底結束。
就在這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解放軍的傷亡是十分巨大,甚至我軍為此還曾出現過兩次主動停止進攻。
解放軍雖然裝備不如他國的很多軍隊,但是鋼鐵般的意志卻一直是解放軍以引為傲的。是以在無數次的大大小小戰役中,即便再難再苦解放軍都堅持了下來。
是以在太原戰役中,解放軍主動停止進攻還是非常罕見,這也從側面說明太原戰役實在是非常慘烈。
衆所周知,解放軍的紀律是非常嚴明,而且解放軍向來十分愛惜老百姓,每次遇到危險都是先保護老百姓撤退。
而在太原戰役中,太原城的男女老少全部都被編入到作戰隊伍中,這些毫無戰鬥能力的平民無疑成了軍隊的炮灰和犧牲品。
解放軍為了攻下太原城取得戰争勝利,也動員了百萬民工支援前線作戰。盡管說這些民工很多隻是負責後勤工作,但是傷亡也是非常大。
平民的犧牲更讓解放軍為之心痛,他們戰争的目的是為了讓百姓過上安穩的日子,誰知道卻要他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是以太原之戰慘烈程度堪稱曆史之最并不誇張。
太原戰役為何如此艱難?閻錫山碉堡死守戰術太難攻克
很多人都十分好奇為何太原戰役如此艱難,解放軍在攻克比太原更大的城池也沒這麼困難,這主要是因為閻錫山采用了碉堡死守的方式。
閻錫山圍着太原城裡裡外外建築了上萬座大大小小的碉堡,是以整個太原戰役實際上就是一場艱辛的碉堡攻堅戰。
大家都知道解放軍最擅長的就是打遊擊戰,對于這種碉堡戰并不在行,是以久攻不下也是情理之中。
而且即便解放軍曆經千辛萬苦攻占一兩座碉堡,國軍便會迅速發起猛烈的反沖鋒,很快失去的碉堡又會回到國軍的手裡。
就這樣解放軍和國軍一直圍繞着碉堡反複攻堅,是以這場戰争就遲遲無法結束。
很多碉堡在炮火的攻擊下成了廢墟,但是一段時間之後新的碉堡又出現了。最後實在無法建立新的碉堡禦敵,國軍就将犧牲的将士屍體堆積起來作為掩護。
顯然這樣周而複始的攻堅戰傷亡是非常巨大的,不僅解放軍方面損失慘重,國軍也犧牲了近兩萬士兵。
後來據相關可靠資料顯示,太原戰役中雙方的正規軍傷亡超過六萬人,至于死亡的平民則無法統計了。
其實最讓人崩潰的是,是雙方的指揮官在身體和精神上都遭受了極大的傷害。當時擔任太原戰役解放軍總指揮的是徐向前,在指揮作戰的過程中徐向前眼看着一波又一波的戰士倒下,最終心痛交加引發了舊疾。
後來徐向前被病痛折磨得無法站立,隻能躺在擔架上指揮作戰。
雖說國軍在閻錫山的帶領下,将太原城守得跟鐵桶一樣。
但是國軍閻錫山經受的精神折磨也并不少,因為戰争的壓抑閻錫山數度想去自殺。
雖然閻錫山最終控制自己沒有走向自殺的道路,但是他的多位親人卻在這場戰争中犧牲了,就連他最為寵愛的五妹也未能幸免。
太原戰役持續到後期,城内的房屋已經被戰火毀壞殆盡,居民的糧食也都被耗費空了。盡管國軍仍然死守着太原城,但是也幾乎每天都在炮火中苟延殘喘,經曆着身體和精神上雙重折磨。
後來閻錫山終于無法忍受折磨坐飛機逃跑了,守護太原城的重擔則交給了自己的親信。
我軍雖沒有機會殲滅閻錫山,但最終全線出擊還是将太原攻克下來了。
-完-
作者:啟道
注釋:【 原創内容請勿抄襲;圖檔來源于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