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邊是家鄉,小時候最喜歡唱的便是這首旋律動聽、悠揚悅耳的歌曲,歌唱的便是離老家不遠處位于長江中下遊平原的洪湖市黃家口鎮宋墩村一帶,這裡河汊密布,很多小湖、潭水深不可測,長年波光粼粼,明澈如玉,村民們取水直飲,甘甜可口,清涼純淨的潭水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勇敢的宋墩村人。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村裡上了年紀的老輩人說,宋墩村以前是一片大湖包圍,後來大片湖沼雖已成農田,但四周的湖面輪廓依然很好,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隻見大小田垅相連,精養魚池遍布,遠近屋舍相接,彎彎曲曲地大小河流蜿蜒曲折,禾苗郁郁蔥蔥,藍天一片,炊煙升騰。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尤其令人敬仰的是,當年紅軍在宋墩村鬧革命,村子裡很多少年手持紅纓槍,臂戴紅袖章,身背大刀,腳穿草鞋,“跟着紅軍鬧革命”,洪湖之畔宋墩村的很多紅軍戰士,在硝煙彌溫的戰争歲月裡,前仆後繼,英勇頑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便是抗戰時曾任358旅旅長、解放戰争時任軍長、建國後任成都軍區司令員、裝甲兵司令員的開國中将黃新廷。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1913年,黃新廷出生在黃家口鎮宋墩村一組一個世世代代靠打魚為生的漁民家庭,他的父親黃登庸,母親趙氏,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庭的貧困,他隻讀了不到半年書便辍學,随父下洪湖謀生,撐船掌舵,捕魚撈蟹,遊泳潛水,采蓮摘菱,雖然隻有十幾歲,個頭還不高,但他經常與父親一起,駕着漁船出湖,一人掌舵,一人挂帆或撐船,遇逆水逆風時還要拉纖,慢慢地,從13歲開始,他也學會了一個人獨闖江湖,駕着一葉小舟去漢口賣魚。從此,他成了一名小船老大,此事在村裡傳為美談。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就在這個時候,革命的烽火燃遍了荊江兩岸,這裡的農民舉行了年關暴動,也在洪湖邊掀起了巨浪。黃新廷的父親黃登庸成了農會負責人,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赤衛隊員,此時,小黃新廷在父親的影響下也加入了團組織,并成了區裡的少年先鋒隊大隊長,這一年,15歲的黃新廷奔波在百裡湖區、站崗放哨、送三角信、查路條、探敵情,從那時起,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蘇區的革命鬥争中,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在他們的有效努力工作下,鮮豔的紅旗在洪湖上空飄揚,各地的革命鬥志非常旺盛,就在1931年秋,洪湖地區洪水泛濫,家裡很多東西都給沖毀了,國民黨武裝趁機對已連成片的洪湖蘇區加緊封鎖圍攻,就在這天災人禍接踵而至的情況下,黃新廷的父親黃登庸認為他已經18歲長大了,便托媒人給兒子說了一門親事,那便是16歲的漁民之女吳銀環。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吳銀環從小也在洪湖中長大,在媒人來介紹時,吳銀環聽說是一位紅軍小哥,自己做主點了點頭,同意了這門婚事。吳銀環是十裡八鄉有名的漂亮姑娘,而且為人勤勞能幹,黃家父母聽說女方同意了婚事,直接替兒子答應了下來。當黃新廷知道這回事的時候,雙方已經開始操持婚事了,黃新廷請了假,回家同吳銀環成了親。雖然黃新廷對包辦婚姻有抵觸,但是見到吳銀環後,一看這麼漂亮,還是愛上了這位可愛的姑娘。黃新廷和吳銀環算是一見鐘情,揭開蓋頭的那一刻,就互相認定了對方,是相伴一生的夫妻。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新婚不久後,由于紅軍隊伍中戰事很緊急,黃新廷要傳回部隊去了,這對新婚不久的小夫妻,戀戀不舍地要分别了。此時,新婚妻子銀環搖着雙槳,把丈夫新廷送到了區委會部隊駐地,船兒離開了湖岸,兩人同在一條船上有許許多多的知心話,但一會兒船就靠了岸,黃新廷跳上岸,告别了妻子,邁着輕快的步子向部隊駐地走去。吳銀環久久地站立在船頭,望着遠去的黃新廷,一直望着丈夫遠去的背影,直到看不到一點身影,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由得掉下了一串串的淚水,打濕了她的前襟。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令吳銀環沒有想到的是,這位紅軍丈夫這一走,兩人竟然天各一方,從此再也沒有了見面和相聚的機會。随後,黃新廷跟随紅軍隊伍,從此開始了飽經烽火硝煙的軍旅生涯,轉戰湘鄂西,桐柏山區,湘鄂川黔,直到二萬五千裡長征,頻繁的戰鬥,和戰鬥後家庭裡惡劣的環境,使他有家不能歸。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此時,黃新廷年輕的妻子吳銀環,天天在這裡等待,但多年過去了,丈夫依然是毫無音訊,而此時,敵人對湘鄂西蘇區大規模的第四次“圍剿”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敵人已進犯到洪湖蘇區的中心地帶,得到紅軍主力長征之後,對紅軍家屬進行一系列的迫害,終日東藏西躲的吳銀環為生活和生存所迫,走投無路被迫改嫁,這對夫妻因為時代,最終勞燕分飛。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經過千難萬險長征到達相對安穩的陝北根據地後,黃新廷最挂念的便是多年沒有聯系妻子,寫了多封家書給妻子、父母,可惜都如泥牛入海,沒有回音。抗日戰争爆發後,陝北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黃新廷奔赴抗日前線,成長為一名抗戰名将,就在這個時候,他通過一位家鄉來參軍的八路軍戰士,才知道發妻吳銀環的消息,把吳銀環已經改嫁鹹甯的消息告訴了他,此時的黃新廷十分難過,隻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抗日戰争中,奔赴晉西北抗日前線。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1939年,已經是冀中抗日名将,擔任團長的黃新廷,正率領第716團進行整編。整編期間,旅部派了一個劇社,常常表演節目,給戰士們看。黃新廷不喜歡這一套,隻要工作不忙,他就在房間裡思考,對着地圖比劃,思考戰略問題。有一天,組織給他介紹了一名叫王林的文工團女演員,她才18歲,人長得相當漂亮不說,剛剛從北平學校畢業,來到延安參加了革命,被配置設定到第358旅劇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文工團女兵。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當時,八路軍結婚的規定,就是團級以上幹部可以結婚。而在艱苦的抗戰歲月,大多數同志結婚,都是靠組織介紹。男女同志見面後,互相了解了情況,認為對方适合自己,雙方志趣相同,經過組織準許後,就可以結為夫妻。經組織介紹,兩人見面後,認為對方思想進步,而且志趣相同,就開始談起了戀愛。不久後,幾名戰士把一頭大肥豬,送到劇團來。這就是洪湖地區娶媳婦的習俗,黃新廷用一頭黑騾子,将新娘接回了住處,就算結婚了。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新婚後不久,黃新廷率部趕赴抗日前線,王林則跟着劇團繼續轉戰去了,小夫妻開始了分居的生活。由于長時間的分居,加上兩人生活習慣有些不同,關系漸漸冷淡。黃新廷是漁民的兒子,而王林則是大城市來的女學生,有時候王林來看黃新廷,黃新廷就拿出自己的津貼,給多做兩個菜,讓妻子吃好點。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但是對于王林來說,多加兩道菜是不夠的,這樣的沖突漸漸不可調和。王林還是對黃新廷說出了“離婚”兩個字,對此黃新廷已經有了預感,他回答:“這事,如果你想通了,我隻能尊重你的意見,畢竟感情是強求不來的。”就這樣,這段短暫感情走到了盡頭。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兩次婚姻卻都遭遇挫折的黃新廷,對愛情開始“冷淡”,直到抗日戰争勝利前夕,經組織介紹,黃新廷又認識了一名堅強的八路軍女戰士,他名叫田慧琴,河北深縣周龍華村人,抗日戰争時期,她積極投身抗日救亡和民族獨立的鬥争,先後任冀中邊區火線劇社宣傳員,晉察冀邊區聯大、晉察冀邊區五中(幹部學校)學員,抗大二分校附中分隊長,八路軍120師358旅留守處幹事等。參加了冀中抗日根據地的建立與黨組織建設,冀中地區抗擊日寇的“反掃蕩”鬥争,抗大二分校轉移的“小長征”和對日軍進行的作戰。.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有意思的是,當時黃新廷與田慧琴新婚時,由于條件不太好,加上當地的風俗習慣,有幾個要好的戰友在他們洞房花燭夜時偷聽牆根,火紅的花燭把房間映照的紅彤彤的。黃新廷對新娘說:“你嫁給我,可得有心理準備,上戰場是要死人的!”新娘說:“我懂,三顆手榴彈,兩顆給敵人,一顆給自己,決不當俘虜!”黃新廷哈哈大笑,說:“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窗外沒有聽到什麼“過瘾”悄悄話的戰友離開時吐槽說:“你們夫妻到了新婚之夜,還在開大會,表決心呢!”

中将悲歡離合,發妻被迫改嫁,娶演員無奈分手,與女八路白頭偕老

從此,黃新廷與田慧琴攜手六十二載時光,他們生育了四個子女,并把孩子培養成國家的英才。這對夫妻從此再也沒有放開過對方的手。後人對這位将軍的一生悲歡離合寫詩贊曰:将軍百戰數黃公,抗日長征萬古崇。華北追倭飛捷報,西川剿匪立殊功。雄兵威壯旌旗獵,鐵甲驅馳戰火紅。悲歡離合感慨多,丹心一片耀蒼穹。

繼續閱讀